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播出节目

《毕业·择业》创业 从激情到理性(12月13日播出)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18日 11:18


  主持人:时下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都选择了创业,1998年,网络公司的出现曾经带来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潮,虽然又迅速地经历了一个由狂热到理性的转变,但白手起家对大学生依然有巨大的吸引力。不过一毕业就做老板真的那么容易吗?今天我们要关注的就是大学生创业这个话题。

  解说:在踏出校门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时,每个大学生都会遇到多种选择,对于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一条就业的新路,同时也是一条艰苦而需要探索的路。资金、市场、社会经验以及和他人的合作交流,这些都是大学生创业将要面临的诸多问题,而是否做好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更是大学生创业的先决条件。

  校园采访

  大四学生A:我愿意创业,就是说你有好的机会,比如说因为现在的话,就业同样有风险,创业它的风险更大,但是我愿意以大的风险,去赢得更大的收益。

  大四学生B:如果有好的创业项目,我肯定会选择创业,因为我自己有雄心,希望能够干一番事业,而且我又没什么可输的,能够白手起家,做出一番事业来,因为这个我相信都是,每个人都会这样梦想。

  清华教师:我们也不乏有这样的很成功的师兄,就说是在毕业之后很短的时间内,创办了很成功的企业。但他们这样的可以说是极少数的,他们回想起来都觉得在大学里头知识都很不够,如果说有的同学甚至开玩笑,如果让我现在再来一次的话,也许我不会去选择创业,有时候可能就说是既然选择了,就咬着牙走下来了,但是可能就走成功了。

  解说: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在老师和社会的指引下,已经能够很理性地看待白手起家。知道创业并非坦途,而有这样三位年轻人,他们一直在创业的道路上行走,并因此对创业有了更加清醒和成熟的认识。

  本期人物:大学生创业团队:刘练,李维,于昆。

  解说:2000年的时候,有只名叫阿土的布猪很走红,它有名字,有档案,甚至还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这些布猪的设计和生产者是学美术的大学生刘炼,他也因此被称为猪爸爸。大学刚毕业,他就拉上了两个也是毫无工作经验的朋友一起开公司,生产销售他亲自设计的布猪玩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他们的小布猪一度摆上国内很多城市大型商场的柜台。

  访谈:

  主持人:这样先把你们那个东西,给我们看一看,你们当时弄出什么东西来了,卖猪?不知道以为你们生猪出口呢!

  李维:剩下的不多,这是一个圣诞猪。

  主持人:这是当时你们设计的?哎哟 还穿着小花裙子,这上面还有一个,这是什么东西呀?阿土猪猪标牌,这是个小档案,阿土猪猪,你们自己做过这东西吗?

  刘炼:我画图,后来我缝过一个,被别人抢走了。

  主持人:他们叫你猪爸爸你愿意听吗?

  刘炼:还行吧,习惯就行。

  主持人:你们从一开始就想到品牌了?

  李维:当然这个品牌是用钱砸出来的。

  主持人:你们最早创业的时候有资金吗?

  李维:有,很少,公司注册资金就三万块钱。

  主持人:你们最初做出这个产品有人接受吗?

  刘炼:纯粹是以我的意志为转移,不考虑市场。我还在语言学院门口摆过摊。心态放正就行,你不要想自己是个大学生,赶紧把货出掉。

  主持人:最好的时候,你们每人能分到多少钱?

  李维:我们分不到什么利润,钱来了就赶紧往外投。

  主持人:家长会说了,你们这几个孩子挺折腾的,手里还没什么钱?

  刘炼:家里会觉得我们多有名啊,那时候美院的人也觉得我们很有名,好像我们发了似的,当时还有个媒体报道说我们笑而不言,怎么言啦?好像我们是暴发户。还有人打电话,说刘总在吗?刘总?我说刘总不在,你打他手机吧,他说那我呆会再打吧,我怕影响刘总开车。开车?我说你不用怕,你打吧。刘总在坐公共汽车,刘总在开300路呢。

  主持人:人家总觉得你们做了挺大的事,实际上你们什么事都做?

  刘炼:是啊,那时候我总是自己去挑布,混成了熟面孔,一去他们就都知道我是来挑布的。

  主持人:原来刘总还是做采购的。

  刘炼:是啊,那时候我们的办公室不好意思见人嘛,动不动就约在什么星巴克啊,然后晚上就到顺义跟人谈三毛啊,三百块钱啊。

  李维:白天我在嘉丽中心跟人谈,晚上就到顺义跟工人一起塞棉花。

  解说:其实在顺义跟工人一起塞棉花的时候是他们生意最好的时候,也曾经创下了两家商场一天突破六千个布猪的销售额。就在三个年轻人对未来踌躇满志的时候,他们遭遇了廉价仿制品以及很多无法抗拒的打击,他们终于难以支撑,公司在成立不到半年的时候解散了,

  主持人:是什么让你们觉得支撑不下去?

  李维:看不到希望,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到最后要关闭主要是因为没钱,于昆知道得最清楚,那时候帐上没钱。

  于昆:看到钱就赶紧往外投,欠人家的钱永远比进的钱多。

  主持人:最难受的一次呢?

  李维:其实走下坡路的时候已经就挺难受的了,2002年春节的时候,我在新街口摆摊,城管一来,我跑得最快了!朋友都笑,觉得挺有意思的,我笑不出来,想哭。我觉得这是我的理想,我的理想被摆在地摊上。不过我想这不怪别人,只怪我们自己。

  主持人:当时是谁说提出要解散的?

  刘炼:其实我们没有正式提过这个话。公司走到这一步,一方面是我们年轻没什么经验,另一方面也是整个行业的不规范。

  于昆:那时候的确是太缺乏经验了,完全是凭着热血办事,所以我们决定再进公司去学习一下。

  解说:抱着学习的目的,三个人各自进了不同的公司,刘练去了一家网络游戏公司开发无线游戏,李维到公关公司做项目经理,于昆在一家国际展览公司一度做到副总经理一职。在沉寂了两年之后,他们又走到了一起。两年之后的第二次创业,他们放弃了布艺,致力于网络上的无线游戏开发。带着对第一次创业的反思,他们为第二次创业作好了各方面的准备。

  主持人:过了这两年,是谁又提出来咱们再来一次?

  刘炼:好像还是我吧。

  主持人:这次跟上次相比,要避免走哪些弯路?

  李维:就是不要凭热血办事,从团队本身来说,从一个创业性团队到一个职业性团队,不,从一个热血团队到职业团队,就是要规范。

  主持人:这次和上次比较起来多了很多理性。

  李维:以前我们做的是加法,现在我们做减法。

  主持人:三个臭皮匠,一个诸葛亮嘛,把你们三个人的智慧合在一起。。。

  主持人:第一次创业让这三个曾经毫无经验的大学生每人赔掉了三万多元。事隔两年,预备再度创业的他们看起来还是充满了激情,但这一次他们已经能够很冷静地规划未来,马上他们的新公司就要开始运作了,让我们为他们祝福,也祝福所有选择创业的年轻人!

(编辑:兰华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