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移动共处理短信息800亿条。如果按人头计算,全国人民每人摊到了六条。
在地铁上,在商场里,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被人们称为拇指一族的短信爱好者。他们的数量还在以几何的速度增长着。
收发短信作为手机的一种功能,是随着手机的推广而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的。在中国最早具备收发中文短信功能的手机型号是摩托罗拉CD928。而用文字或符号代替声音传递讯息的方法,则可以上溯到很早以前。作为一种演变和推进,手机短信的出现大概是这样的。所不同的只是发报机,利用编码和解码技术。寻呼机需借助人工,而手机短信只要动一动拇指就可以互传信息。同时还最大程度避免了信息的误传和漏传。最初收发短信需要输入繁琐的接入号,而这并没有影响短信的流行,婉转的表达方式。便宜的价格使很多人爱上了短信。
短信可以下载铃声图片,可以订购天气预报,股市信息。短信还可以献爱心。
短信的出现,让我们的拇指承担了更多的职能,却疏离了人们的感情。一项调查显示,春节用短信和电话拜年的高达67%,而当面拜年的已寥寥无几.其实如果能够见面,就别打电话了.如果能打电话,就别发电子邮件了.如果能发电子邮件,就别发短信了.因为短信真的太短了,只有七十个字。不足以容纳很多很多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