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简介     报道     图片     专题     评论         



夸张的木偶——记即将访沪的两台澳大利亚巨型木偶剧


  在许多上海人的印象里,木偶戏里的人物造型都要比真人小许多。但是再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上海最热闹的南京路步行街上,却要出现两台比真人大一倍多的巨型广场木偶剧,这就是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澳大利亚霓海与斯纳福木偶剧团将要举行的表演。

  “广场文化”

  也许是非常了解艺术节是“人民大众的节日”这一特点,将在今年艺术节期间举行的“澳大利亚文化周”,特意组织了专门的“广场文化”节目来到上海,其中的代表就是南京路上的巨型木偶表演。不知道是不是与澳洲广阔的国土与较少的人口因素有关,澳大利亚的巨型木偶表演非常普遍,给来访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霓海木偶剧团和斯纳福木偶剧团是其中的佼佼者。

  霓海木偶剧团的本部位于南澳洲的阿德莱德,那是一栋只有一层楼的平房,门面并不大。但是当我们走进屋里,内里乾坤却不小。房子的高度足有两层楼那么高,屋后还有一个几百平方米的大草坪,这都是为了容纳巨型木偶而准备的。霓海的名称,其实是英语KNEEHIGH的一个好听的中文译名,意思就是膝盖那样高。这个名字是用来形容剧团的巨型木偶之高大———人们站立时仅及它们的膝盖那样高。

  宛如外星人

  在剧团屋后的大草坪上,剧团的几位主要演员,给我们表演了将来上海演出的节目。首先是《安达拉姐妹》,这是一组有着3·7米高的巨型木偶。它们全身装扮银光闪闪,宛如一队外星人。故事讲述的就是几个巨大的外星人来到地球上时,与地球人相遇的情景。有通常地球人两个那么高的那队木偶摇摇晃晃走过来,身上闪烁着银色的光芒,似乎还带着某种超自然的力量,颇有几份逼真的外星人味道。另一个剧目叫《难缠的玛丽》,“玛丽”身高达3米,总是跟在人们的身后,无处不在,十分难缠。尽管这些木偶都非常巨大,但在富有经验的演员的表演下,还显得十分灵活、矫健。这些木偶曾经访问过13个国家。

  有意思的是,“玛丽” 全部是由再生材料做成的,包括废弃的塑料雪碧瓶等等,而“外星人”的许多装饰也是如此。霓海的团长告诉记者,他们在表演木偶的同时,也是在告诉人们,世界上很多被废弃的东西,其实是可以很好地被利用起来的。

  诙谐而幽默

  斯纳福的“团部”,则是在墨尔本近郊的一座大仓库里。记者去采访的时候,剧团总经理、艺术总监和编剧,正在全神贯注地整修木偶,原来他们刚刚从新加坡演出归来。斯纳福的演出诙谐而带着某种幽默感,使用的都是4米高的大木偶,讲究手工制作的美感。他们将带来上海的是《跳舞的奶牛》和《布姆城的一家人》,那些庞大的奶牛以及夸张的人物造型,甚至还带着些震撼力。他们曾先后去日本、英国、新加坡等进行巡回演出。

  对于即将来沪的这些少见的巨型木偶,新加坡的一家报纸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评语———尽管我并不同意这个看法:“当你看过《布姆城的一家人》之后,你也许再不会一脚踩到蚂蚁身上了,因为你会觉得你就像一只蚂蚁。”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