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两会传真     网站专稿     两会聚焦     图片报道     媒体评论     两会多棱镜     网上视频看两会         



新华网:扩大内需,2003年中国经济“重中之重”


  扩大内需,目前经济发展的最关键词。从1999年以来,年年都是政府报告几大方面工作计划的首要大事。

  最新一届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提出,要保持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双拉动,并首先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强调消费需求先行,这在政府报告中是第一次提出来,这非常重要。”北京大学教授萧灼基委员说,“如果投资形成生产能力,没有市场,没有需求,这样的投资是无效投资,那是一种资源浪费,它必须要通过市场来拉动投资,来刺激投资,这样的投资才是有效投资。”

  “必须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才能保持中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所以,扩大内需不是暂时的缓兵之计,而应当作为中国改革开放需要长期坚持的原则。”萧教授说。

  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也指出,理想的情况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应该达到七成,因此应该着力扩大消费需求。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即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了投资和消费的较快增长。许多经济专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经济在全世界经济增长低迷、贸易增长大幅下滑、各类危机和外部冲击不断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较快增长的重要原因。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经济学家闵建蜀说,从美国、香港的经验来看,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消费支出,以美国为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约占7成左右。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有一定基础,需要保持内需的稳定增长。

  他认为,中国将内需放到重要位置,也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有关。目前由于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的影响,世界局势比较复杂,全球经济前景尚不明朗,特别是美国经济未来能否复苏还是个未知数。而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有很大关联,特别是在出口方面,所以更加应该在扩大内需方面早做准备。

  虽然德意志银行中国区总经理张红力委员从事企业海外融资工作,但他坚持认为,从资本市场来看包括海外融资,都是短期现象,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它的成长,“内功是最重要的。”

  细细翻看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扩大内需”主题一致,但思路有明显不同。1997年到1998年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1999年开始出现“积极的财政政策”;2000年用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阐述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并开始强调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2002年提出“培育内需”,强调把有限的内需用到刀刃上。

  2003年财政政策是否将逐步淡化,货币政策能否进一步被加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委员说,中国目前生产能力普遍过剩,通货紧缩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在此情况下仍然要靠国债的拉动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部部长李善同委员分析说,实际上今年的国债规模已少于往年,考虑到物价和一般贸易进口的缓慢回升,这也许是一个信号,表明随着消费力量的逐渐增强,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可望逐渐减弱。

  作为一个近13亿人口中有七成居住在农村的“农民大国”,农村的不景气有可能动摇以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在这一届政府5年的报告中,“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都是一再强调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国家鼓励的产业和建设项目”、“完善消费政策,拓宽消费领域”。事实上,从去年底以来,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新领域的步伐明显开始加快,航空、机场建设、银行等许多领域都出现了新资本力量。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