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历史中国     魅力中国     今日中国         



[哈尔滨]《老照片新建筑》2003-002(123)


  编导:李明 徐晓天 摄像:刘学成

  昔日的照片是历史凝固的瞬间,是岁月遗留的一张张请柬,邀我们去会晤消逝了的昨天。

  这位老人整整耗费了近50年的心血,用他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哈尔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和变迁。

  采访:摄影师 韩昭宽

  “在53年城市建筑刚开始,当时我33岁,那时候哈尔滨城市称之为改造城市,开始拍照哈尔滨建设现况,凡是一切规划设计都将必须有照片配,用在建筑设计上,用在规划上不少,拍照片,全都要不管什么地方,细部和局部都得拍出来,那时候照片子必须基本一个保一个,你现在说,第二张有没有,没有,就这一张,因为照一张,就是一张不可能照太多。”

  但凡来到哈尔滨的人都说:"哈尔滨开放,漂亮,挺洋气的。"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只要你踏上这片热土,就会被她的青春活力所感染,早在本世纪20年代,哈尔滨就以其鲜明的国际特色和人文景观,受世界青睐,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称。

  采访:哈尔市城市建设局 局长 高迎祥

  “近些年来,大致上我们由于广大建设者的努力,现在新近改造道路面积900万平方米,新建桥梁140座,新增绿地面积大致在700万平米左右,新增住宅3500万平方米左右,使整个城市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

  1997年6月,随着周边几座居民楼和商用楼的爆破巨响,一座历时80多年沧桑,著名的,拜占庭式建筑,圣.索非亚大教堂突现出来。这是哈尔滨市政府改造城市,保护文物建筑的工程之一。翻开历史的老照片,你会由衷的惊叹"真是旧貌换新颜"。

  采访:哈尔滨市城市建设局 局长 高迎祥

  “对于保护建筑,我们哈尔滨格外重视,哈尔滨是在1996年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文物名城,评他的原因在于哈尔滨市保护建筑太多,虽然年轻,但是发展非常快,哈尔滨市以中央大街为代表的保护建筑,这是一种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哈尔滨得天独厚的宝贵财富,应该把它留下来,是历史的见证,是哈尔滨历史的缩影,各种建筑,一看到楼就知道五十年代的青石墙,一看到房八十年代的,阳台特别小,一看这个九十年代后期的,落地窗,房间大小都不一样,建筑凝固了音乐,特别住宅也看出了一个时代的经济的缩影。”

  哈尔滨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得这位与建筑摄影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韩昭宽老人,在家里坐不住了。

  采访: 摄影师 韩昭宽

  “这条河是哈尔滨市中心地带的一条码头河,实际是污水河,又臭又脏,周围的居民遭殃,现在改造了,这个桥那时候是木制的,像这个拍的,55年拍的,来回走车只能走马车,小型汽车,大车,客车,载重车,不能走,很困难,都绕很远才能到哈尔滨市,现在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变化太大了,最近改革开放以后,改成清水河,两边成为了绿地,休闲区,这和以前大不一样,以前这个地方都是贫民窟,房子不像房子,简直就是垃圾堆。”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哈尔滨竣工鞭炮此起彼落,建成了嵩山、红旗、宣庆、闽江、河松、河柏等住宅新区,式样新颖,造型独特,功能配套,设施完备,堪称住宅新典。1997年竣工的闽江住宅小区,有“威尼斯花园”之称,以中心花园为核心37栋建筑环绕周围。整体造型为欧式风格,将俄式、法式、巴洛克式、哥特式建筑风格包融为一体。

  霁虹桥是一座已有六、七十年历史的铁路跨线桥,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依然担负着它的使命。它是哈尔滨历史上最古老的一座立交桥了。

  采访:哈尔市城市建设局 局长 高迎祥

  “哈尔滨市是很特殊的城市,先有铁路后有城市,哈尔滨市城区内铁路网的密度全国第一,先有铁路后有城市在城市建设中路上一个最大的障碍,横跨铁道线,拉滨线,滨绥线,缤长线,哈大线,一共七条铁路汇集哈尔滨市,哈尔滨成了铁路网密集的地方,是交通枢纽,道路横跨铁路,平交一个不安全,一个影响速度,这样不得已建立交桥,哈尔滨立交桥可能是全国除了上海、北京之外最多的。 ”

  让历史的目光回望一百年前,你就会看到听到,隆隆的车轮,高扬的汽笛,打碎了哈尔滨“田园牧歌式”的宁静。当世界历史的脚步跨向新千年的第一个世纪,哈尔滨敞开热切的情怀,打开每一扇微笑的窗口,迎接四海的宾朋。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