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简介     报道     图片     专题     评论         



世界著名雕塑将在2002上海艺博会上亮相


  鉴于上海当前日新月异的都市风貌,以及在城市人文景观建设上所进行的努力,2002(第六届)上海艺术博览会积极组织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雕塑前来参展。法国程昕东画廊在相继携罗丹《思想者》和达利的《带抽屉的米洛的维纳斯》参加上海艺博会引起轰动后,此次他们又精心策划,将携著名雕塑大师恺撒的名作《大拇指》前来参加于11月13日至17日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的本届上海艺博会。

  创作这座名为《大拇指》铜雕作品的是法国雕塑家恺撒,出生于马赛,14岁时进入马赛艺术学院学习,四年后毕业,22岁进巴黎艺术学院深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那年,开始了他的艺术家生涯。从那时候起,他的艺术风格就与学院派雕塑的古典规范大相径庭。

  恺撒的大部分作品是铁制的。从50年代中期起,他又从废物堆和垃圾处理场中拣回铁片、机器零件等各种金属材料,把它们组合成人体或动物。60年代起,他又采用压缩机把废弃的汽车压制成一块块具有奇异表面结构和绚丽多彩的金属立方体,犹如一幅幅立体的抽象画。恺撒曾说:

  “破铜烂铁竟然蕴藏着无比巨大的艺术发展能力,实在是我意外的收获”。

  1963年,恺撒的艺术从抽象折回到具象的领地,同年,他创作了一座名为《大拇指》的雕塑,有人猜想这只《大拇指》取自于恺撒自己的手,因为它好像是用一只真的大拇指浇成石膏模型,再放大而成的。雕塑家把大拇指上的每一条皱纹,指甲上每一处不规则的凹凸面都制作得十分准确,是严格地按比例来进行放大的,而不是随心所欲的创作。

  在1994年,这座很独特的《大拇指》雕塑被放大至12米,在巴黎新区拉德芳斯靠近新凯旋门的一个广场上耸立起来。这个大拇指通过它那巨大的尺寸宣告了它在这块土地上的权威性,让人们从视觉上感受到新区生机勃勃的力量。然而在这个被放大了几百倍的大拇指上,原本细细的指纹像土地上龟裂的沟痕,产生出一种人生蹉跎岁月的历史感。当这座《大拇指》放大到12米高时,实际上它已经从架上雕塑的室内空间走出,而进入了环境艺术的广阔天地。它不再代表“某人的大拇指”,而是一种广义上的“大拇指”,显示着人类的一种权威性。《大拇指》就像是一座当代的“方尖碑”,它以触目的形象骄傲地赞美着人的伟大,人的永恒和不朽,赞美美好的景象。

  法国程昕东画廊将在2002上海艺术博览会上展出的这尊《大拇指》雕塑,高达2.2米,重量为1吨,是从恺撒原作中翻铸出的第1件铝合金作品。他们希望这尊非常吻合中国人传统审美趋向的雕塑能够像罗丹雕塑《思想者》那样,永久落户在中国。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