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两会传真     网站专稿     两会聚焦     图片报道     媒体评论     两会多棱镜     网上视频看两会         



中国经济时报:应对就业 政府谋变


  进入2003年,人们的视觉被这样的事件所刺激:政府重拳惩治黑心老板,为民工讨还工资;扩招后第一届大学生毕业将以浩荡之势排队找工作;下岗再就业中心将退出历史舞台,下岗一词为“失业”所代替而显性化……在这一切的背后则是一个关键词:就业。

  “两会”已经召开,即将产生的新一届政府将如何应对就业这一历史性难题,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敏感的学者已从此前高层的运作中嗅出了些许味道。

  有学者指出,从国际上看,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通常有四个,即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保持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但在我国历史上却从来就只有三个目标,即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惟独没有强调过增加就业。

  因此,“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关系,通过发展经济促进就业,通过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就成了去年9月在京召开的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最新鲜的一句话。

  这表明今后政府的宏观调控工作将改变过去单一追求经济速度的做法,将增加就业放在与经济增长几乎同样重要的位子上。而在此前已有学者提出将增加就业作为一项国策。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就主张把就业作为政府的第一考核指标,他的说法是:不论GDP增长得快与慢,就业是第一需要。

  <就业大军多管齐下

  当然,无论是将就业作为国策亦或是考核指标,中国所面对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莫荣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2003年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形势面临四方面的挑战:一是新生劳动力增加。“十五”较“九五”平均每年多290万人。二是WTO “临近效应”显现,企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越大,造成的失业问题也越严重。三是就业的困难群体凸现。四是农村劳动力流动增加。受到WTO的冲击,粮食价格受到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农民的收入,可能会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

  数字更能说明问题。

  经济学家赵晓在他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充分分析了中国当前及今后面临的就业压力。他通过四种不同的口径层层剖析了中国的失业问题。

  第一层面是政府发布的失业率,实际上就是“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它的变化趋势近乎直线上升,但他认为这不过是冰山之尖而已。

  第二层面是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再加上企业下岗职工。全国大概有2000万。

  第三种口径则是在第二种口径的基础上再加上现有企业的冗员。平均每年需就业人数为300万。

  第四种广义的口径则是第三种口径再加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目前尚有1.5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另寻出路。

  新增就业人口高峰、企业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此三管放水产生的巨大压力相比,劳动力需求的疏导能力就显得力不从心。据估计,“十五”期间,总供给仅为8000万个岗位,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材料证明了几乎相同的事实,并且特别指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出现一批就业困难群体。从行业看,再就业困难的下岗职工主要集中在军工、煤炭、有色、冶金、核工业、森工等行业。从地区看,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以及资源枯竭的独立工矿区等。在下岗职工中,大龄人员(男性50岁、女性40岁以上)占4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下岗3年以上的占50%,失业人员中失业1年以上的占50%。他们的再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难题还需政策破解

  毫无疑问,保持尽可能高的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今后几十年内,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应该成为政府制定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

  但专家们同时也指出,高增长不等于高就业。在单纯促进增长的宏观政策取向下,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投资增长与扩大就业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被削弱。经济高增长,资本高投入并不一定必然带来较高的就业增长,也不会自动地转化为就业机会的扩大。经济的增长、投资的扩大能否扩大就业机会和社会和谐发展不仅仅依赖经济增长的速度,还取决于增长模式的战略取向。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鉴于中国人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和资本短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应该选择就业增长优先的经济增长模式。各级政府应当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就业人口规模作为首要的发展目标。就业政策应该成为优先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成为宏观政策的根本取向。

  扩大就业需要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这已成为理论界公认的结论。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现实中,开业难,尤其是民营机构开业难的问题比较严重。如行政性乱收费、过高的土地价格、不切实际的准入标准、对从业资格(如户籍、地域、业主身份)的限制等等,使得民间资本从事小本生意困难重重。因此专家们呼吁,政府应当想方设法,尽可能降低人们就业的门槛。

  据了解,截止2003年1月8日,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的一揽子8个配套办法全部出台下发,内容涉及对象认定、收费减免、税收扶持、小额信贷、资金管理、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等方面,这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的就业政策框架已基本明确,目前已进入政策实施阶段。

  8大政策出台,无疑表明了政府在就业方面的决心和态度。但人们心存疑问的是这些政策在各地的落实过程中会不会再打折扣。

  在现实中,国家出台的有关优惠政策的落实往往由于涉及到税务、工商、银行、公安、卫生、文化、城建等多家部门,这些部门又往往实行条条管理,各有行规,有关部门未能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而使一些优惠政策形同虚设。为此,有关专家指出,就业工作需要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机制,确保国家政策的落实。

  与此同时,有专家还呼吁要尽可能创造让劳动力能自由流动的条件。关键是取消或放松户籍管理,同时建立可以跨地区转移的、统一的、基本的社会保障基金体系。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