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播出节目

《地雷爸爸的转变》(11月16日播出,编导:刘湘攸) 

央视国际 2004年11月17日 14:19

  主持人:您好 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我们这一期的《当代教育》,我是晓辉。我们这一期故事的主人公苏继伍呢,是一名资深的警官,他中年得子 视若珍宝。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起,他和爱人便开始精心打造着孩子的未来。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让夫妻俩并不如愿。随着儿子一天天的长大,成功的迹象不但没有显现出来,反而是招致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解说:在天津市这所知名的小学里,曾经有一位非常引人注目的孩子,名叫苏承斌。他连续四年获区级三好学生,连续三届获天津市体育希望之星,11岁成为国家二级足球运动员。还担任了学校的升旗手,大队长。当时人们都把这位孩子的骄人成绩归功于他父亲的家庭教育。

  父亲:这种家庭教育是比较成功的,别人是比较羡慕的,等于是圈外人呀,等于是同事朋友呀,和邻居呀,亲属都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孩子又听话,学校里各种光环都有。

  母亲:孩子当时那时候学习特别好,学习好,体育也特别好,在学校里面可以说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孩子,谁看了都喜欢。

  解说:苏承斌的父亲苏记武是天津市塘沽区的一名公安干警,从事公安工作已将近30年。母亲在一家企业任职。长期以来,他们都把苏承斌的教育当成家庭中首要的事。

  父亲:等于从小我们严格要求孩子,是循序渐进地 ,从小就得听爸爸妈妈的,不能偷懒,早上起来早早锻炼身体,把身体锻炼好了,还得学习,学习不能偷懒。

  解说:在老苏的生活中,孩子几乎占据了他的全部。孩子是学校运动队的队员,每天很早就到学校去训练,为了保证孩子的营养,他每天五点钟就起床,为孩子准备早点。

  父亲:当时孩子等于是刚起来吃不下去,所以考虑孩子运动完了以后没有时间再吃饭了,所以我强逼着孩子,早上起来必须把这些吃掉了。

  解说:从早到晚,孩子的作息时间都被他排得满满当当,哪怕是节假日也不例外。

  儿子:小学的时候特别的期望就是到周六、周日放假什么的,那个时候可以去亲戚家玩。但是只是白天跟着妈妈去了,晚上都是让我爸爸给叫回来了,那时候也小,怎么哭也不管用。爸爸的脾气就是很不好,家里人亲戚什么也都知道,起初要挽留我,但是由于爸爸就是很怎么说呢?强行把我拉回来了,以后亲戚很少留我了。

  解说:为了树立一个榜样,老苏从来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连电视都很少看,业余时间几乎花在了孩子身上。他用省吃俭用的钱,为孩子买来各种营养品、书籍和电脑。为了鼓励孩子,他还在孩子的书房里挂上勉励的话语。

  儿子:小的时候自己全是为了家长,家长就是希望我考得很高,然后我就那样去做。

  父亲: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是前五名

  解说:看到孩子取得如此好的成绩,老苏的心中越来越燃起希望之火,于是他为孩子定下一个目标。

  父亲:北京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最低得天津大学呀,等于你还得考,全国名牌大学你考不上,天津市地区的,比较有名的大学你得考上。

  主持人:苏继伍从儿子在学校获得的各种荣誉中,体验到自豪和满足。他心中在描绘着一幅孩子未来得美好图景。为此呢 他放弃了许多业余爱好。比如说他从不到外面去吃饭和娱乐,为的就是能够省下更多的钱来满足孩子。在学习方面的各种需求。然而孩子内心真实的所感和所想,他却从来都没有深入地进行过探究。

  解说: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有着各种光环的苏承斌,按理应该会像人们预料的那样健康地发展。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苏承斌的性格却变得越来越孤僻内向。

  儿子:自己经常在一个地方安静地待着。

  解说:初中一年级的一天,老师公布了考试成绩,没想到成绩一直不错的苏承斌被排到了十几名。下课了,当同学们都开开心心地玩的时候,只有苏承斌心事重重地在一边坐着,因为他知道,如果分数达不到父亲要求的前五名,肯定又会招来父亲一晚上的训斥。

  儿子:那种苦恼并不是那种考试没考好给自己带来的苦恼,而是家长不理解你,不能够正确对待这个问题。觉得很害怕吧。

  解说:苏承斌的家当时离学校很近,只相隔一条马路,三四分钟就能走到。可是那一天,苏承斌却足足走了半个小时。

  儿子:觉得天很暗,心情十分地沉重,脚步也迈不起来了,脑子里全想着爸爸会怎么训斥我。

  解说:回到家里发现父亲还没有回来,那颗悬着的心才敢稍稍地放松一点。

  儿子:然后我把考试成绩告诉我妈了,我妈知道爸脾气很不好,然后就说给我出主意,你吃完饭赶紧睡觉去吧,省得他回来再说你,吃完饭自己一声不吭,自己很害怕,然后早早地睡觉了。

  解说:躺在床上的苏承斌其实一直不敢睡着,竖着耳朵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一会儿父亲进来了。还没来得及坐下,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向妈妈询问考试成绩,苏承斌吓得在被窝里缩成一团。

  儿子:然后我妈说考得还行吧,就是差点。我妈就是帮我说话嘛,然后我爸一看成绩立马就火了,这成绩哪行呀,然后自己脾气越来越大。

  解说:愤怒的父亲一把将孩子从床上拽了起来。

  母亲:孩子坐那儿,他感觉坐那儿还不解气,他让孩子站着,站那儿说,说了好几个小时,

  儿子:小时候很困了,他一说我我就实在不行了,就直眨眼睛那种,受不了也没有办法。还继续,你要不好好听,或者有什么不专心的,他发更大的脾气。

  母亲:他是有一点就是不能别人再阻拦或者是怎么着,他说孩子就是别人只能边上听着。孩子呢更不能反驳。

  解说:父亲的训斥一直持续到深夜,苏承斌想,这一关算是挺过去了。可没过几天,有位亲戚来串门,聊着聊着,父亲突然询问起亲戚家孩子的学习情况。这一问不要紧,亲戚的孩子比苏承斌考得好,父亲一听火又来了,这一天,一家人一晚上没有吃饭。

  父亲:就好像在自己伤口上洒了一把盐一样,心里凉凉的,就好像连家里唯一的亲人把自己抛弃了似的,那种感觉,无依无靠的。

  解说:在父亲经常的训斥下,苏承斌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小,整天忧心忡忡,生怕犯下错误,连说话也细声细气的,而这一切都没有引起父亲的注意。

  父亲:跟小闺女的性格似的,比较温柔,都是赞扬得比较多,

  儿子:一种无形的压力给我造成了,就像困在笼中的小鸟一样,什么都要听家长的,然后家长给你摆好了哪条路,然后你就沿着他的方向走。

  解说:那些日子,父亲经常失眠。他想如果不再施加一些压力,孩子的美好前景将会化为泡影。万分焦虑之中,夫妇俩想出了一个办法。

  父亲:给请了一个姓韩的老师,当时这个老师本人的水平比较高,当时就是大学一年级,二年级,英语四级了,对老师这个水平相当满意。

  母亲:给孩子请这个家教,我们从心里头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能够提高孩子学习。

  解说:父亲给孩子制定了一个作息时间表,每星期三天家教,每次两个小时,晚上八点开始,十点结束,然后再做两个小时的作业才能睡觉。

  儿子:都抬不起来,当时那个老师就说,你怎么一上课就困呀,是我教得不好还是怎么回事,然后我在那儿不停的每次都是那样,不停地打哈气,脑子已经麻木了。

  解说:看着孩子在自己的安排下按部就班地学习,父亲才稍稍地松了口气。可是一年下来,孩子的成绩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越来越差,父亲的脾气变得更坏了。

  母亲:他有点躲人了,因为什么呢,因为你老盯着他学习这一块儿,所以一碰面就没有别的话,就是拿这个作为话题了,可是孩子就是为了躲着他,早上上学走,回来之后就进屋。

  解说:这天和往常一样,苏承斌吃完饭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母亲:那阵觉得进屋学习去了,还挺高兴的,这孩子多听话,吃完饭就回屋学习去了。

  解说:其实这天,苏承斌并没有看书,而是一直趴在窗前,静静地看着外面的月光。

  儿子:晚上看着外面的月亮,当时挺亮的,自己就想,我是怎么来的,就是自己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到这个世界上来。然后我为了什么,就是这样想,好像有一点轻生的念头,感觉就是,是不是人死了以后能到更快乐的地方。心里就是实在承受不住了。好像感觉到轻生也是一种解脱了。

  主持人:不久以后,苏成斌所在的中学,与天津教科院联合进行了一次家庭教育的科研实验实验。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学生家长们的教育行为。苏成斌的父亲也在实验的调查对象之列,这一次的参与,对这位严厉的父亲,都会有哪些影响呢?

  解说:这一天,父亲老苏被学校通知开家长会,而这次家长会与以往都不同,每位家长需要填写一份复杂的表格,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得失。表格的提供者是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她叫孟育群。她在长期从事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的研究中发现,不良的亲子关系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伤害。

  孟教授:这种伤害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的,就是给孩子躯体带来上海,这个显性的它比较容易觉察,另一种是隐性的伤害,就是对孩子心里带来的伤害,他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展。这种伤害随着孩子成长慢慢才能觉察到,所以他危害性极大,更不应该忽视,所以它是一种家庭的隐型灾难。

  解说:记者在儿子苏承斌当时所在的中学采访,班主任薛老师向记者展示了当年老苏一家填写的那份调查表。

  班主任:这个试卷就是分开,父亲,母亲,和孩子三个人分别来答这套试卷,那个试卷很多项内容,然后他们画钩,然后进行计算机里面进行统计,这统计出来的结果。您看是这样的,它分成几种类型吧,什么消极拒绝型,积极拒绝型,严格型,期待型,干涉型,不安型,还有溺爱型,盲目型,矛盾型,还有父母教育部一致型,它分别代表的是这样几个类型的家庭教育,而这个分值应该满分是100分最好,但是现在通过首次测试的时候,他们家20分以下的占了1、2、3,他父亲这儿占了三项,他母亲这20分以下就很差很差的。给他母亲评的1、2、3、4、5、6、7,也是7项在20分以下,就说明他的家庭教育,实际上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可是他父亲自己认为挺好的。

  记 者:那他们家最后得出来的结果,他们家是属于哪种类型?

  班主任:他属于一个是积极地拒绝型的,再一个就是溺爱型的,我们当时判定的是这样的类型?

  记 者:那看他们家,他爸爸那个要求特别严格。怎么得出来的结果是溺爱型的呢?

  班主任:得出来的结果是溺爱型,就他感觉他是好像是很严格的,对孩子,但是他的整体的比如说的,他早上起来很早很早,把孩子的事特别放在心上,特别地重视孩子的一举一动,整个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实际上他是非常关注他的孩子,尽管咱们表面上看他很严厉对孩子,但是他把孩子时时刻刻地放在他的心上。整个都是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所以是属于溺爱型。

  解说:试验结果让老苏感到吃惊,第二天,课题组邀请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性格一向内向的苏承斌当着父母的面,终于说出了他压抑了多年的心里话。

  儿子:当时我评价我爸爸是地雷,我妈妈是抻线的。因为小的时候爸爸脾气很暴嘛,自己把他形容成地雷,然后有的时候我妈妈我有一点什么小错嘛,妈妈也不经心地,就跟爸爸一说,然后我爸爸就急了,就火了,那时候就把我妈形容成抻线的。

  父亲:我的爱人有时候翻孩子的书包,看看孩子的学习成绩单,然后偷偷告诉我,因为他母亲他的关系,他跟母亲处得非常好了,他母亲说他,他母亲认为力度不够,叫父亲,你看看,这次成绩下滑太厉害了。

  父亲:这次这个沟通会上,等于和家长交流,跟父母交流呀,在会上,孩子这个发言呢,我们感觉到非常震惊,那次我的心里真正感到震颤了。

  解说:老苏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一直引以为自豪的家庭教育方式,却让孩子承受了如此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折磨,尤其当孩子说到自己曾经有过轻生的念头时,他的内心产生了深深的自责。

  父亲:我都忍不住我就哭了。我相当相当心里,那时候对孩子特别严厉。

  母亲:我的心情挺复杂的。那种滋味真是不好受,当时,他一说完了之后我的眼睛里含着泪。心情挺复杂的。

  父亲:我把孩子当成一个家庭教育的客体了,没给孩子当成家庭教育的主体,是一个平等的家庭的模式,是高高在上的,封建家长那个专制的,好像我是君主呀,孩子是我的羔羊、奴隶,训斥得听爸爸的,必须这么做。

  孟教授:他并没有意识到他已经深深地陷入了教育的误区。他在孩子小学时候,他就对孩子过高的期望、过多干涉、过分地保护,结果孩子在小的时候,就曾经想过我怎么逃离这个家庭,到天堂去寻找快乐。而这个心灵,这个想法十几年以后,他父母才知道,感到十分惊讶,十分痛苦,十分后怕。所以我们要调试亲子关系,建立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

  解说:通过听专家讲座,老苏豁然开朗,认识到了自己以前的错误认识。

  父亲:从那儿以后我就是反省我原先的做法,确实不对,原先我是从亲属,朋友,邻居,和亲朋好友的面就训斥孩子,训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很尴尬,孩子当时非常注重脸面,因为孩子这个期间等于是,后来通过学习,通过这个转变家长感念,很多东西我们知道,孩子这个期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被专家教授呀比喻为是心理的第二次断奶期。第一断奶期是孩子从婴儿到一岁两岁,婴儿断奶期等于是生理方面的断奶期,但是孩子到了青春发育期呢,这个期间是心理上的,精神心理方面的第二次断奶期,等于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时期,虽然看着生理方面发育了,看着孩子像男子汉了,或者像大姑娘了,成人了,但是他的心理很脆弱,这个世界观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对世界的看法,对这种事物的,不是全面的客观,真正的了解。

  母亲:孩子和家长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

  解说:这个期间,老苏频繁地与孟教授通电话,征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孟教授的指导下,老苏不再训斥孩子,不再按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安排孩子的生活。一开始,儿子苏承斌还有些怀疑,但是接下来的几件事情让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父亲的变化。

  儿子:口气就变了,然后考试或者考不好什么,没考好,他也不像以前大发雷霆,在亲戚家里待着,现在放假什么的,我可以到亲戚那儿和哥哥姐姐在一块儿,待挺长时间了,也不管我那么紧了。

  父亲:我认为给孩子的这个物质照顾,对他的精神上的关爱,呵护呀,是最大关爱了,孩子感到是最大的温暖了,我现在才明白。

  解说:从那以后,苏承斌的家里欢声笑语多了,原先的沉闷气氛逐渐消失了,苏承斌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一个人静静地躲在角落里。在学校,他开朗了许多,慢慢地对学习的兴趣恢复起来。

  儿子:当时小的时候那种心情,就是家里的压力使我的心情,就是感觉天很暗,旁边没有什么光,自己像玩具一样,就是未来的到路都是爸爸说指引的,他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自己也没有考虑到自己以后干什么,现在就不同了,现在有自主性,自己会考虑以后自己要干些什么,以前是为了爸爸学习,现在是自己主动去学习。

  母亲:放学以后吃完饭,看会儿电视,看半个多小时电视,自己上那屋去了,睡觉去了,我也不问他,什么也不问他,一天够累的,自己睡到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起来了,时候我们家大人就在睡觉了,他起来了,有时候等睡醒觉一看他那儿干嘛呢,写功课呢,看书呢。有时候看到两点,三点。他自己安排的,这样安排可能对他好嘛。

  解说:转眼几个月过去了,苏承斌的成绩贴出来了。这天,苏承斌早早地来到学校,他惊喜地发现他进入了前十名。虽然这一切是苏承斌通过努力换来的,但是他从心里感谢父亲,因为父亲给了他宽松和自主。

  主持人:去年苏成斌以不错的成绩考入了天津体育学院。如今苏成斌说,大学宽松的环境,使他变得更加活跃更善于与人沟通了。父亲苏继伍说,孩子当初选择志愿的时候,父母完全是遵从了孩子的想法。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他们感到很欣慰。同时也深切的感到,过去的许许多多的做法,确实都没有真正的尊重孩子和相信孩子,他们说日后的路要靠孩子自己去走,而做父母的更多的是站在背后,用默默的支持去替代直接的训导。好了,观众朋友,我们今天的节目这儿就全部结束了。非常感谢您的收看,我们明天的同一时间,再见。

(编辑:英子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