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戚继光抗击倭寇时的古城墙;这里的石雕闻名遐尔、享誉海内外;这里的惠安女独具风情。
崇武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部的惠安县,到惠安旅游,您可以先到厦门或是泉州,从这两个地方都能十分方便的到达惠安县,在惠安县汽车站每十分钟就有一趟旅游专线车开往崇武。
崇武城始建于明朝洪武20年,当时的明王朝为了防御倭寇侵扰,北起山东的蓬莱,南至广东的珠海修筑了60多座卫所,崇武城就是其中的一座。这里地处泉州湾北岸的一个狭长半岛之上,是进入泉州的咽喉要道,因此,在倭寇猖獗之时,崇武一直是首当其冲,保卫着泉州府。公元1563年,戚继光率领大军入闽抗击倭寇时,就曾在此驻军,并且大败倭寇。
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现在,这段城墙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这里曾经经历了无数的硝烟和战火,,但是城墙仍然十分完好的保存在这,而且非常坚固,现在已经没有军营了,住在这的都是那些守城将士的后代,在他们的生活中,还保留着一些祖上遗留下来的痕迹。
崇武城,当地人又称它是百姓城,意思是这里的姓氏非常多,原来啊,崇武在建成之初,这里仅有10户百姓,其余就是从河北河南和安徽等中原一带来的戍边将士,其中还有不少随军家眷也来这儿安家,随着一代代将士的到来,更多的人留在了这里,慢慢的这里的姓氏也就越来越多了。
我还发现这个地方,所有的妇女都有这种花,这种装饰品,红色的,非常有意思。
在崇武你能看到许多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头上都会插这样的红花,其实,这并不单纯是为了爱美,它可是从祖上传下来的,有很多讲究,据说插上这样的花,一是表示家中有喜事,二呢就是表示自家的儿孙幸福美满,有一种祈福的意思。
阿婆是不是惠安本地的人,就是惠安本地人,那她有没有穿那种本地的服装,惠安女的服装,这种服装是另外一种地方,就是那个农村,比较靠近农村那种。
要想见识一下正宗的惠安女,还得去大岞那个地方,走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大岞是崇武旁边的一个小渔村,人们通常意义上讲的惠安女,实际上就是指居住在这一带的妇女,当地人称呼她们惠东女,到了崇武不去领略一下惠女风情自然是十分遗憾的,那么该去哪里寻找她们呢,套用一句老话,凡是有劳动的地方就有他们的身影。
现在是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惠安女们把刚打上来的鱼,拿到这里来卖,所以现在的集市是最热闹的。
早就听人说惠安非常的勤劳能干,我今天是真的亲眼看到了,在这个集市上卖鱼的,买鱼的基本上全都是女人,她们的服饰特别的有意思,你看她们的每个人都把头发梳得高高的,别一个黑色的卡子,让整张脸特别有立体感,有的呢,前面有齐齐的刘海,还有很多人,把头发上面梳着一个绿色的小梳子,插在这儿,很漂亮,远远的望上去,你看她们的头巾都是五彩缤纷的,看上去非常的好看。
黄斗笠、花头巾、蓝短衫、黑绸裤、银腰带,人们都会这么去形容惠安女,或许您会以为她们是少数民族,其实啊,惠安女是地地道道的汉族,她们这种奇特的服饰也仅仅是在惠安东部一带才有。她们为什么如此打扮,她们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这个问题让许多专家也很难说清楚。因此惠安女就显得更神秘了。
惠安女不仅勤劳能干,而且非常心灵手巧,现在我就向大家隆重推荐张丽琼,小张,你别看她不怎么起眼,但她却非常了不起,因为她为很多大人物都做过这种影雕作品,我刚才也照了一张照片,现在就要请她为我也做一幅这样非常精美的石影雕了。
说起崇武的石雕,那真是名扬天下,也许在您所居住的城市就有他们的作品,而像这种在石头上做画的影雕可能您就很少见过,其实它的产生和发展仅仅才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它所表现出的精湛工艺和艺术成就却是令人不得不折服,所以说,到崇武,建议您不妨请石雕女也给您雕上一幅,或是买一件现成的,这的确是非常好的纪念品。
如果说崇武的石雕算是一种工艺的话,那么崇武当地人更喜欢把古城脚下的鱼龙窟称作大地艺术,遍布礁石之上的这些各色海底生物大小不一、妙趣横生。有人称它们是三分自然天成,三分人工雕饰,三分岁月的冲刷,还有一分就要看你的想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