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历史中国     魅力中国     今日中国         



[鄂尔多斯]《牧民生活》2003-56(177)


  编导:崔亚卿 摄像:特木尔夫、郭浩、张铮

  傍晚,劳作一天的牧民回到了家中。

  这是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女主人塔娜和往常一样,准备好了家里的晚饭,手抓肉是少不了的。

  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叫塞西亚拉,他们居住在鄂尔多斯地区东部的鄂托克旗新召苏木,一家老小在一起生活得其乐融融。

  自从去年家里买回电脑,塞西亚拉就多了一个习惯,每天晚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上网浏览信息。说起牧民上网,在鄂尔多斯地区,塞西亚拉是第一位。

  塞西亚拉的家里有两座房屋,一新一旧,分别建于70年代和90年代,近20年来,塞西亚拉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还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家庭。每天早晨,塞西亚拉的父亲都会到家门口的玛尼宏旗杆下做祈福,这是蒙古族古老的习俗,老人至今还沿袭着这一传统,塞西亚拉则忙着自己的事情。

  家门前的这条沟,已请人挖了好几天了,再过5、6天,就可以把自家水塔里的水通过新埋的管道,引进屋里来;塞西亚拉决定要在入冬之前,把这件事儿做完。

  这位刚出家门的小伙子叫巴图,他和塞西亚拉一样都是鄂托克旗新召苏木的牧民,巴图今天忙活的不是自己家里的事,他是草原蓝色乐队的成员,接到演出任务,他正赶往队长那音太家里和其它队员集合。

  巴图参加的蓝色乐队是一支牧民自发组织的乐队,成立于1983年,每年走村串户义务演出100多场次,牧民家里逢喜事或者来了客人,都会请他们来,蓝色乐队的演出在牧区还有了些名气。

  塞西亚拉承包了六千亩草场,家里有300只羊,他的妻子塔娜每天吃过早饭后,都会骑上摩托车到草场上去看一下羊群;过去放牧,都是走路或骑马要用大半天的时间,现在骑摩托车只需一个小时。

  在牧区牧民的生活正悄悄的发生着变化,草场实行划区养牧,牧民的家就在自己的牧场,放牧养牧的定居生活加上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使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建设自己的家庭和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乌审旗陶利喀查的牧民额尔登朝鲁为了让更多的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自费在家中搞起了家庭图书室;牧民额尔登毕力格,为维护生态平衡,义务做起了宣传员,办起了动植物标本陈列室。

  蓝色乐队的成员自小一块长大,劳动之余的共同爱好,使他们走到了一起,拿上乐器、换好服装,他们做着演出前的准备。37岁的巴图是乐队中年龄最小,也是性格最活跃的一个。

  塞西亚拉安排好家里的活以后,开车到自家的草场开始修理网围栏,如今,牧民不但重视经济效益,更加注重畜产品的质量和对草场的养护。

  今天附近的牧民家中来了城里的客人,蓝色乐队就是接到他们的邀请来到这里演出,把音乐、歌声和美酒送给远方的客人,是牧区里的牧民最热情也是最传统的表达方式。

  蓝色乐队的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它来自民间、走进生活,他们的舞台就在牧民家中。

  这就是蓝色乐队的表演,他们轻松自如的表达出了蒙古族人特有的豪放和真挚的情感,这是一台蒙古族的民间演唱会,也是一个家庭自娱自乐的联欢会。

  在鄂尔多斯牧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牧民生活。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