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播出节目

《悠扬的大地——中外女校长和她们的学校》第14集“我的大学”(11月20日播出日)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18日 15:45

  1920年11月,在开往法国的邮轮上,年轻的周恩来在日记里,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出国去,走东海、南海、红海、地中海,一处处的浪卷涛涌、奔腾浩瀚,送你到那自由故乡的法兰西海岸……”

  自由的故乡,法兰西。2004年的七月,我们来到了这里,走访了巴黎和里昂。这两座城市,一个是今天的首都,一个是古代高卢的都城,都有着丰富悠久的历史,各种文物古迹如沧桑的宝石般点缀其间。历史,在法国,是已经被沉淀为文化、生发成气质的一种氛围。

  在法国的历史上,教育,一直备受重视。正是这种悠久的教育传统,孕育了兼容并蓄、宽松浪漫的法兰西文化。法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1231年宣告成立的巴黎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在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后,巴黎大学进行了重组,组成十三所新的大学。巴黎第十一大学正是其中之一。

  巴黎十一大校长同期:

  “我们这个学校主要从事科学研究。这个研究包括医学、法律还有经济管理等等。……我们是一个比较大的科研中心。我认为学校的优势并不在学生的数量上。……最主要的还是要看科研方面的实力。”

  巴黎第十一大学位于巴黎南部的奥赛,又叫巴黎南大学。今天的巴黎十一大是在原理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是一所包含精密科学、自然科学、医学药学、工艺学、法学和经济学的多学科性大学。学校拥有一百多所享誉世界的实验室。在其近三万名大学生中,攻读博士的预科生有近1000人。

  巴黎十一大的现任校长贝塞里尼女士,十一大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也正是从科研工作中逐渐走上管理岗位的。

  巴黎十一大校长同期:

  “一个女人在校长这个位置上,待遇并不比男校长好,甚至可以说还不如男校长。她要想自由地运作,需要去面对很多的难点。要把难点排除,总靠温柔是不行的,必须还得坚强。……法国历史上以前只有两三个女校长,现在多了一些,有了八九个。我就是这个大学的第一个女校长。”

  贝塞里尼女士1943年出生于法国南部的尼斯。17岁时来到奥赛的巴黎十一大就读。奥赛是一个怡人的小城,这里因为重点实验室云集、科研院所众多,而被誉为法国的“硅谷”。依偎在奥赛怀中的巴黎十一大,更是像一个绿色的梦境。24岁的贝塞里尼就是在这样令人陶醉的校园中,获得了博士学位,并于1999年成为这里的特级教授。2004年,贝塞里尼女士开始担任巴黎十一大的校长。

  巴黎十一大学生副校长马蒂厄同期:

  “使我感到难忘的是,她现在是校长,可她上大学、担任教师、研究员一直都在这个学校。她更知道这个学校缺什么,更能从我们学生的角度来了解我们在想什么。可以说,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学生,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学校的问题。从她实际工作的情况来看,她对学生的要求几乎没有拒绝过,也很少有谴责。她总是给学生很多的鼓励。”

  巴黎十一大学生副校长卡里姆采访:

  “和校长打交道的时候,我感觉如果没有这个女校长起作用的话,我们的工作不会做得这么好。她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她总是给学生更多的理解。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位校长像她这样理解学生,这一点是最值得我敬佩的。”

  作为一名巴黎十一大的毕业生,同时也是这所大学里光学研究领域的特级教授,贝塞里尼女士从没有忘记自己的教师身份,从没有切断教师与学生之间,那种天然的联系。担任校长后,贝塞里尼女士将这种天然的联系带到了管理工作中,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其具体措施,就是首次在十一大推选出了学生副校长。

  巴黎十一大学生处处长同期:

  “由两位学生来担任副校长这种情况,以前在巴黎十一大是没有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位新的女校长,我们才有两位新的学生副校长参与到我们的工作中来。”

  巴黎十一大校长同期:

  “我之所以推选出学生担任副校长,最初是希望这所大学的学生生活能够得到更好的管理。原来的学生生活这部分工作没有好好的进行规划管理,现在必须有合适的人来处理这部分工作。”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中心,更是教育的目的和归宿。贝赛里尼女士在采访中多次谈到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具体到学校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贝赛里尼女士认为,只有学生自己才更了解他们想要什么,更清楚他们的生活应该如何来合理规划和管理。她需要听到学生自己的声音。推选学生担任副校长,正好满足了这种需要。同时,学生也能通过参与学校管理,锻炼自己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从而进一步的教育自我,完善自我。

  巴黎十一大学生副校长马蒂厄同期:

  “尽管我当副校长才几个月的时间,但现在还是取得了一些工作成就,其中一点是从学生选举的情况来看,以前参加选举的学生只占总数的百分之五,由于我们积极地开展海报等宣传活动,同时加强对外联络,使参加选举的人数增加了一倍,达到了百分之十。另外一点是,通过我们敬业的工作,副校长这个职务更加被同学们认可了,他们更愿意和我们打交道,愿意向我们咨询,听取我们的建议。这个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所以现在同学们在校园生活中表现得更加活跃。”

  学生通过参加选举,参与了学校的管理,学生副校长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起到了由点及面的推动作用。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加速增长使人们认识到,科学,实质上是一个进行时态的动词,它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更是一种探究的精神和过程。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也正是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的过程。学生副校长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巴黎十一大学生副校长卡里姆同期:

  “我一方面是学生,另一方面又是副校长。我总想找到一个很理想的平衡点。……学生副校长的作用,我认为就是要减少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争端,使他们之间产生一种信任感。……这之间要有一个协调。我在这里的作用就是减少争端,增加信任,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研究环境。举个例子,比如说,学生希望有更多的活跃校园生活的场地,可以庆祝自己的节日、组织聚会。可是这些地点有人住,想把它变成学生活动场所,学校方面不是一下就能解决的。我的工作就是在双方之间起到沟通和联络的作用。一方面要向学生解释学校目前存在的困难,另一方面还要协助校方给学生提供更大更多的场所。目前我们要实施一个给学生更多活动空间的计划,那就是在2008年以前,要建造一个五百平米的活动厅供学生娱乐使用。”

  凭学生副校长的力量,真的能让校园里的学生活动场所得到很大改观吗?我们提出了疑问。这位学生副校长认真地回答我们,通过他们的努力,地区政府已经对这一计划表示了支持。他说,现在关键是确保资金的到位,明天他在见到地区领导的时候,会再次提醒区领导尽快实施这个计划。

  第二天,巴黎大区区长来到十一大,参加一个科研项目的启动仪式。人群中,我们果然看见了两位学生副校长的身影。他们虽然礼仪成熟得体,可还是很容易让人感觉到身上的学生气。他们出现在这样的场合,也正传递了学生通过合理渠道和方式发出自己声音的涵义。

  巴黎十一大学生副校长卡里姆同期:

  “我现在的职位使我能参加一些行政工作,还有教学和科学研究,对内对外的联络等。连校长主持的行政会议我们也会出席。……我们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团体的工作,比如说学生发展联盟。我们跟这样的组织打交道特别多,目的是让社会上的这些团体能给同学们提供更多的研究计划,提供更多的机会。这部分的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工作的第三个重要部分,是负责介绍学校的一些情况,向国内外的客人们,以及国家的、地区的、科学院的领导介绍相关情况。给他们做介绍时,我很快乐。”

  为客人介绍自己的大学,自己投身其中并积极去改善的大学,当然是件快乐的事情。在里昂第二大学,我们也看到了一群快乐地投身于学校工作中的学生。这是里昂二大为新到校的留学生举办的一场咨询活动。在活动中,身着统一服装的里昂二大学生志愿者们,正热情而又耐心地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介绍学校,解答疑问。

  里昂二大副校长同期:

  “我们现在有一个接待中心,中心里有常设的工作人员用电脑电话设备回答学生提的问题。有关注册,住房,花销,办银行卡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长期有人咨询回答。……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尤其来自不发达国家的学生,他们也许会在生活中有困难,这时候我们不仅要帮他们注册,还要尽可能给他们找一份工作来维持正常的生活。所以这也是我们学校的一个精神——为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帮助。我们不能看着学生处于困难之中,我们要帮助他们。……每学期在我们要开展的工作中都有一系列的学生志愿者活动,……开学这一段时间的志愿者活动尤其频繁。”

  里昂第二大学位于里昂市中心,是法国东南部的重点综合性文科大学。目前有两万多在校学生。主要学科多是社会科学类,如外语、文学、艺术、经济学、法学。里昂二大也是法国唯一一所有服装系的公立大学。

  里昂二大的法语语言文化中心,在留法学生中有很好的口碑。它以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上乘的教学质量,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学子前来求学。

  法国接待留学生已有 800年的历史。早在中世纪,法国就创建了第一所大学——索邦大学。它的大门开向全欧洲各国的学生,从此开始了法国接收外国留学生的历史。

  里昂二大副校长同期:

  “里昂二大也提倡学生走出去,去了解另外一种社会的语言和文化。走出去之前,我们要求学生对对方国家的文化要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从这种角度来看,外国学生在我们学校也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和共融。……我们需要的文化应该是多元的,也是国际的,所以我觉得组织这些交流活动很有意思。里昂二大也非常愿意参与国际性的跨文化交流,我们很乐意参与其中。”

  伊莎贝尔女士在里昂二大是主管国际交流的副校长。有人说,上帝创造女人,是上帝希望,男人通过女人来与自然、与上帝,进行更好的沟通和交流。在巴黎十一大校长贝赛里尼女士和里昂二大副校长伊莎贝尔女士身上,女性的这一特质,得到了很充分的体现。

  里昂二大副校长同期:

  “作为一个大学女校长,不应该把自己的目光局限在一个具体的部门,而是要从全校的整体去看。同时,学校要面向外面的世界开放,眼界也要开阔。对我来讲,困难在于,全球跨文化的意识并不是普遍都有的,有一些时候你也会遇到对抗的行为。……在工作时,作为主管国际交流的负责人,我整天要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即使碰到抵触情绪,也还得做下去。遇到这种抵触情绪,以及这种对全球化的不认同,是我工作中最难的时候。但我还是要面对,而且还要去说服他们。作为一个女校长,我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同时还要带着激情去工作。”

  巴黎十一大校长同期:

  “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女校长更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男校长就没有女校长那么容易受到外界的尊重。如果是一个学校的副校长,只要处理好内部的事也许就够了。但如果一个正校长整天只忙于处理学校内部的事,而不跟外界打交道,我认为这不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校长。”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是今天大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方位的国际交流格局中,大学教育担负起了向外传播民族文明、向内完善时代文化建构的重大历史使命。

  七月的巴黎,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像一把把撑开的太阳伞,筛落下满街细碎的阳光。同样的法国梧桐,也是这样在中国的许多城市里,在酷暑中给人们带来清凉。一百年前,这种成林快、树冠大的优良行道树就已经被引进了中国。中法两国的各种交流,就是这样,被嵌在历史中。

  巴黎十一大法学院院长同期:

  “今年五月份我到北京碰见了一位姓何的先生。他向我展示了一项科研计划,就是关于怎样保护文化遗产的。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受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存在流失的现象。法律上还缺乏一定的保障。所以我们与中国的院校合作,共同参与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计划。……我觉得将来学校要生存,光靠自己内部的机制是没法达到完善状态的。我认为大学要搞好,就必须走出去,和外界的大学联系。这个联系不能忽视,也是必须的和紧迫的。”

  今天的里昂二大,与40个国家的130多所高校保持着经常性的交流。在里昂二大的法语语言文化中心,仅中国留学生就有上百人。在巴黎十一大,外国留学生更是占到了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以上,他们来自130多个国家。十一大的实验室也经常与海外大学及研究机构交换人员。

  巴黎十一大学生副校长马蒂厄同期:

  “校长的措施,使我们学校活跃的校园生活要比其他学校更有竞争能力,吸引了学生,保证了生源。她的措施不只是对于法国国内的,对外也一样。她现在更着眼于和外界大学的联系,她说这也是活跃校园吸引学生的重要元素之一。”

  巴黎十一大前任校长夏皮萨教授同期:

  “她不仅负责巴黎十一大的内部事物,同时也在负责与中国相关组织的国家级合作项目。我经常鼓励她,因为这是中法两国共同的事业,她任重道远。”

  教育,是文明的使者与载体。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叶,法国作为自由、平等思想的发源地,让当时的中国学生充满向往。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家或在这里开辟新的战场,或从这里走上革命的道路。巴金、钱钟书、徐悲鸿等大师也在这里领略了西方文学艺术的精华。教育,让人性和智慧散发出光芒。几十年后的今天,在法国的大学里,贝赛里尼和伊莎贝尔女士仍然秉承着开放办学、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她们在放眼世界的同时,也用自由、平等、博爱拥抱了整个世界。

(编辑:英子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