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洛阳访古游是这样安排的,先去拜访一位圣人,然后再来一次神秘的地宫之旅,最后到新安县去看一个墓志铭博物馆,有点卢沟桥的意思吧
我现在其实是在洛阳的关林里边。你会说,别的地儿为什么都叫关帝庙,唯独这叫关林呢?其实,人们对墓的称呼是不一样的。老百姓的称为坟,王侯将相的称为冢。如果是皇帝的就称之为陵了,而只有圣人的才能够称之为林。这个能够称之为林的在全国只有两家。一个是孔林,另外就是这个关林了。
我要拜访的这位圣人就是关羽。洛阳的关林是因为埋葬关羽的首级而闻名。他,武圣忠义的化身。历朝历代对关羽不断加封,致使他的墓由冢改陵又改林。也就是他地位不断提升的象征。
关羽的身份在不断地变化。从这建筑上也很容易能发现这一点。这儿的大门是七七四十九个门钉。如果有心你数一下外面的大门,清朝乾隆年间扩建的时候修的。那个大门的门钉是九九八十一个。它已经按照帝王的身份来修建了。
在拜殿的门口有一把关公的刀。我们单单拿起来都很费劲,可以想见当年关公在战场上是多么威风。很多游客都想过来一试。
在关林里我还有一个意外的发现。这幅竹叶图应该是诗竹图,相传是关羽所作。你可能这样看的话没什么特别奇特的。但实际上它当中是蕴涵着一首诗在里面。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它表达了他自己对朋友的情谊。我虽然走了,但是咱们的友谊还是长存的。
要说洛阳最古老的东西,那要算深埋在地下的了。所以拜访过圣人,我要到古墓博物馆来一次神秘的地宫之旅。
古墓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古墓集中地。它是按照原比例搬迁复原了二十六座典型墓冢。走进这里,我们就可以深入了解到洛阳的墓葬文化特色。
墓志铭的博物馆建在一个窑洞里边。它把墓志铭嵌到了墙上。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方式才能够使它这么长久保存下来。墓志铭博物馆也就是这个千唐志斋。
它因为收集了自西晋、北魏以来历代墓志石刻一千四百多件而闻名。其中以唐志最多。从这些志石中,我们除了可以了解到墓主人的生平状况,还可以看到书法艺术,了解到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武则天所造的二十个字在这里也可以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