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简介     报道     图片     专题     评论         



架一座中澳交流的金桥——访余森美博士


  这几天,正在上海举行的国际艺术节澳大利亚文化周上,许多节目的支持单位都写着一个名字——澳大利亚澳中理事会。昨天,澳中理事会又在上海举行了全体会议,这是它24年历史上的第一次。记者就此采访了理事会主席余森美博士。

  儿科专家 现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校长的余森美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儿科专家,也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澳大利亚华裔人士。余森美博士向记者介绍说,澳大利亚澳中理事会一直把进一步推动澳中两国间的相互了解、促进民间往来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文化交流始终是澳中理事会的工作重心之一,这次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举行澳大利亚文化周,澳中理事会给予了很多赞助。其中包括本月10日在上海图书馆揭幕的澳大利亚友谊图书文库,本月11日至15日在上海戏剧学院举行的“艺术、科技和新表演艺术研讨会”等。

  民间往来 澳中理事会是由澳大利亚政府在1978年设立的,会员由总督根据外交部长的推荐进行任命,他们来自澳大利亚社会的不同领域,目前有5位会员是澳籍华裔人士。会员的工作都是兼职的,主要是进行资助项目决策,以进一步推动澳中两国间的相互了解,促进民间往来。澳大利亚外交和贸易部下设有一个小型秘书处,负责实施理事会的各个项目。

  在最近几年的工作中,澳中理事会十分重视为中国的澳大利亚研究工作提供帮助。他们为多个城市的澳大利亚研究中心提供了大量图书资料,此次为上图提供的图书,就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理事会还帮助有才华的澳大利亚艺术家、学者等来到中国,开展有关中国的学习、研究工作。在中澳建交30周年之际,澳中理事会为一系列贯穿2002年全年的文化活动提供了帮助,除了上海的澳大利亚文化周之外,还有北京的摄影展览等活动。

  设立奖项 1999年开始,该会还设立了澳中理事会奖,以感谢为中澳双边关系作出贡献的人们。首次奖项颁给了8位在社会、文化、商业和科技等领域的人士,其中4位在澳大利亚,4位在中国。就在前几天,澳中理事会在中国颁发了2002年度的理事会奖,9位获奖者分别是中国前驻澳大利亚大使和中国澳大利亚研究协会负责人。

  余森美博士告诉记者:“澳中理事会未来将为两国间包括文化交流在内的各个方面的交流,提供更多的帮助。”(朱国顺)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