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行家谈相声系列之五:“喜从笑中来——展望相声艺术的未来”

  

对相声创作中存在问题的探讨

  【网络主持人:周晏汐】请问嘉宾,现在的作者能否能创作出像传统相声那样可以流芳百世的相声?

  【在线嘉宾:王大胜】很难很难!现在演员有一个普遍的感觉,一个段子上了电视之后全国的老百姓就全知道了,再到哪去演出人家都会说“这是一个老段子”,这种情况就促使他不断地放弃旧段子,创作排演新段子,导致很难出现传统相声中“一遍拆洗一遍新”的情况。

  【在线嘉宾:常祥霖】相声不是小说,不是故事,拿故事改成相声终究难脱痕迹。改编是再创造,没有超越原作的力量费力且不讨好。相声不是小戏,不能进入角色出不来,传统相声也有人物形象,但舒卷灵活,支得出去拉得回来。如果题材适合小戏或小品,干脆化妆换装变成别的不更好吗?相声不是教课书,知识性是需要的,从头到层都是知识,听众不如看原始资料!相声艺术不是呼风唤雨的梨山老母,不要把什么内容都让它来说来演,不要指望它能发挥出多么伟大的能量。相声就是相声,一种文艺样式而已。只有把相声自身的位置摆恰当了,相声才会发挥相声的威力。从题材的观念化走出来,从盲目化中走出来,从只知说学逗唱的单纯技巧中走出来,才能使相声走向一个新的境界。


  【在线嘉宾:常祥霖】相声,是当今走红的艺术品种之一,相声演员,是当今艺坛大显身手的主角儿。逢年过节的电视晚会,重大活动的喜庆舞台,少了相声就像一盘好菜缺了佐料,总觉得不够味儿。相声艺术,有着非常好的人缘儿。可是,近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相声不很满意,或者说很不满意。本来相声是让人高兴的艺术,为什么现在惹得人们不开心?分析起来,问题也并不简单。把相声不景气的责任一古恼儿都推给相声演员和作者是不公平的。相声的创作演出,要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一段相声由构思到完稿到演出到录音录像到书刊出版,要经过种种审查关节,在每个关节部门都要受各种原则标准的制约,而这一路的关卡又不像交通规则那样统一那样明确。相声由产生到上市期间的种种关节都决定着相声思想艺术质量的高下。

  【在线嘉宾:常祥霖】相声的关键在于创作,现在专门进行相声创作的人越来越少。创作、表演人员也在分流,有的改行写小品,有的写电视剧,有的做网站,有的当县长,但不能一味怪他们不务正业,老本行干得少。这是因为,看电视剧和小品的人远远多于看相声,相声创作的酬金也低于电视剧和小品,只有上春节晚会,相声创作才被认真的对待一阵子。电视日益普及,观众欣赏水平日渐提高,小作坊式的相声生产自然远远赶不上吞吐量极大的电视节目需求,相声的火爆自然也衍变成日渐式微。电视相声大赛为改变相声生产方式提供了非常好的舞台,通过大赛使优秀相声得到展示,使更多的人树立信心、树立目标,也可能会把已经离开相声队伍的人再重新吸引过来。



<<上一页下一页>>
第13页
[ 新闻发送 ] [ 打印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