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当代教育 > 正文

《暑期总动员》第7集——“天然成奇趣”(7月14日播出)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15日 16:54)

  主持人: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我们今天的《当代教育》。我是晓辉。我们生活的这个蓝色星球呢,已经有了数十亿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历程中,地球经历了火山 、地震、板块碰撞和大陆漂移,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山川、地貌和生命现象。想了解更多的地质秘密?就请随着我们今天的暑假总动员一起,到国家地质博物馆去看一看吧。

  中国地质博物馆是亚洲最大的地学类博物馆。这个老字号日前刚刚结束了三年的改造升级,这对于喜欢地质学的青少年自然是个好消息,今天一大早就有三位中学生朋友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这里。

  北京市八一中学初一学生:


  我从小就非常喜欢恐龙这一类的史前生物,所以今天来到地质博物馆,主要想看一下史前生物这方面的内容。

  北京市八一中学初一学生:我喜欢宝石,宝石多有意思呀。

  北京市八一中学初一学生:

  平时地理课上呢,我们老师都很少讲一些有关岩石、矿物方面知识,所以今天我们主要想要了解一下有关岩矿方面的一些东西。


  带着种种期待与好奇,同学们开始了今天的地质之旅。地球厅里主要是介绍地球的演化史和自然环境的变迁过程。这里随处都可以感受到现代科技技术营造的寓教于乐的生动氛围。你看,地壳运动、火山爆发、海底扩张这些多媒体、数字化的模型无不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兴趣盎然。而且还有动手操作的项目能让你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构造和运动。咦?这是干什么的?原来,这是一个模拟板块碰撞的实验器,简单的操作就能够形象地演示出板块碰撞成山的现象,但是这其中有什么原理呢?我们还得从远古时代说起。那时候地球是由一个完整的古大陆慢慢分裂为了六个板块,这些板块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停地进行着碰撞和挤压等运动,这样碰撞的结果就会隆起,形成巨大的褶皱山,像著名的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就是这样形成的。

  听了老师的讲解同学们还了解到,神奇的板块碰撞不仅能形成山脉,还会引起另外一种地质现象——地震。说起地震,人们印象里总是认为震级越大,地震就越强,破坏性也就越大 。其实,震级只是反映地震的强度,并不能表示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衡量破坏性的指标其实是地震的烈度。比如说在人烟罕至的地方,震级虽然大,但破坏性并不大,而在人烟稠密的城市,同样的震级就有可能造成极大的损失,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

  北京市八一中学地理教师 卢通生:

  你们知道喜马拉雅山脉是哪两个板块碰撞形成的吗?

  学生: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

  老师:那么大家想一想我们周围你见过哪些山,或者你知道哪些山是属于这种情况?

  学生:燕山、长白山。

  老师:再比如说像大兴安岭、秦岭等等,还比如说在这个图片中我们能看到的褶皱成山就是这样一个原理。那么以后我们在课堂上再学到六大板块和学到相关知识的时候,是不是大家就有了感性认识了呢?

  学生:对

  了解了地震的基础知识,同学们来到了这个“地震感受室”,在这个房间里有几处是安全的避险点,你可以通过下面的按钮来找出正确的答案。

  北京市八一中学地理教师 卢通生:

  我们中国也是一个多地震国家,那么我们平时这些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是特别注重房屋的结构与地震的关系、还有如何避险等等。

  为了进一步了解地震的知识,同学们又做起了一个“抗震试验”,同学们在用积木模拟搭建房屋时发现。房屋的结构和抗震性有很大的关系呢。这底座结实的房屋,抗震效果就非常好,可是这搭建得虽然漂亮但是基础不牢固的房屋,就根本无法抵御一点地震的侵袭。看来,房屋的抗震性对于检测建筑物的质量好坏还是非常重要的呢。 同学们纷纷感叹着大自然真是奥妙无穷,需要大家去探索的领域实在太多了。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矿物岩石厅,同学们一进来就被这些千姿百态、色彩缤纷的矿石给迷住了。这些矿物晶体、晶簇都是大自然奉献给人类的宝藏,它们是由各种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天然化合物,而且都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比如说我们随身佩带的各种宝石,就是由不同的矿物组成的。钻石是“宝石之王”,它晶莹剔透、光彩夺目,可你知不知道它的化学成分其实是很不起眼的碳元素呢,它和我们使用的铅笔是同一种类。这些碳原子是在几亿年的时间里,经受了十万个大气压、几千度的高温燃烧以后才形成了这样熠熠生辉的钻石。而这颜色鲜艳的红宝石、蓝宝石的矿物名称都叫刚玉,他们的化学成分都是三氧化二铝,但为什么它们的颜色不同呢?那时因为晶体中所含的杂质不同,因此就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个孔雀石,不仅可以做好看的装饰品,而且还有个重要的作用——发现铜矿。因为它是一种伴生矿,一般都生长在铜矿附近的地表上,因此有孔雀石的地方必定会发现铜矿的身影。除了这些珍贵的宝石,还有很多精美的矿石标本让你目不暇接。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它们,这里还有很多互动的设施让你仔细去查询、鉴别矿物们的特性。既欣赏了美丽的奇珍异宝,又学到了有用的知识,真算得上是一举两得。不过还有更精彩的内容在等着我们呢。

  说起史前生物,大家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恐龙了,因为关于它的电影、动画片是数不胜数、多种多样,可是你知道影视中的恐龙哪里产生的吗?告诉你吧,它们都来源于1964年在我国山东诸城挖掘的一具鸭嘴龙化石。比如说经典的恐龙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那个凶猛善战的恐龙就是从它演化而来的。而后来的一些恐龙的鉴定和研究也都以它为重要依据。而这具化石的关键部位就在地质博物馆里。

  北京市八一中学初一学生:我觉得这好像是脊椎, 还有一些肋骨。

  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 尹继才:

  你们说对了,因为这个是山东龙的骨头。刚才你们说脊椎,我给调整一下, 叫荐椎。荐椎就是靠后腿、后大腿的上半部分、腰带这个地方, 叫荐椎。

  学生:那这只是一小段,真正那个大骨头得多大?

  研究员:这个龙长15米、高8米,很巨大的庞然大物。恐龙里头分很多类,这个就是叫鸭嘴龙,属于鸭嘴龙类的。

  学生:它大概相隔现在多少年了?

  研究员:这个恐龙基本都是在中生代的,大部分生长在中生代这个地方。这一块化石呢 ,是真正的化石骨头摆在我们面前,也是国宝。

  其实除了恐龙,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很多生活在远古时代的生物化石。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历史的变迁,在这里都有迹可寻。这些形态各异的海百合、三叶虫等珍贵的动物化石让同学们非常兴奋,亲手触摸远古生灵的陈迹,仿佛在和亿万年前的生命进行了对话。而眼下,这个庞然大物也让同学们觉得惊奇不已。在博物馆老师的介绍下,我们才知道原来这是一种非常奇异的鱼龙化石。

  中国地质博物馆研究员 尹继才:

  那个时代正好是叫三叠纪。这个化石呢,主要是产在贵州的关岭。你看它当时有了很大的牙齿,从头开始说,一直牙齿到这儿,这边有四个鳍,也就是咱说鱼的鱼鳍。后面还有两个,然后有一个腹部,这是肋,整个这个叫脊椎。一直这个脊椎推向到了尾巴,长长的尾巴。如果把它整个复原回去,整个连身上头都贴上肉,这起码得快一吨重。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上千斤,这种东西在海里太多,就跟今天的鲨鱼一样称霸海洋世界。


  在古生物厅感受了历史的沧桑变化和生命的交替延续,同学们来了参观的最后一站——国土资源厅,这里最有意思的是,你能清楚的在脚下找到长江、黄河从发源地到入海口的脉络和路线。当你走在这片山川河流上,是否会感觉到更加热爱脚下的这片国土呢?同学们在这儿意犹未尽、流连忘返。要是你也想更多地了解祖国的地大物博和丰富资源,那就不妨亲自来这里,走一走看一看吧。

  主持人:短短十分钟的旅行,我们既了解了地球壮观神奇的历程,也目睹了它今天的困境。一天走下来,我们的同学们还意识到了我们肩负的责任——这就是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保护我们的星球。好了, 明天暑假总动员我们将在一些挑战性的体育运动中去体验一下现代的休闲和快乐。

责编:兰华  来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