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残疾人日,据统计我国有听力语言残疾的人数越为2057万人,占我国残疾人总数的首位,其中7岁以下的聋儿为80万人。
看着这对相依为命的母子和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我们不禁想到了更多的和他们相似的家庭,那怎样才能把听力障碍给这些孩子带来的伤害减少到最低呢?
应该说这样的孩子如果越早发现,他年龄越小的时候发现他听力有障碍的话,这样呢他的发展还有就是他的语言的康复的效果会好一些。我身边这个小孩呢他就是比较早地发现了他的听力有问题。
曹文详:“大家好。”
记者:“你叫什么名字?”
曹文详:“我叫曹文详。”
记者:“你能告诉大家你在哪个学校上学吗?”
曹文详:“我在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上学。”
记者:“上六年级了?”
上六年级了。
曹文详,今年14岁,在他4个月的时候被家长发现有听力障碍并及时地进行了康复治疗,所以他现在的语言发育要好于其他晚被发现的孩子,看起来能做到早发现是非常重要的。
专家告诉我们,据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对先天性耳聋的最佳干预时间是出生后3个月内确认,出生后6个月内进行语言康复治疗,否则的话听力及语言的康复将被延迟。这是因为3周岁以前是婴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他们要接受大量的语言刺激,从而进行模仿学会说话,没有先期的大量语言输入是不可能有后期的语言输出的,所以不尽早的对有听力障碍的孩子进行康复和治疗,就会导致小儿语言障碍甚至智力发育迟缓,造成他们心理和行为交往的缺陷。
那我们的家长一般都是在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听力方面的问题的呢?
我们好像是8个多月那时候我们就发现了,1岁多。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孩子的听力问题被家长发现呢往往是在1岁左右的时候,这比起专家告诉我们的3个月内确认就晚了很多。现在呢我就告诉您有一种新的医学手段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新生儿听力筛查,它可以让您在最早的时间知道孩子是不是存在听力的问题。目前在北京、济南、烟台、莱州等地5个医院建立了新生儿听力筛查基地。
新生儿听力筛查就是在孩子出生1个月内,用一个可以发出声音的探头放在孩子的外耳道口处看这个孩子的耳朵能不能给探头一个声音的反馈,同时电脑可以作出相应地记录。有声音反馈的说明他听力正常,没有声音反馈的说明他听力异常,声音反馈微弱的说明他是听功能损伤的高危人群。在筛查过程中把听功能有问题的 孩子筛查出来,对他们进行诊断然后及早的进行康复治疗,根据这个小孩他的听损伤的程度以听损伤的特点可以来佩带选配不同类型的助听器,这个对孩子未来的语言的发育来讲是有极大的重要的意义。
记者:“只有尽可能早地解决听力障碍问题,这些孩子才有可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去学习语言,也可以让他们有机会受到和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有能力实现他们的理想,给他们的家庭和整个社会都创造一些财富。最后我问了一下他们长大了想干什么,我发现其实这些孩子和健康的孩子的梦想都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