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播出节目

飞翔的日子

央视国际 2003年11月17日 11:11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晓辉。欢迎收看我们今天的《当代教育》。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在各地掀起了一股航天热,这对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们来说更是一种激励,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就是因为一个航天梦而踏进这所校园的,而且这一次神舟五号发射的总指挥戚发韧和副总指挥时金苗就是当年北航的学子,这对北航来说更是一种荣耀。确实从50年代至今北航为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而且我国第一支航模队就诞生在这里,这对于在这所学校学习的学子们来说,这支航模队正是他们飞翔之梦开始的地方。

  解说:如果这样的飞翔是一个梦想,很多同学在这里已经找到了梦开始的地方。每年春天,北航的不少同学都会报名参加学校的航模队,入队不需要任何考试,但加入后想真正地飞翔却绝没有那么简单。

  挂在航模队工作室的航模,有队员做的,有学校买的。每年学校会给他们配备部分航模飞机,但数量比报名入队的人数少很多。这些航模飞机也不会随便地发给新会员,新会员想得到它要么自己买,要么自己做,当然聪明的同学总会想到聪明的方式。

  李娜:你就给一架,我们飞完要是摔了,你再修嘛。

  郑俊麟:不行。

  李娜:要不然我们做得多长时间啊。

  李秋阳:我拎一瓶二锅头,直接找我们郑俊麟首长去,说,飞机给不给。

  李娜:我就要这架了。这是谁的?

  郑俊麟:万佳的。

  李娜:给不给?

  万佳:不给。

  李娜:不给我自己做,谁稀罕你的飞机。

  解说:要飞机要的最凶的同学叫李娜,来自山东。儿时她梦想成功一位女飞行员,小学五年级时她参加了一个航空科技图片展,于是决心作一位飞行器设计师。年少的梦总是与飞翔缠绕在一起,高考时她豪不犹豫地报考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来到学校不久,她报名参加了航模队,毕竟这是离她飞行之梦最近的一个地方。

  这就是那位自称要拎着二锅头给队长送礼的同学,名叫李秋阳。他来自贵州,虽然初中的时候就对航模飞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因为功课紧又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多年前埋藏在心中的愿望直到他考入北航后才清晰起来,他要在这里完成自己的第一次飞行。

  航模队队长郑俊麟是队里的老大哥,虽然平时话不多,但队员们有什么事,头一个找的准是他。

  副队长万佳是除队长外这里飞行资格最老的一位,从小就喜欢航模。他希望自己飞航模的水平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北航的航模队已经成立五十周年了,曾代表我国参加过多次比赛。对李娜和李秋阳来说,与这年代同样遥远的是他们的第一次飞翔。对新队员来说,想飞就要为自己弄一架飞机,李娜和秋阳的家乡相隔遥远,但共同的愿望却让他们组合在了一起,他们决定联手完成这项工作。

  航模飞机大体分为三类,最简单的是这种用手扔着就可以滑翔的,最难的则需要安装发动机,通过遥控器控制飞行。做什么样的由自己选择,李娜和秋阳选择了最难的一种,这也注定他们的制作道路充满了曲折。

  李秋阳:这样磨的。

  李娜:这样吧?

  李秋阳:你懂你磨。

  李娜:我不懂啊,就是。

  李秋阳:就这样,稳住。

  解说:从对图纸的确认开始,制作一架航模大概有十几个程序。李娜对此一无所知,她和秋阳在制作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队长和老队员们的指点和帮助,当然更需要自己的钻研。在入队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的课余时间几乎都扔在了航模队的工作室,其刻苦程度仅次于高三时的会考。

  郑俊麟:不错,第一次能做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李秋阳:怎么样,你以后有衣服给我熨吧。

  李娜:还要我磨,每次磨都让我磨。

  解说:即使多年以后,李娜和秋阳恐怕仍会记得第一架航模飞机完成时的情景。在队长的帮助下,他们进行了飞行前的最后一道程序——飞机发动机的调试,一场期盼已久的飞翔即将来临。

  演播室

  主持人:这个飞机是不是李娜你们做的?

  李娜:这架飞机不是我们做的,那架飞机比这个飞机要大,然后今天带的时候不太方便就没带/

  主持人:就带这个小一点的

  李娜:对 、对。

  主持人:这个机翼好像别特别的轻,这是用什么材质做的?

  郑俊麟:这个构架,这里边翼肋一般采用的是桐木,然后蒙皮是采用的轻木,然后发动机架因为它必须承受发动机的冲劲,所以得用松木。

  主持人:我在听他介绍这些的时候,我一头雾水。

  郑俊麟:晕了。

  李娜:我想问主持人你,你觉得这是叫机什么?

  主持人:我刚刚称它为机翼呀。

  李娜:很好。

  郑俊麟:比较专业。

  主持人:比较专业啊。

  李娜:但是我刚入协会的时候就是说,这是机翅膀,然后这是机尾,然后下面就是机腿,然后前面机头,就这样子。

  主持人:那么一切都要从一个不懂的东西来开始学做,而不是一开始就能分到一架飞机,你觉得最难克服的是什么啊?

  李娜:觉得是在做飞机漫长过程中……

  主持人:漫长?

  李娜:对。

  主持人:这么一架飞机要做成的话,你看这表面好像是抹的漆还是抹的什么呀?

  郑俊麟:不是,表面是一个飞机的蒙皮,是一种热塑膜。

  主持人:那怎么弄上去呢?

  郑俊麟:得用熨斗和电吹风给熨上去。

  主持人:刚刚说的你还得做木匠活,是不是?

  郑俊麟:对、对。不仅包括木匠和刚才所说的熨东西的那个能力,首先你要是(做)起落架,它的用钢丝做的,特别硬,掰不动/

  主持人:就是她说的那只机腿?

  郑俊麟:对,机腿。然后当时我们该是放在台钳上边,用一个很大的锤子这样砸,就像铁匠铺里的那个铁匠一样,砸完以后然后我就始调发动机。调发动机像一个机械师一样然后到最后你要调试它的设备的时候又又须和电打打交道又必须自己焊电焊

  主持人:还得电焊。你看要电焊、要熨、要当木匠、还得当这个什么铁匠其实这一个过程我觉得也挺有意思,挺好玩的。

  郑俊麟:对。兴奋的事倒是挺多的,但是在我印象中,印象最深的话,应该是痛苦的事……

  主持人:痛苦?

  郑俊麟:有一次,也不叫痛苦吧,就是说印象特别深刻。就记得一次就是做了一架特别大的飞机就进行发动机的试车活动,当他们把油箱加好了,然后我就站在发动机前边。

  主持人:离的特别近吗?

  郑俊麟:对,离的特别近。然后发动机就转起来了,转起来。但是没有超过两秒钟我就发现发动机开始活动了,然后发现是发动机和发动机架已经脱开了,接下来就是发动机飞出来,然后砸到人身上。当时我就下意识往后边退了一步,但是向左边退的,然后退完以后我就大叫不好。因为我发现那个发动机是右边松了,很显然就会冲着左边飞过来。当时我就没来得及思考,然后发动机就飞出来了,飞出来以后结果运气特别好,也不知道为什么发动机却向右飞出去了,然后所有的人当时都傻了。然后可能大家都愣了估计有十秒钟,然后走过来,都没说话,默默地清理了一下残局。我看见那个发动机,就带着油管飞出去,飞了可能有二十米,然后那个桨木砸的,当时是方圆可能二三十米都能看见那桨木。然后我就捡了一块最大的桨木,然后写上什么什么,当时我记得很清楚是前年的四月十四日,很倒霉的一个日子。然后当时晚上我记得我吃了三十块钱的好东西,我想就是上天给了我再活一次的机会。

  主持人:自己也兴奋一下,是吗?

  郑俊麟:对、对。很兴奋当时,过后以后当晚觉都没睡着,当时想了想真是后怕那感觉。

  主持人:那么你在做飞机模型的过程中有没有觉得也有哪件事情是才开始比较倒霉,最后想起觉得也挺快乐的?

  李娜:有一次我是做一架滑翔机,为了让它头更坚固一些,然后我就想去蒙那个玻璃钢,蒙玻璃布,做那个头部,尖端部。当时我知道那个玻璃布会让你,就是说身体不舒服,有那种小的毛刺。

  主持人:小的毛刺。

  李娜:对,毛刺。扎的感觉很痒,但是我是为了让飞机更漂亮一点,头部蒙的更光滑一点,我就用手糊那个东西。当时感觉特别好,因为看着光光的,然后渗透的也特别好,觉得自己很伟大的很成功。结果当天晚上就不行了,当时吧就是手上粘了很多那些玻璃钢,全都是全部都是黏糊糊的,我当时没有感觉到。

  主持人:洗不掉。

  李娜:对,洗不掉。我没感觉到有什么后怕。

  主持人:但是有那种小刺扎在你肉里边。

  李娜:对啊,它是用胶配的。然后我当时还没意识到它的严重性,我就这样伸着手去到我们一个队员前边,我说你看我的手。他然后说,快点,拿酒精过来。因为如果我要不及时清理的话,我这手指头会粘到一块,就是基本上说很不好弄开,除非用刀子往外割。

  主持人:太可怕了,恐怖。

  李娜:然后他就拿着酒精,笑嘻嘻的给我一个手指头一个手指头擦,一点点地擦,就是反正当时还是觉得自己挺爽的,觉得手擦擦就完了吗。擦了很长时间擦完了,到晚上就不行了,晚上全身痒,就是整整一个星期的痛苦。

  主持人:那么你第一架飞机做完以后,第二天肯定想哪一天安排一下得去试飞了?

  李娜:对。

  主持人:头一天晚上肯定是激动的,兴奋的,不知道该怎么才好?

  李娜:是很激动,我觉得就像明天高考。

  主持人:你已经准备好了。

  李娜:非常有把握,考北大、清华那种,觉得写完卷子以后就可以背着书包上大学,就那种感觉。

  主持人:其实做飞机呢,我们可以暂时讲到这儿。我看看你们俩的包,来,把你的包拿过来,我看你包上还挂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这小东西,你看,摄像可以推进一点。

  李娜:对

  主持人:我们看现在很多年轻的男孩子女孩子可能挂很多卡通的动画 人物或者是一些小动物,但是你们挂这个,那么这个中间到底都有那些故事呢?待会儿告诉你们。

  解说:航模队有位六十七岁的辅导员叫孙景桥,是北航航模队五十年前成立时的第一批队员。航模飞行陪伴了他五十年,是他事业的起点和终点。那是另一个关于飞行的故事。作为航模队的辅导员,他要求队员必须详细了解飞行时的基础知识,所以,队员们想玩遥控飞机,先得从这种简单的飞行开始练起。

  风是航模飞行的死敌,稍稍发点脾气就会把队员们弄得手忙脚乱,一些小事故也经常在这时候发生。

  李秋阳:今天天气真好。

  李娜:你先飞还是我先飞?

  李秋阳:这飞机我做了这么多,当然我飞了。

  李娜:那你还是先飞吧,我也怕摔了。

  解说:李娜和秋阳终于等来了这一天,他们的新飞机被批准试飞。在操场上总会出现这样羡慕的和期待的目光,不知道今天看到的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秋阳这么大的时候,是否也是因为同样的经历使他萌发了一个蔚蓝的,关于飞翔的梦呢。

  航模飞行的难度较大,新队员的第一次飞行需要老队员全力协助,像起飞和降落两项难度最大的操作都是由老队员完成。

  队长郑俊麟的起飞险些撞到跑道边的隔栏,把身边的秋阳惊出了一身冷汗。

  航模飞行中可以做许多动作,像跳水和体操比赛那样划分为不同的难度等级。这些等级对于秋阳来说还很遥远,当他拿到了期盼已久的遥控器时,所期望的只是一次平稳的飞行,然而,飞行却以他最难以接受的方式结束了。

  秋阳:飞机控制不了啊!

  队员:下去了!下去了!

  队员:拉!拉!

  解说:由于风向突变和电磁波干扰等意外因素影响,在航模飞行时,坠机的情况会经常出现。对此,老队员已习以为常,但这毕竟是秋阳的第一次飞翔,秋阳的第一次飞翔只捡回来了一个破碎的梦想。

  在航模队,坠机的情况经常发生在新老队员身上。后来,或是为了纪念,或是为了提醒自己不再出错,有些同学从航模残骸上拆下一些小零件挂在书包上,逐渐形成了惯例,成为学校操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主持人:秋阳这个是你那个飞机上掉下来的东西吧,是螺旋桨?

  李秋阳:对。

  主持人:你那飞机第一次掉下来,你们是称为掉吗?我不太专业,是掉下来吗?

  李秋阳:我们可以叫卒瓦,或者叫摔,

  主持人:卒瓦了 ,摔了。

  李秋阳:对。

  主持人:我观察一下我发现秋阳在说这个飞机?了的时候那个表情好像挺忧郁,挺悲痛的。

  李秋阳:摔飞机不是说请你吃一顿饭,很高兴的事。就好像和你朝夕相处的一个朋友突然离开你的那种感觉,不是说你还能很高兴地提起来。也许你能很高兴提起来当初和它相处的那段时间,但是当你一想到它永远都离开你的时候,再高兴的人我看都不会再显出那种快乐的表情。

  主持人:我觉得你们好像是在说一个人,或者说一个自己的小宠物

  李秋阳:我们就是把飞机当成我们的朋友。

  主持人:那么他是第一次飞机就?了你第几次的时候飞机?的

  万佳:我卒瓦飞机卒瓦的就比较多了。有一次很难忘,就是出去我刚飞的第二个起落就一不小心把飞机给砸了,我们是早上(出去的),可能十点左右那时候把飞机摔了。他们的惯例是一直飞到下午三点,然后我就在外边看着别人飞,在旁边就眼睁睁地看着旁边,看着别人飞。看着自己的飞机摔了,然后扔一边动也不能动,那心里面的那个感受,就特别难受,心里特别痒,特别不爽的那种感觉。

  李秋阳:摔飞机的话对于不同的人可能那个感觉也不一样。有一次我看飞行记录,有一个老会员的飞行记录,我自己看着都觉得不可思议,从十月份到十一月份短短的三十天,他摔了八架飞机。我就觉得特别吃惊,当一个人面对挫折的时候,面对失败的时候,他所体现出来一种积极向上的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让我佩服。

  主持人:而自己的作品马上就要飞上天空那一瞬间是什么样的感觉?

  李秋阳:那时候就没得说了,当你看到自己的飞机一下子腾空的时候你的心也飞了起来。

  主持人:就找到那种飞翔的感觉了。

  李秋阳:对。

  主持人:万佳呢?

  万佳:那个飞就是相当紧张,上去之后手拿着遥控器,然后两脚就在不停地发抖,刚开始自己没有飞的经验嘛,而且飞上去之后心里边有兴奋也紧张,脚就不停地抖。

  主持人:秋阳呢?

  李秋阳:我也是这样,遥控一给你了,你放在手里面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往哪儿都不是。那个时候特别紧张,就算当时有老师在你后面给你把着飞的时候……

  主持人:还是紧张。

  李秋阳:下意识的全身都在抖,那时候感觉就像自己包里面有个定时炸弹一样,不知道往哪儿放,更别说教练把遥控器单独塞给你的时候,那时候就算老师站在你的旁边,你看着飞机糟了,不行了,歪了怎么办。

  主持人:喊呢。

  李秋阳:不知道,那时候已经喊不出话来。哇!救命啊!那时候已经没感觉了,就这样的。然后全身,真是,当时你自己当时在飞的时候,你不会感觉到,但是你看别人飞第一次飞的时候你会感到很滑稽。全身的衣服哗哗都在抖,就像什么,就像抖虱子一样,全身都在下意识地抖,没感觉了。那时候已经下意识在盯着飞机,然后手下意识在动。

  主持人:但是人家讲,第一次的试飞呢,肯定给自己留的印象特别深。

  李秋阳:对。

  主持人:你留下什么印象?紧张,还有别的没有?

  李秋阳:大部分的还是在飞行当中享受一种快乐,当你(的)飞机在上面很自由很自由地翱翔的时候,做着各种动作的时候,那是你自己在飞,那旁边有人无人那已经是一种……

  主持人:无所谓。

  李秋阳:对,那时候只有你和自己的飞机。

  解说:航模飞机掉下来了。在北航航模队,一般情况下是拿回工作室修理,当然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航模飞机还能够修理,更重要的是得把摔坏的飞机找回来。

  虽然是一声惨叫,但这两架航模主人运气实在不错,因为能看着他们掉在自己的身边。并不是所有人的运气都那么好,副队长万佳今天就比较点儿背。一声巨响,万佳的航模不知掉了哪里,砸在了什么东西上。

  不论航模飞机摔成什么样,都要把它找回来。在这里,没有人会把受伤的朋友抛弃。有一次航模飞机摔在一棵十多米高的树枝上,队中的十多个人从上午八点折腾到傍晚六点,想尽各种办法才把飞机弄下来。据说由于仰头时间太长,有几个人的脖子都酸了。那是他们共同的最酸楚,也是最快乐的一次关于找航模的经历。

  很多队员的航模飞机都是自己买的,一架普通的航模飞机大概三百元左右,这对没有多少收入的他们是个不小的数字,需要从自己的日常花费中左挪右挤。找到摔坏的航模飞机,即使摔得没有形,总有些零件可以用在别的航模飞机上,去填补另一个飞翔的愿望。

  李娜和秋阳的飞机修起来难度不算太大,但与做飞机的兴奋比起来,这时的那股郁闷劲儿就甭提了。要成为合格的航模队员,完成比较成功的飞行,每位新队员要利用所有的课余时间,练习一到两年。在这段时间里,修理所用时间是飞航模所用时间的几十倍。

  年初报名参加航模队的八十多名同学现在还剩下十几名。孙景桥老师嘴上不说,心里也着急。五十年前他当队员那会儿,北航的航模队在国内是最好的,他希望航模队能再度辉煌,虽然他知道那不过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关于飞翔的梦。

  现在吸引学生们视线的课余活动实在太多了,与航模飞行相比,这些活动看起来似乎充满了快乐。

  李娜和秋阳用了十来天的时间修好了航模飞机,但在之后的一次试飞中又摔了。日子在修理和试飞之间徘徊,这成为他们在航模队的模式,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在这看似单调的循环中度过。

  修理比制作更容易受伤,弄伤自己也是家常便饭。随着手上伤疤的增多,秋阳到航模队参加活动的次数也日渐减少,他越来越喜欢其他的课余活动,跆拳道占据了他更多的课余时间。而李娜仍在为年少的梦想努力,仍在期待着能与亲手制作的航模飞机一起飞翔。

  主持人:看来要想实现自己飞翔的梦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就在这一次次的失败以后总结起来的经验教训以及这种坚韧呢,才是这些航模队员们最大的收获。

  其实参加航模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那种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进取的精神和竞争的意识。今天我们可以在操场上看到很多孩子在亲手放飞自己亲手制作的航模,但是也不能小瞧了他们,也许他们是未来的航空专家,那么在这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祝福他们吧。好了观众朋友,感谢您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编辑:兰华来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