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播出节目

拯救“差生”(2004年2月16日播出)

央视国际 2004年02月25日 10:20


  主持人: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收看《当代教育》,我是胜春。在学校里的学生有一个词他们特别不愿意听,您千万别喊他是“差生”。那么什么是“差生”呢?假如说现在就让您给“差生”这个词一个概念的话,可能大多数的人都会说“差生”一般就是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不大好平时又喜欢调皮捣蛋的学生。这种解释方法也许是很多学校衡量一个学生是否是“差生”的这样一个标准。据了解,目前,我们国家有两亿多的中小学生,几乎大多数的学校当中都存在一些所谓的“差生”,如果这样算起来这全国范围内“差生”的数字可就不是一个小的数目了,那么这些被当作“差生”的孩子们在学校中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在今天我们节目的一开始我们先去看一下。

  解说:今年3月安徽省宿州市的孟女士来到儿子就读的宿州市二中,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然而在上课的时间她却没有在课堂上看到儿子杨洋。当一个教工无意打开教室旁边一个昏暗的房间时,孟女士吃了一惊。原来当别的孩子都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自己的孩子却和另外几个同学在堆满杂物的办公室里无所事事。那么这些孩子为什么不能上课呢?

  同期声:老师反映你们几个就是不好,就是上课表现不好就把我们关到外边。

  同期声:这个小孩上课老讲话而且是我并不是说他一个人讲话他会带动一片小孩,那一段时间就是他们讲话我觉得实在是管不了他们了。

  解说:只是因为怕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老师索性就不在让他们上课了。那么这样做的结果,自然是耽误了孩子不少的功课。那么不上课,这些孩子又将如何面对考试呢?

  同期声:期中考试她也不让我们考,我们偷着考的。

  同期声:全年级是五百四十二个同学,他们基本上都是考在五百二(名) 五百三(名),可以说,他们说得再直接一点,他们早已经听不懂课了。

  解说:在学校看来,少了几个“差生”的考试成绩,对学校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可是,老师们是否想到这种做法,对于这些孩子们的伤害有多大呢?

  同期声:我就从那以后我就回家不经常说话,我也不和我妈沟通,学校有什么事我也不跟我妈讲,老师打我什么的我也不吭。

  解说:发生在宿州的这件事后来受到了媒体的关注,这几个孩子们的命运才有了改变。他们有的转到了新的学校,有的回到原班就读,尽管这样,还是有一个孩子离开了课堂。我们在一家卖摩托车的商店找到了正在擦车的蒋鑫。

  记者:恨老师吗?

  蒋鑫:不应该说恨,因为老师这样的做法让我们感到很难受。

  记者:怎么个难受法?

  蒋鑫:因为她是我们的老师,我不能恨她。

  记者:你知道你什么时候还能上上学吗?

  蒋鑫:可能永远都不能了。(如果)能再次回到教室里坐,我想我会认真学习。

  主持人:这几个孩子的情况可能是当今许多“差生”经历的一个缩影,学校对付这类成绩落后的学生手段还真就是花样翻新。据了解,有的学校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设立了“差生”专座,每学期由全班投票选举产生“差生”,还有的学校要“差生”家长交三千块钱抵押金孩子才能够上学。俗话说这五个手指头伸出来还不一般长呢,何况一个班里有五十多个孩子存在差异呢,这也是在所难免的。想想咱们古时候大教育家孔老夫子,人家那个时候就提出过对学生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说得不就是不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且还要看到学生是存在着差异的。多少年来这些话也曾经被很多老师当作座右铭,可是在今天的校园里,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差生”现象呢?究竟什么样的孩子成了学校里的“差生”呢?记者走访了几位教育界的工作者。

  专家1:一般现在讲分,是吧,就是谁考得分好谁就是好生,谁考得分差谁就是差生。

  专家2:差生这个评定的标准是单一的,它仅仅是评定你在课本知识的接受方面、学习消化方面、理解方面,包括你再把它反馈出来表达方面你的问题。

  主持人:几位教育工作者都告诉我们,其实“差生”这个名词原本就不该在校园里出现,因为在受教育的权利面前本来就是人人平等的,更何况在学校里并没有真正的“差生”,存在的只是有差异的学生。在一些老师的眼中这些所谓的“差生”身上有很多的闪光点,在江苏省淮安市就有一所专门接受所谓“差生”的学校,它就是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那里的实践证明,那些暂时落后的孩子绝对有优秀的一面,我们一块去看一下

  解说:在淮安市一条普通的街道旁边,我们找到了“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工作室不大,却是目前我国唯一一所专门招收所谓“差生”的校外辅导机构。工作室成立于1998年,至今已经接收了300多名学生,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大都是些让老师头疼、让家长烦心的孩子,他们将在这里接受半年到一年的特殊训练。从楼道中的这条标语中可以看出工作室创办人的教育理念。工作室的创办人叫徐向洋,见到他时,他正在接待一位远道而来的学生家长。

  徐向洋:看到妈妈高兴呀,现在想妈妈了吧?

  孩子母亲:原来在家里烦妈妈。

  徐向洋:烦不烦?

  学生:有时候吧。

  徐向洋:那现在整个就是想妈妈,是吧?

  学生:对。

  学生母亲:他在家就晓得玩,不想学习。一提到学习这个小眉头一皱,他就有点,好像有点厌烦了,再加上我们说多了他也烦,小孩性格特别倔强。

  解说:据介绍,目前工作室有50多个孩子,而我们在这里并没有见到那么多。徐向洋告诉我们,其他的大部分孩子都正在进行一项特殊的教育训练项目——行军拉练。孩子们将徒步完成从淮安到大别山的长途跋涉。此时孩子们正驻扎在南京郊外,做一个短暂的休整。

  第二天徐向洋带领我们赶往南京。南京距离淮安200多公里,开车需要4个小时。这段距离孩子们徒步走了四天。

  孩子们驻扎的江心洲是长江中的一个小岛,来到他们的驻地,感觉更像是走进了一个军营。

  徐向洋:你好,你好。北京人,来,这个阿姨也是北京的,叔叔也是北京的。

  解说:刚到营地,我们得知孩子们将与南京市最好的一所中学的学生进行一场环岛33公里的拉练比赛。徐向洋告诉我们,他要让这些孩子们自己去证明:他们是最优秀的。

  孩子们在前一段时间刚刚走完从江苏淮安到山东泰山的路程。在行军途中,这些在学校被老师忽视,在家中被娇惯的孩子们,需要独自面对和克服疲惫、脚痛、野外生活的艰苦等等困难,孩子们觉得他们每迈出一步,他们身上的自卑、懒惰、意志薄弱这些毛病就在悄悄地减退,而他们在行军过程中也有了新的感悟与收获。

  唐潮:磨炼自己的意志,就觉得成功地做一件事也需要坚持,毅力都需要,在学习中应该也需要。自己克服了脚底上的水泡,坚持了上去,第二点也明白了道理——只有付出了努力,才能有成功。

  解说:今年13岁的唐潮,来工作室三个月了,当我们提到“差生”这个词时,他谈了自己的看法。

  唐潮:差生两个词是对别人的一种不信任,然后导致他的自尊心下降、厌学、不愿意学习。

  解说:徐向洋告诉我们,来到这里的孩子最缺乏的是自尊心和对自己的信心,所以在工作室最重要的不是告诉这些孩子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而是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也是他们重新迈入学校生活关键的一步。行军拉练的教育方式,也正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来的。唐潮来工作室的时间不长,但提起自己的不足和进步,他都还分析得头头是道。

  唐潮:懒惰、爱睡觉、贪吃、好斗,就这些毛病被克服了就像我身上有百分之百的毛病现在最起码能克服了三十。

  工作室范老师:他刚开始来的时候,这么大一个个子,像小孩一样的成天哭,我想家,我想我妈。

  解说:工作室的范老师告诉我们,唐潮的转变其实就发生在行军过程中

  工作室范老师:这个四百六十公里的行军当中,第一站,唐潮是被我们的官带(老师)连拖带拽带推把他推到了第一站的目的地。唐潮朝地上一躺嚎啕大哭,我再也不走了,我累死了,我恨死了,我哪怕就是猪、就是狗熊,我也不走一步了。我要回家,不给我回家,我要自杀,他嚎啕大哭。一天两天走下来,当我们走到桐阳的时候已经一百二十公里走下来了,一百二十公里走下来再问唐潮他的感觉,哎哟,我觉得我自己太了不起了。

  解说:在唐潮自己看来,行军的历程恐怕也将是他一生都难忘的一种经历。

  同期声:亲身体验听着鸟声、看着云雾、听着泉水的声音,而上去的所以感到心里很舒畅,就像所有的忧愁都在这里没有了,登到那山顶我心里感到很激动,我战胜了自己。

  主持人:参加这一次大别山拉练活动的孩子一共有八十人,他们被编成了九个班,每班由一个教官带队,师生比例是一比八。这样独特的编排方式大概与徐向洋的军人出身有关,您可能会奇怪一名军人怎么就想起了办这样一个教育工作室,这还要从徐向洋的经历说起。

  解说: 1982年徐向洋从部队专业,在淮安农垦大学当上了一名老师,然而谁也不知道这位受人尊敬的徐老师,在上学期间也是一名差生。

  徐向洋:我能上房顶掏鸟窝下河摸鱼,啥事都干。我也想学好,甚至于呀,这个好同学坐过的地方我愿意去坐一坐,好同学待过的地方我愿意去跟他们在那待一会。我觉得这样子呢好像在这种氛围下我就能好。其实我后来在想,没有一个人是自甘落后的,那么你要给他一个条件,你要给他一种关爱。

  解说:作为曾经的一名差生,徐向洋懂得,这些所谓的差生更需要尊重和理解。当徐向洋自己的儿子也被别人叫做差生时,他更加坚信了这个道理,提起徐向洋的儿子徐根,小学的老师们曾这样的评价他。

  徐向洋:十分调皮,数学考十分,数学他考得非常差。那么当时就是有一种什么情况呢,就我要是到学校去参加家长会呀,那有个地缝我就钻进去了。我十分不情愿去,但不去吧,也不行,怕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老师对他的印象,那也得去,去了就是活受罪。

  解说:开完家长会,徐向洋做了一个让全家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

  徐向洋:我工作也辞掉了,我在农垦职工大学当老师,然后我想这辈子如果说不把一个儿子搞好,教书育人自己的孩子都不行,那我也不能(配)当老师。

  解说:就这样徐向洋决定亲自来给儿子当老师。“徐十分”也开始了在家学习的生涯。

  徐根:一开始是玩吧,应该说是没有做什么更注重是让我他也让我多玩一玩休息,休息最初他在这个读书上他读不成了我就问他

  徐向洋:你总得一生当中总得有个喜欢做的事情吧,他很随便地说我喜欢溜冰。我说溜冰那就从溜冰开始,是你喜欢的?他说,是喜欢的。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呢,身体练好了,意志力得到磨炼,还有一个不断地重复,他就能够熟能生巧。

  解说:正是从溜冰当中,徐向洋得到启示,所谓差生之所以差,并不是智力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和一种基本的训练。今天的徐根已经成为一名大学生,而徐向洋也将自己的教育心得推而广之。因为作为一名“差生”的家长,徐向洋体验过自己的孩子从失败到成功的双重感受,所以他明白工作室要担负的责任。

  徐向洋:就是说他们本来的那种自然真美被一些表象的毛病所掩盖。我们要做个什么样的工作呢,就是把掩盖了他们优点和可爱地方的这些毛病一个个给他擦去,一个个给他剔除。

  解说:为了擦去孩子们身上的毛病和不足,挖掘出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工作室制定了一套特殊的教育训练项目。在制订这些训练项目之前,工作人员首先分析了孩子们身上存在的弱点。

  工作室老师:主要是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差。心理状态表现为自信心不足、缺乏自尊、怀疑自己的能力,同时在心理上面还表现为由于学习没有成就,所以他在学习方面就缺乏兴趣,在行为习惯上面拖拉懒散、怕苦、畏难,都会影响学习。


  解说:当心理状态靠行军拉练解决后,对于这些行为习惯的改变就要靠工作室的十二条教育训练项目了。这十二条训练项目包括了内务训练、耐力训练、珠算训练、书法训练等等。在这里我们还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一份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这是工作人员经过对孩子的反复观察和了解后制定出来的。

  工作室老师:这个个案就是真正地体现因人施教。 因材施教和根据他个人的特质,我们从新编排哪一个东西可以先训练,另外一个项目要滞后,再训练,轻重缓急,就能够把它摆布得清楚。


  解说:下午通常是孩子们进行珠算训练的时间,教学内容是要求孩子们在20秒内,快速完成1到9的连加及1到20的连续累加。

  工作室范老师:他眼睛看着珠子,手要拨,脑袋要记着口诀。有时候我们训练孩子打算盘,一会儿工夫一个半小时过去了,那孩子不知不觉地在这个当中,他说哎呀,都一个半小时了,他自己以为才十几分钟,他凝聚了注意力。

  解说:与珠算训练相比,平托掌训练显得有些枯燥,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考验。在略显乏味的训练中,我们看到了一张异常坚毅的面孔。他叫张云龙,胸牌001号,也就是说他是这批孩子中最早来到工作室的。母亲当时把他送到这里来时,怕他不接受,并没有告诉他来这的真相。但他自己渐渐的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张云龙:就迷上了电脑,然后电脑又引起了很多坏毛病。在家里面经常就是说要买这个学习用品,那个学习用品,然后来骗一些钱去上网,还有去玩游戏机。

  解说:被别人叫做“差生”的经历,提起就让张云龙觉得有些难过。

  张云龙:很不舒服。但是在家里面也没有什么人管我(叫)差生,但是一考试的话,那个分数自己就知道自己是差生了。

  工作室老师:对张云龙而言的话,我们觉得他的控制力差,他的兴趣转移,迷恋了网吧。那么通过这样的训练呢,对于自己的肢体在空间的位置感,他可以找得很准,可以训练他的控制力。我们对自己的肢体的控制能够做到了,那逐步对自己的思维、对自己的行为和控制力他是可以迁移的。

  解说:现在的张云龙已经能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对于未来他也做好了打算。

  张云龙:回到原来的学校,先向老师申请一个比较好的位置,不要坐到最后。然后就是在前几排,然后就是一定要抓住学习的机会,然后回家作业什么的都会按时完成。

  解说:对这些平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工作室进行的是书法训练,在书法训练中,这些平时吵闹的孩子,此时安静了许多。工作室的老师告诉我们,让这些孩子能够静下心来是训练他们的第一步。而练习书法正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工作室范老师:锻炼孩子的一个是注意力,再一个它可以静心养气、静心、养气。我们学习首先要坐得住、听得进、静得下来,心要静才能听得进。

  解说:工作室的老师告诉我们,来到这里的孩子大都是被家长送来的,而卫强却比较特殊,他是主动要求来到这里接受训练的,

  卫强:成绩比较差,自己也跟不上,就是有点,就当时可能是有点就像破罐子破摔。自己觉得对不起家长,就是拿那么多钱供我上学,自己也不好好学习,没有好的态度,不端正态度,然后还贪玩。自己就有点,内心有点后悔吧,然后就到这来能改变一下自己。

  工作室老师:自信心不足,挺自卑的,以为自己记忆力差,实际上他没记,他怕记,说到底还是个懒惰、畏难。那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强化记忆力训练虽然是机械记忆,小学生背诵古诗词80首,中学生背诵文言文15篇。在这种力量和压力的鞭策下他背出来了,背出来了他就感到哎呀,我是具备能力的嘛。

  卫强母亲:自信心是有了,他不像原来那样,原来吧一点自信心都没有。比方一说这孩子你看你的什么学习不好或怎么得,他就会说我不如人家,什么都是没有自信心。你让他背英语吧他就说我记不住,他就会记不住,他现在就没有这种想法了,一说他,他说我行,我可以。

  就是说让我感到最欣慰的时候就是,他突然间说想回学校这种感觉,让我觉得从心里来说就是特别一种欣慰,就他愿意自己主动回学校了。对,他想学习了对。

  解说:在家长们眼里,这些原本让他们失望的孩子,开始让他们看到一丝希望了。庞博现在是淮安市一所重点中学——范集中学高一年级的学生。他去年刚从工作室毕业。提起原来的庞博,父亲依然有些痛心。

  庞博父亲:学习的话呢,不专一,贪玩的心态始终占上风。

  解说:在工作室里,接受了半年训练的庞博,现在凭借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当地的重点中学。这更让他确信自己一点也不比别人差。

  庞博:现在学习比以前要好多了,上课一直是就是注意力高度集中。

  解说:今年庞博还被评为学校的“进步之星”,对于自己的未来他充满信心。

  庞博:我的目标是要考重点大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庞博父亲:对小孩的变化我归结为六个字:由希望到失望,由失望又回到希望。

  主持人:在徐向洋的教育训练工作室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孩子的转变和进步。我们真的为他们这些变化而感到高兴。也许教好这些“差生”应该还有许多别的办法,徐向洋的“择差教育”也只是其中的一种尝试,但是发生在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的故事至少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并不存在什么所谓的“差生”,每个孩子的身上都有他优秀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而这些正是留给老师们的教育空间。因此我们认为改变“差生”的命运还要寄希望于我们的学校教育,寄希望于我们的老师们能够善待这些孩子,多给这些孩子一些耐心和关爱。如果你努力去发现这些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您就会发现其实所谓的“差生”都很可爱,所以千万别让这些孩子的未来因为差生这样的称谓而蒙上阴影。好了,感谢各位收看今天的《当代教育》,我是胜春,咱们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编辑:英子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