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播出节目

《珍惜生命 远离毒品》系列节目之二:打造心理防线(6月22日播出)  

央视国际 2004年06月23日 11:15

  主持人胜春: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收看《当代教育》的系列节目“珍惜生命,远离毒品”,今天在节目当中,我们跟大家聊的是关注心理健康,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演播室当中的两位嘉宾,一位是著名的作家毕淑敏,欢迎您毕老师。

  毕淑敏:您好。

  主持人胜春:

  另外一位是中国政法大学社会与青少年犯罪研究所的所长皮艺军,皮所长您好,欢迎两位。据我们了解,一般青少年第一次接触毒品的时候可能或多或少都跟青少年那时候的特殊的心理特点有一定的关系,为此我们的记者拍了一些短片我们先去看一下。

  (小片一)

  在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里,只有24岁的尚小青已经是常客了,8年来,她来这里戒毒反反复复已经不下六次,谈起自己吸毒的原因,小青说到16岁时自己的一次感情挫折。

  尚小青:当时我交了一个男朋友,他出国了,我当时岁数特别小,挺迷茫的,心情特别不好挺压抑的,那个时候,他走了以后,我就认识了一些社会上的朋友在那堆人里接触的毒品。

  19岁开始吸毒的云云,3年毒龄,15岁时她就自己出来谋生,两年省吃俭用后,她有了十几万的积蓄,而现在,一切都因毒品化为乌有,云云说,他吸毒是因为感情挫折加上生活空虚导致的。

  云云:我跟朋友吵架了嘛,心情不好,我现在感觉就是毒品这东西就是钻人空虚的空子,除了身体上难受,所谓的心瘾就是只要你抽过这东西以后你不能空虚,人不可能不空虚就戒不掉了。

  能歌善舞的薇薇是戒毒所里人见人爱的小姑娘,年仅19岁,吸毒4年,家长的溺爱,生活没有目标使他走近毒品,见到我们,她首先回忆起自己曾经的优秀。

  薇薇:我觉得我小时候也挺让我妈妈省心的,你像我学习什么的,一向都挺好的

  记者:那你后来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学?

  薇薇:因为不想上了,我觉得没意思

  记者:你不想继续上学,你当时有什么目标?

  薇薇:我当时也没目标,我觉得就是天天跟一帮跟我岁数差不多的人天天在一块儿玩,有说有笑的,因为我觉得我要走的路都应该是我妈妈给我铺好了的路,把路铺好了然后我再走,因为我从小我就没有想过说我将来以后会怎么怎么样。

  罗琦,著名摇滚组合“指南针”乐队原来的主唱,曾经的中国摇滚第一才女,也在中国娱乐圈第一个爆出吸毒丑闻,多年的沉寂和戒毒过后,罗绮重入歌坛,说起当时吸毒的原因,罗绮总会谈到那件让他永远痛苦的事,在一次她和朋友的聚会中,小小的口角与随之而来的厮打,使罗绮失去了自己的左眼,而这个巨大的打击在那时使他心如死灰,毒品趁机走进他的生活。

  罗琦:多少有点关系吧,在心里疼的时候,然后又赶上朋友在旁边吸着,然后就说你来点吧,别想这些事儿了,然后听着音乐,然后大家都吸嘛,然后说OK,那我也试一试吧,就那种,好像周围大家都是这样的,然后有时候毒品可以让你对音乐更有感觉吧,更有灵感那种的,所以我觉得其实沾上毒品不过就是那么几种心态,一个是觉得好奇,一个是觉得是一种时髦,觉得如果自己吸这个挺酷的。

  我们在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进行的容易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心理的调查统计中,罗绮所说到的两种心态和芸芸、小青、薇薇等吸毒时的心理原因的确比较普遍,这都证明了青少年吸毒很大程度上都和他们心理的不健康密切相关。

  主持人胜春:

  好!毕老师,很多人可能都看过您的作品《红处方》,包括这部作品后来被拍成电视连续剧,您在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当时这个人物的心理,这种青少年吸毒这种心理是不是能够代表大多数青少年吸毒的这种共性呢?

  毕淑敏:我写这个作品的时候因为,比较早的还是90年代初期,我就开始关注到这个问题,但是当时我们公开的宣传里材料很少,那么作为一般的青少年他基本上获取这个有效的这种信息的途径我觉得就不够畅通。我因为以前当过20年的医生,然后以一个医生的敏感就会觉得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的青少年不晓得,如果我们都对他处于一种很茫然的状态那么可能会引发特别严重的后果。

  主持人胜春:


  皮老师,刚才我们在看片子的过程当中,我们感觉好多青少年他是处在一种特殊的心情的时候,比如说受到什么挫折,心里受到某种伤害的时候,总之是不痛快的时候,他可能采用毒品这种方式来解脱自己。在您的发现和研究当中您觉得青少年大多数会因为什么原因会接触到毒品呢?

  皮艺军:孩子第一次接触毒品的动机可能有那么几种,可能有一种侥幸,因为这个事情可能别人是这样的,可是到了我身上我可以变成另外一个样子,我有我的决心,我有我的判断,这是一种侥幸,还有一种就是刚才说的好奇,还有一种就是苦闷、孤独的时候,比如说离家出走,在街上逛,这个时候他碰上一些朋友给他所谓的这种安慰,他可能很难拒绝,消除苦闷,还有一个被他人的一种诱惑。

  主持人胜春:

  毕老师!在您《红处方》这个作品当中,接触毒品这个青少年他当时他有没有什么心里的痛苦而接触毒品,想要通过毒品来排解什么东西?

  毕淑敏:就是刚才皮老师说得特别对,像这种孤独,像他碰到的挫折,还有我们青少年特别容易发生的比如说早恋、失恋,或者是外伤,就是说他不是在一个非常我觉得蓬勃发展的这样的状态里面。那么我因为是做医生,就研究这个毒品为什么对人有诱惑力,它是因为它其实是模拟了一种我们体内在非常舒适、愉悦,包括有幸福感的时候那样的一种生理的状态,那么利用这个药品进入人体它突然就引发了这样的感受。

  主持人胜春:这个就是很可怕的。

  毕淑敏:对!我就觉得这就叫做诱惑,因为你原来在一个比较苦闷的状态里面或者是我们刚才所罗列的那种,不是那种人生特别兴高采烈的阶段,那么突然有了一种很简单的方法居然只要是闻一闻、吸一吸,或者是打一针就一下子进入了一种我们打引号的“幸福”状态,那么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不劳而获,这是一种对幸福的巧取豪夺。那么在暂时你看不出来,你看到的是好像和真正的幸福是一样的。但是当药力的效果一过去,你马上又恢复到原来的阶段。那么一个人很容易转入这样的循环,就是说我再去找这样的药品,我再让它进入体内,我再去重复那种快感,我就觉得这就是一个黑色的循环就开始了。

  主持人胜春:其实说到这儿我觉得非常有必要给大家看一看我们下面的一段片子,好多人是出于好奇,或者说心理受到挫折之后想要寻找到一种解脱来接触到毒品,但是一旦接触到毒品,你心里的那种痛苦真的能够得到解脱吗?我们来看下面的片子。

  (小片二)

  天真无知的孩子们可能没有想到,走进毒品,就是走进毁灭,薇薇、云云以及所有吸毒者抱着不同的心态尝试毒品,最终会得到同样的结局,吸毒再没有了飘飘欲仙的快感,而是无穷无尽、难以忍受的巨大痛苦。

  薇薇:实在是太难受了,我记得我这次在分局(戒毒)的时候,差不多三天没吃 没喝,也没睡觉,感觉自己非得死在分局里。

  云云:骨头里边像全是蚂蚁在咬,肌肉里面也是又疼、又痒、又冷、又热,反正是特别难受。

  与身体的痛苦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可怕的他们心理的巨大变化,性格的强烈扭曲乃至人格的彻底丧失,在强制戒毒所采访时,许多青少年告诉我,吸毒后,他们就根本认不出自己了。

  云云:吸毒之前比较开朗,特别爱笑,吸毒以后脾气变得特暴躁,然后心情老是特郁闷、特忧郁那样。

  薇薇:而且越抽我觉得人就是又孤僻,跟别人也没有什么(交流),没有那么多共同语言。

  记者:你以前是这样吗?

  薇薇:我以前不是这样,以前大家都挺喜欢我的。就是小的时候,我学习也是挺好的。

  云云:以前比如说这种天气,我肯定会出去,在家待不住。不管是出去玩还是出去工作,也喜欢运动,反正属于比较贪玩的那种人,什么玩的东西我都会玩。后来就是多好的天气,别人给我打电话甚至说你现在出来,有多少多少钱可以挣到我都不想去.

  薇薇:就是天天精神恍恍惚惚的。然后(吸毒)这四年差不多没跟什么人接触过,

  除了卖烟(毒品)的,然后我的家里人,外面的人我几乎没什么接触。

  张凡(吸毒者化名):沾上这个之后,就是白天基本都不想做事,工作各方面都不想,一点朝气都没有了。就是老想躲在一个地方,就是所谓的跟那种伪君子似的,老想躲在一个地方,不想见人的那种,躲在一个地方抽几口,睡会儿觉什么的。

  暴躁、阴暗,或多或少代表了吸毒带给年轻人的巨大人格变化,而在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戒毒一科科长王艳芬看来,这还不是全部,有些渐进的变化,连吸毒者自己都没有发觉。


  王艳芬:性格比较孤僻,比较偏离主流社会的一些场所。比如说他以前非常活泼好动的一个孩子,吸毒以后就喜欢自己独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他长期吸毒,他非常有一种自卑心理。我们也曾经做过那种自尊样表的测查,这部分人的自尊心是非常低的,长久以后他们都会觉得自己非常地自卑,另一方面这部分病人有一种比较喜欢撒谎、说谎;另外一方面是他(的)人格不是很健全,应对挫折能力非常差,他们会采取更极端的方式,比如说吸毒或者采取报复。

  在强制戒毒所的相关调查印证了王科长的结论,但我们还想了解,这些年轻人在吸毒后,他们曾经的目标和理想还在吗?

  记者:你觉得年轻人最宝贵的是什么?

  尚小青:青春

  记者:那如果你给你设计一个你的青春,当然是如果,你觉得你希望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尚小青:我希望自己有钱,能高高在上,能好多人都围着我转。

  云云:吸毒之前我就是想挣钱,挣好多好多钱,让我妈过得特别好,现在我出去再补偿我妈妈吧。

  富裕、高高在上、孝敬父母,这些每一个处于青春花季的孩子都可能拥有的或天真、或朴实的人生理想,本可以在他们心底茁壮成长,生根发芽,但一切一定都会在毒品走近他们时戛然而止。

  主持人胜春:

  好!刚才我们一块儿又看过了这段片子。我想问问两位,就是青少年一旦接触到毒品之后,为什么心理会发生那种变化?

  毕淑敏:像你说的这个变化是一定会发生,因为你已经不再是,如果你吸了毒你就不再是原来的你了。一种外在的,具有强有力的影响你的这种思维、精神和感觉的这种药品,或者是毒品它进入到你的体内。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你是在分子水平上,甚至更精细的水平上你被它所掌控。那么这个变化不是单凭我们的意志和决心是可以对抗的

  皮艺军:他吸毒以后,它会改变你的人格的结构,于是就是叫做毒品人格。这种毒品人格,就是它有一种强迫性的这种觅毒的一种要求,而且他经常处于一种戒断症状。戒断就是缺了药了,没有药进入体内,这时候他出现非常狂躁,非常不安,而且那个时候他出现一种人格的最可怕的地方,就是他为了毒品他可以完全是颜面扫地,做什么都可以。于是男盗女娼就很有可能发生。对于孩子来说也应该有一种心理方面的控制。心理控制我觉得是不是能提倡一种心理上的强制。作为孩子来说,他没有那么多理性的成分,你给他讲这些科学的道理有些时候不能讲太深。这时候需要什么,就是先讲感性的,就是恐吓,就是说当他有一种对什么事情感到害怕的时候,他就不会接触它。所以对孩子来说我们首先就应该这样,就是(告诉他)这个毒品确实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一个东西。

  主持人胜春:其实是让他更清楚认识到毒品的这种可怕。可怕性!

  皮艺军:再有就是从心理控制来说,让他感到厌恶,你让他感到恶心。过去那些大烟鬼趴到床上或者是在角落里面扎针的那种丑态,跳楼、自杀、伤害别人这都是可以产生一种厌恶。这我觉得可以通过这种教育产生一种(效果),让他远离(毒品)。心理上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这个题目就叫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所以这个时候我也提倡禁毒教育的时候不要光讲毒品还要讲生命,应该有种生命的教育就是应该(有)对于生命的一种敬畏

  毕淑敏:对!我觉皮老师说的这个方向特别对,是从哲学的这个意义上让孩子们思索生命的意义,然后懂得对于生命的珍惜。我看到有一个说法,它就是在教室里让这些孩子们一块儿种了一些麦子,这个老师让班上的同学都写这个关于麦子的生长记录。比如今天它是有几厘米了,然后明天它是不是开始抽穗,长了几个叶子。全班人都在做,每天大家都来观察,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意思。观察、观察。当然三个月以后,那个麦子就秀穗,最后就变黄了。后来老师就让他们继续观察,那当然这个麦子成熟以后,无论他们再怎么样浇水,包括施肥,包括搬出去晒太阳,可是那个麦子就死了,无论怎么样它就开始枯萎,最后就倒在那个盆子里。然后这个老师就告诉大家说:这就是生命的过程,那么这就是死亡。这个麦子,原来的那一粒麦子就再也不存在了,它们已经变成了另外的形态。当然这个例子它也不是说就非常地完美,可是那些孩子们就知道了,原来他们就会失去那个麦子。我想这样的教育如果大家一起来想办法,总会有很多很多种形式。

  主持人胜春:往往思想会指导这个行动,所以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可能是保证我们去远离毒品的这样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方式。那接下来我们再去看一下我们记者拍回来的短片。

  (小片三)

  巨大的生存、就业压力似乎使如今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以往任何一代人多了很多烦恼,不久前,由广州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六成左右的青少年感觉自身压力过大,许多人感到对前途没有信心,并经常处于忧郁之中,而这些烦恼他们都不愿意告诉别人,情愿选择去网吧聊天,或打通宵游戏来化解。这个调查结果显示出,让青少年正视成长的烦恼,平安度过青春花季已迫在眉睫。

  主持人胜春:

  刚才我们看过这段片子之后,我们觉得这个青少年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比如说生活上的,学习上的,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其实看过之后我就想到我上学的那时候,那时候也经常有比如说被父母骂了一顿,或者说同学之间关系不够融洽的时候,那时候大不了男孩子出去跑一圈,女孩子唱首歌什么的可能就过去了!

  毕淑敏:我觉得成长的烦恼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青少年他特别敏感,遭遇到的问题在他的经验里面是前所未有的。那么像你刚才说的被家长骂了一顿,考试成绩不好,或者是同学们突然不理你了。

  主持人胜春:

  这是我们今天已经成人了,回头再看的时候会觉得也没什么,但可能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他可能很难自己去解决。


  毕淑敏:对!那个时候就会觉得世界一下子变得怎么这么灰暗,冷飕飕的了。有什么办法呢?我个人觉得可能是我们要建立一个很好的这种成长的范围。我想这个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沟通、关爱,彼此的这种帮助、了解,都是特别重要的。那我想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要有自己同年龄的朋友、伙伴,那我觉得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能让自己觉得自己是团体中的一员,那我也希望和父母能够很好地交流,如果真的自己心里特别苦闷,其实要有勇气和自己的保护人去做这种沟通;那我也希望能和老师或者成年的这种大朋友能有一个良好的沟通;那么最后一点我希望能和书本,和一个广阔的世界能有这样的联系。成长的烦恼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只要我们去努力,去坚持,是可以度过的,不必去求助于像这种危险的毒品。

  主持人胜春:我觉得毕老师这个话说得特别好,尤其对那些青少年来讲,成长的烦恼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儿。

  毕淑敏:在美国访问的时候,我就问过美国一些有关的机构。我们能不能把他在没有吸毒以前,我们就识别出哪些孩子容易吸毒。它说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当所有这些普通的孩子在天真烂漫的时候,其实就要对他们加强教育,而对其中的一些比如说苦闷,比较敏感,比较孤僻,或者他的家庭可能有更多的不幸,他面临着更多的压力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

  皮艺军:中国孩子这个压力是非常典型的,比如说学业上的压力,还有一个就是社会期望、家长期望,这些都是压力,再有就是人际交往的压力,包括青春期的孩子还有叫相貌综合症,他青春期的时候他身体发生变化这时候都会出现一些压力。这个时候他肯定要找一种排解自己压力的方式,这里面最危险的一个方式就是刑事犯罪或者是吸毒。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所需要的就是说我们是不是能够,社会上、孩子周围的人能够注意到他的压力,不要忽视这种压力,这时候就能防止他用一种自己的方式去解决,我们给他解决。过去研究成瘾性的问题有一个专家就说,当他这个人吸毒以后,他是成瘾的。但是还有其他方面也是可以形成瘾的。比如说钓鱼,最后他把这个人请去,培养他钓鱼的兴趣。结果他迷上钓鱼了。

  主持人胜春:这就是好的爱好。

  皮艺军:对!这里面其实就是一个减压和转移注意力,比如说组织看一些精彩的电影,组织一种体育运动。这其实虽然好像离毒品很远但是也是非常管用的。

  主持人胜春:就是说平时我们青少年就应该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和调节,那从社会也好,学校也好,家庭也好,应该更为重视青少年心理的这种辅导。只有让他自己健康了,自己的免疫力增大了,才有可能尽可能地毒品远离。好了!在这里我们非常感谢两位老师来到我们演播室跟我们共同聊这样的话题,同时我们也感谢观众朋友们收看我们这一期节目,让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编辑:英子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