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财经观察员     栏目自述     团队档案         



鞍山积极探索产业结构升级


  主持人:在我国有这样一个老工业基地,它以钢都之称闻名海内外,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铁矿储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玉石和滑石矿储量在全国排在第一位,那么这个城市是哪个呢?也许你已经猜对了,它就是我国的鞍山市,我们今天就来关注像鞍山这样的老工业基地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塑辉煌,来到演播室参与话题讨论的是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一鸣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淮。提起鞍山,马上会令人想到钢铁厂和高大的转炉,但是这种情况很快发生变化,前不久这个老工业城市在北京举行了大型推介会,亮出了自己的新名片,未来的鞍山,将会定位在以高新技术、旅游、文化为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金秋十月,短短三天时间,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鞍山这座老工业城市的推介会上,签下了28个项目,鞍山实现内联引进资金14.35亿元,外资项目投资总额6亿美元。另外界更为关注的是,鞍山同时发布了自己的城市定位,以钢铁著称的城市将摆脱对鞍钢的依赖,走上一个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升级之路。

  鞍山市市长张杰辉:这个老工业基地必须转型,转型就应该转向结构更加合理,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富裕机会应该更多。

  因钢而立、因钢而兴、因钢而发展的鞍山,地方经济特色并不突出。转变对鞍钢的过度依赖,成为鞍山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课题。鞍钢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最高时接近70%,尽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2001年鞍钢仍占据地方财政收入25%的比例。

  鞍山市市长张杰辉:这个比例还是太高,应该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呢,应该形成有若干家企业,它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和鞍钢差不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除了钢铁这个产业以外,其他产业应该齐头并进,都发展起来,形成一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局面。

  张杰辉市长告诉记者,强调摆脱对鞍钢的依赖,并不是说鞍钢就不发展了,只是地方工业也要加快发展,目前鞍山已经把自己的发展定位为现代工业强市、优秀旅游名市和先进文化城市,确立了建设开放型地区经济的总体战略构想。对鞍山这样一个既不靠海也不沿边,既没有空港也没有码头,搞了几十年重工业的内陆城市来说,对外开放是拉动鞍山经济新的增长点。


  主持人:最近一两年去过鞍山的人回来之后都说鞍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那么以两位来看,像鞍山这样的老工业城市为什么在现在必须进行转型和产业升级呢?

  陈淮:作为一个区域经济的中心,一个中等大型城市,经济发展也必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改造自己的结构,在原来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城市基础上,随着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原来原材料为支撑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日益变得后移了、下滑了,而且对城市经济的增长以及就业,改善人们生活很多方面产生新的矛盾。

  主持人:某种意义上说,像鞍山这样典型的中国重工业城市,我们刚才提到的有很多,比如说像抚顺、大同、包头等重工业城市,它们都面临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那么这些城市,它们各自发展的模式和思路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况?

  王一鸣:像鞍山这种老工业基地它有很重要的优势就是人力资本的优势,就是它产业工人比较集中,组织化程度比较高,素质也比较高。你在进行新结构调整的时候,这种吸引区外投资这方面的条件、人力资本的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好,鞍山现在着力推进对外开放,从这两年的情况看,跨国公司向中国制造业的转移势头也比较迅猛,应该说只要它的投资环境有所改善,像它这种人力资本条件对吸引制造业和技术产业向老工业基地的转移是有条件的。

  主持人:了解了鞍山转型的大体思路之后,我们来看看在鞍山这个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究竟在做着什么样的探索?

  郝钢原是鞍山轴承厂的一名职工,1997年企业面临经营困境时,下海成立了一家小锻造厂。国企改制以后,郝钢回到原厂,用100万元买下了轴承厂的经营权,仅仅转制两个月,轴承厂就摆脱了困境,补交了38万元的税款。

  鞍山轴承集团董事长郝钢:老厂我们几十年一贯制了,这些都是转制以后产生的变化,这个企业能好,应该确实得益于转制,没有转制,就没有今天的效果。

  目前鞍山民营企业产值已经占全市GDP总量的半壁江山,在包括鞍钢在内的销售百强企业中,民营企业就占了83户,安置了全市50%的就业人口。最近鞍山政府又出台了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的新政策,对参股比例、经营方式都不加以过多的限制,这让郝钢又有了大干一场的冲动。

  记者:听说你已经看上了一家企业了?

  鞍山轴承集团董事长郝钢:我看上了汽车配件厂,因为它的市场、产品跟我们有连带关系。

  而对于鞍山国企的变化 ,原鞍山化工二厂的杨春生同样感触更深。2001年化工二厂濒临破产,做车间主任的杨春生成了打更人。不久后经过招商引资,世界第四大碳黑生产企业台湾中橡集团购并了化工二厂。

  中橡鞍山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科长杨春生:我在前化工二厂工作15年了,就是今年和去年化工二厂购并之前比,二者对比反差相当大了。

  投资这家企业的台商林信容说,鞍山在招商引资方面有很多非常优惠的政策,像他的企业就是一边开工一边办手续,从而提高了效率,产品快速进入了市场,今年他们投了7000万,明年打算再投5000万。

  鞍山市市长张杰辉:鞍山的国有企业,通过外来企业的引进,通过民营企业的注入,鞍钢也进入,这多管齐下的办法就可以把绝大部分的鞍山国有企业问题解决掉。

  就这样,鞍山实行内资外资一起引,国企改革和利用外资同时推进,支持鞍钢和加强地方企业发展同时推进的思路,在一年时间里,把拓普集团、海尔集团、青岛啤酒、华润集团和台湾中橡请到鞍山落户。目前已规划投资超亿元的项目100个,总投资400亿元。主要投向符合鞍山产业特点的环保、新材料、纺织、软件开发等领域。


  主持人:过去鞍山是因钢而生、因钢而立的以钢铁型为主的重工业城市,现在鞍山是以高新技术环保产业、文化以及旅游为发展方向的现代化城市,以两位来看,它的跨越对于鞍山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看?

  王一鸣:鞍山这种新的产业选择我个人认为也是一种市场需要,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市场的选择,包括发展旅游业、环保产业,它原来并没有的这种新兴产业,应该说它这种城市转型也是一种必然之路。我们原来的老工业基地改造,就原来的产业技术升级来走这么一条路子,没有与城市功能的建设相配套,你怎么来培育你这个中心城市功能,只是把它作为一个生产基地,我只是提高它的技术水平,从这种角度来考虑问题。到这两年我觉得思想上有很大的进步,就是把老工业基地改造与中心城市的功能建设充分结合起来,同时也和调整所有制结构充分结合起来。鞍山这两年新兴产业的发展,相当程度是民营经济的力量发挥作用发展起来的,是鞍山转型起步所没有预想到的,这种效果也是一种市场经济不断培育、不断成长的成果,所以我觉得这种转型,应该说它的前景是光明的。

  主持人:就是在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中要发挥市场本身的活力、推动力。

  陈淮:我觉得刚才王教授在强调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过去的老工业基地改造是产业自身的调整转化和扩张为核心,但现在是以城市经济系统的重新优化组合为核心,这个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在鞍山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中,很明确的有这么一个思路,我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区域内各种资源进行全面重新优化之后,怎么样投入最小,产出最大,对人或社会经济发展最有利,我就怎么办。而不是先选择一个产业,产业发展有利我们怎么干,这个变化我想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某种意义上我们要有一种看法的思维和改造的问题。

  王一鸣:扩大资源配置的空间。

  主持人: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不管选择哪一条道路,都离不开软环境的建设。那么鞍山的软环境建设是怎样为这个老工业基地的结构升级提供了保障呢?

  张庆东是鞍山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一名干部,在这个全市46多个职能审批部门联合一站式办公的中心里,他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看有多少办件快要到期。张庆东告诉记者,鞍山市正在计划对所有的审批项目再压缩50%,并进一步公开办事制度、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使权利在“阳光”下操作。

  鞍山市市长张杰辉:我们的目标就是办事不求人,事事有人管,说理有地方。我们要打造成东北和辽宁投资的典范地区,先实施环境建设,然后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不断有域外的资金、项目落户到鞍山来,培育诸多的鞍山经济增长点,鞍山提速、跨越式发展,这个目标就可以实现。


  主持人:鞍山市政府在办公效率的不断提高方面,是不是也可以看作鞍山市整体经济环境的一个软环境的改善呢?

  陈淮:应该说鞍山市一站式办公也是我国很多地方政府努力寻求和做到的一种高效连接模式,但是我们特别想强调,鞍山有一个特点就是地方政府对当地资源资产支配的范围是比较小的,它有大量的中央属企业,所以鞍山市政府要在有限的资源内作出更大的文章来,它的难度比别人更大。软环境建设并不是我们一般所想象的招商引资,仅仅是为了让外部资源看我这还不错,到我这来投资,更重要的是十六大报告里提出的两个环境:一个是就业环境;一个是创业环境。这个就业环境和创业环境是最重要的软环境,我想鞍山市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有很多效果。

  主持人:就业环境和创业环境,我们具体怎么来理解这个软环境?

  王一鸣:软环境的问题现在应该说越来越得到地方政府重视,鞍山的一站式办公,现在在很多很地方都在推行,软环境从经济学上来讲,它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降低你的交易费用,投资上的交易费用。

  主持人:让内在的活力充分的发挥出来。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像鞍山这样的老工业基地如何实行产业结构升级,在我国像鞍山这样的城市还有很多,尽管具体情况是不同,但是都同样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共性问题,虽然在探索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曲折,但我们相信,这些城市一定能够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城市发展的新道路。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