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两会传真     网站专稿     两会聚焦     图片报道     媒体评论     两会多棱镜     网上视频看两会         



《工人日报》:“不要求完全上下对口”彰显务实精神


  3月10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此前的3月6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就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作说明时指出,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将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按照巩固、完善、探索、深化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符合各地特点的改革路子。“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要按照中央的规定,依法有序进行。其他有的机构设置不搞一刀切,也不要求完全上下对口。”

  我认为,“不要求完全上下对口”,彰显出行政机构改革的务实精神。它既是对机构设置传统理念和习惯做法的适当扬弃,又是建立勤政、务实、廉洁、高效政府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行政机构设置中,一直延续着一种“约定俗成”式的做法———部门对口,上下一致。即上面设置什么样的部门和机构,下面也要与之对应和对口。这种上下对口、自成体系的行政管理体制,能够合理区分部门职能和人员职责,便于体系业务建设和规范管理,可以形成并强化系统性、独立性、专项性的行政管理功能,有利于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等等。

  但是,就现实情况来看,我们发现,个别机构的设置,因为其自身的特点或需要,要求无一例外地上下对口其实必要性不大。如果硬性地要求上下对口,反而可能产生一些弊端。

  其一,硬性要求上下对口,容易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不利于政府机关的勤政高效。在上下对口的机构设置中,往往会出现“下级模仿上级、级级模仿中央”的局面,中央有什么机构,地方各级政府不管是否需要、无论条件是否具备,都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以致不少基层单位也设置了门类齐全、重叠不堪的行政机构和部门,甚至在一些乡村和街道也居然设立了体改办、政策研究办等机构和部门。这样一来,“对口”固然是“对口”了,但在基层单位中设立一些不切实际的机构,多少有点让人啼笑皆非。这不仅增加了国家有限的财政支出,而且因为各部门之间的互相掣肘、遇事扯皮推诿,从而大大降低了基层行政机构的办事效率,甚至于争权夺利、“无事生非”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也往往由此而滋生蔓延。

  其二,硬性要求上下对口,容易形成自成一体、层层相护的“体系效应”,不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应当承认,经过长期共事、长期经营,在个别实行上下对口的行政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中,无论是在思想观念、个人感情上,还是在工作方式、办事作风上,往往会日积月累、渐行渐成地取得“上下一致”的体系效应。这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在自己这块田地里,只要是自己系统的人,什么问题都好商量、什么事情都好办;钱和物理所当然地要为本系统的人“服务”,而别的系统、别的部门则往往“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一些单位和部门屡屡发生的私设“小金库”、“跑部钱进”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多发生在上下对口的体制之内,原因即在此。上下对口作为一种机构设置模式,其本身是中性的,关键要根据实际需要决定上下对口与否。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在机构设置中更多地考虑各地各级的实际而不要求上下一律对口,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我认为,这一做法确实让人感到欣喜。(记者 胡建新)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