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播出节目

陪读妈妈(12月31日播出)

央视国际 2004年01月08日 14:55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当代教育系列节目,我是胜春,在本期节目的开始,我想先带您看看一部电影《海底总动员》中的片段。

  主持人:看了电影的片段,看了发生在鱼爸爸和它的孩子之间的故事,我就在想,电影虽然是虚构的童话,但却很深刻地表现出了父母对孩子过多的担忧,不信任孩子已经足以去面对风雨和磨练等等,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就带你走进一个陪读村,看一看一个陪读妈妈和儿子间发生的故事。


  解说:四府村是西安市长安区一个小村子,而这个看似平常的村子在长安乃至西安都有着一定的知名度,这种名气的产生是因为村里住着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家长,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四府村有了陪读村的别称,学生家长住在这里是因为长安一中就在四府村的旁边,长安一中是陕西省重点中学,每年都有十几个孩子从这里走进清华北大的校门,这种巨大吸引力,使许多陕西省的中学生离乡背井来到这里求学,孩子们来了,陪读家长也跟着来到这里,学生刘若蒙的妈妈就是来自离西安还有300多华里的延安市,每天中午她都要给若蒙换着花样做好吃的。她说孩子读高三了,高考就在眼前,只有吃得好,营养跟得上,学习起来效率会才更高。

  同期:你还给人家说我生气了,我们两个最讨厌陪读了,现在我们也成了陪读大军的一个了。

  解说:妈妈的不高兴是由于刘若蒙这次期中考试成绩不很理想,都高三了,离高考就剩大半年时间了,还总这么贪玩,能行么?再说了,若蒙妈妈来这里陪读曾经放弃了一份稳定而收入可观的工作。

  若蒙妈妈采访:我是在一个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实验室的老师,就是因为小孩贪玩,再是从陕北到了关中,生活上小孩不太习惯。

  解说:若蒙知道妈妈在这里生活挺不习惯的,再说放弃了本来挺好的工作,在这里专职给他做饭洗衣服,妈妈对他的巨大希望可想而知,妈妈的心思若蒙都了解,所以他在把全部精力投入学习的同时还尽量帮着妈妈做一些体力活,每天吃完午饭他都要给家里挑一桶水,给自家打水的同时,他还会给房东挑上一桶,他说妈妈来的时候找房子很难,这个房东把自己的储藏室腾了出来租给他们,价钱又不贵,他们得感谢人家。刘若蒙所在的班是重点实验班,班里的同学都曾在省市级学科竞赛中取得过名次,许多好学生在一个班,他们各自的压力可想而知。若蒙告诉我们,班里同学的目标都不是简单的考上大学,而无一例外地盯准了清华北大,他这次期中考试在全班50多个学生里排名第28,妈妈当然不高兴。每当若蒙吃完饭上学去以后,妈妈都会感到十分的孤独,冬天里本就空荡荡的屋子更显得空旷与清冷,若蒙妈妈会把收音机的声音开得很大,这样,她会觉得屋里多了点儿人气,做完家务,她就把从延安带过来的旧杂志拿出来看,她和儿子在这里花费挺大的,她得知道节省。除了寂寞,若蒙妈妈还觉得生活中有一些说不出滋味的感受。

  若蒙妈妈采访:可以说我特别不喜欢这个地方,觉得这块的风土人情和我们那不一样,特别是朋友也不在这一块就觉得这个地方特别不好。

  解说:虽然若蒙妈妈很不喜欢这里,但为了孩子,她还是留了下来,和她一起留下来的还有很多同样不喜欢这里的学生家长,家长来陪读的原因各不相同,但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孩子的前途,而这个原因也使陪读家长更容易成为好朋友,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孩子的成绩,重点大学,班里的名次。四府村里到底住了多少陪读家长,谁也说不清,但正是由于租给学生和陪读家长房子住,四府村的村民就比别人多了一种固定、可观的收入。

  四府村村支书采访:现在这个,一个家里盖上一院房,多则可以住上十多个娃,有的少的住七八个,一月能收入一千多块钱,少一点有个五六百块钱。

  解说:若蒙妈妈的生活规律和所有陪读家长一样,每天天不亮,他都要起床给孩子做早点,煎一个鸡蛋,热一杯牛奶,虽不丰盛,但足够儿子早上学习的营养需要,每天看着儿子大口地吃完他做的早点,若蒙的妈妈就会觉出十分的成就感,在妈妈看来,有了这个鸡蛋,这杯牛奶,若蒙就比没有家长陪读的同学多了一点东西,上课时的注意力就能更集中一点,而每天更集中一点,若蒙就离他们全家人的目标更近一点。虽然住在这里很孤独,虽然这里有太多的不方便,但若蒙妈妈还是不愿意回去,她总忘不了若蒙一个人住校时的情景。

  若蒙妈妈采访:下午他就买个馍就行了,也不吃菜,听了后心里就比较难受吧,再一看小孩确实瘦了,就跑来了。

  解说:妈妈在这里陪读,若蒙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若蒙采访:我就说差不多能管好自己,那我妈反正她就说高三了还是过来比较好,然后投票我爸和我妈都同意过来,我一个人不同意也没办法,如果光看现在的话反正就是挺舒服的,但是自己现在都不干活了,除了偶尔打打水洗洗袜子之类的,对将来好处不很大。上了大学就为将来发展着想了,现在本来都应该自己了,可是我妈妈非要来。

  解说:若蒙班里有50多个同学,远道而来的也不少,但他们大多选择了不要家长陪读,刘若蒙的同学冯硕也来自陕北,她就住在集体宿舍,她说,食堂的饭菜当然没有妈妈做的好吃,但习惯就好了,本来八个人的宿舍搬出去五个后,就显得挺宽敞,她觉得一个人在这里独立生活对自己的成长挺有好处。

  冯硕采访:因为我觉得锻炼自己挺重要的,然后就说他们过来也的确不方便,宁愿我受点苦也不要让家里人受苦,何况还要跟我情况一样的,还有好多同学么,大家都能坚持我为什么不能?虽然说是没有家里那么舒服,但是也还能,反正是说这么两年多也就忍过来了,挺有成就感的。

  解说:孩子在这里吃饭不习惯,孩子住在宿舍里,同学相互干扰、不安静、孩子自觉性不好、贪玩,每个家长们留在这里陪读,都有着各自的原因,那么教育专家、学校老师又是如何看待陪读现象呢?

  长安一中教师采访:你现在你说你跟着他,上大学你跟不跟,一参加工作你跟不跟,即使像现在这些孩子,就是他们成家之后双方都是独生子女,能不能四个家长都陪着他?从根本道理上来说,这个陪读不是很理想的一件事,我能理解家长那个心态,但是我不是很赞成的。

  长安一中教师采访:原来孩子多的时候甲不成我还有乙呢,一个高科技那这一个种地也可以,现在就这一个,这就是咱十亩地就收了这一苗谷子,不锄好怎么能成为高产作物,所以我认为家长在某些程度上这样做态度是积极的。

  长安一中教师采访:陪读完全可以,但是不能全权代理,做饭可以但是吃完饭以后洗碗要让孩子做,洗衣服该洗的衣服,能洗的衣服一定要自己洗,这就看家长能不能把这个关系调节好,如果家长要是全权代理那就起了一个反作用。

  教育专家采访:从学习的这种支持,包括对他的安全,包括生活的支撑来讲可能家长有这么种心态,总是希望对子女给予更多的帮助,但是我想就即使需要,那么作为孩子来讲应该很快地脱离这么个事情,因为成长阶段十八九岁、二十来岁,人生的最重要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时候缺少锻炼,那么将来在社会竞争当中可能会对自己是不利的,所以这样的现象我觉得从总的发展来讲不可取。

  解说:若蒙妈妈还是为若蒙这次考试成绩不好而耿耿于怀,这种事它只有找别的陪读妈妈去说说,同时它还有一种想法,她有点想回家了,她不想陪读了。

  同期:想一想,人嘛,我从来别的事情上都没有虚荣心,就这一点惟一一点虚荣心,就寄托在娃的身上了。也有低潮也有高潮的时候,这一次考试考不好,那就是说明他在低潮的时候。可是外人都觉得我孩子特别好,他们把我小孩学校都给定好了,现在如果考不到人家定的那个学校,我觉得我脸面不好看,就这样。不正常了,就是我也确实觉得有点不正常,但是改不过来,小孩如果学习好,成绩好,我觉得还舒服一点,结果我来了这一年,好像对他学习没有多大的帮助,我觉得一个一个的希望都破灭了,所以更觉得不舒服。

  解说:也许是若蒙妈妈想回家的想法引来了几个陪读家长的共鸣,也许是每个陪读妈妈们心里本来就有着这样的希望,希望自己能对孩子更放心一点,能放心地让孩子们自己去面对风雨磨练,她们开始对陪读有了另一种思考。

  同期:家里有电视、有大街、有商场,我们可以去逛,反正一天一天就快得很,但我们要在这,就是面向着山,面向着这公路、汽车声、嘈杂声。该闯的时候就应该让他闯一闯,随着年龄慢慢大了,应该让他去闯一闯,老护在翅膀底下也不行。

  主持人:看完了陪读妈妈的故事,我真想说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有个美好的前途,陪读妈妈们情愿放弃自己的一切,这种愿望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效果怎样呢?陪读妈妈们付出了那么多,而孩子的学习成绩又有多大的提高呢?其实我觉得家长们还不如充分地信任孩子,相信孩子们已经能够自己去面对挑战和磨练。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吧,好让他们飞得更高、更远。从另一个角度我还想说,如果学校食堂里的饭菜做得更可口一些,照顾孩子的生活就像妈妈在身边一样,那家长们就完全可以放心了。他们也就不必背井离乡来陪读了,而作为学生,我想也该自立自强,用自己的行动让家长们相信你们已经长大了。陪读母子的故事就给大家讲到这,欢迎收看接下来的节目。

(编辑:英子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