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历史中国     魅力中国     今日中国         



[十六大特别节目]《结构调整在山西》


  当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时,山西省人们的观念和生活,山西省的面貌也在悄悄地变化着、更新着。

  山西省阳泉市是一座伴随着煤炭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矿区的人口占到了城区人口的将近一半。

  57岁的许富锁师傅就是23万矿区人中普通的一员。当阳泉煤业集团由单一的原煤生产向非煤产业转变时,许师傅和许多工友一起从采煤一线转到了地面产业,进入了新办的电解铝厂。随着电解铝厂5年的发展,许师傅一家的生活也在变化着。

  采访:现在市场也都好了,我们吃的也好穿的也好。光煤,产多也不行,别的产业比方说铝业和别的产业,工人就能挣下钱了,正好供大学生。三儿子考上大学,这不还为大儿二儿娶媳妇买房子,全沾那调产的光呢。

  阎廷贵由采煤专业大学生成长为采煤技术队长,又由采煤技术队长转行转产,从地下采煤转变为地面企业的骨干,成长为华鑫磁性材料厂总工程师。

  采访:着急的时候,当时我们总经理和我们一起研究技术问题,解决不了就要停产,解决不了就没法生产。干不出来就没有工资,不仅自己没有工资,所有人都没有。97年12月份,我大概上班29天,工资我只能拿273元,这时候回家都交代不了家里。这点钱当时仅仅够温饱。那时我们也很辛苦啊!每天回去很晚很晚的,工资拿回去却很少很少。(当时研究方案)不满意就再找问题,设想几套方案赶快去试,成还是不成,心急火燎地等待着结果,这几年一直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技术、市场、营销和管理等难题,被阎廷贵和华鑫人一一破解,华鑫厂才有了与国外同行竞争的资本。

  他们的努力使阳泉煤业集团走出原煤生产的困境,走上煤与非煤产业并举的路。

  采访:煤与非煤并重并举,改革发展战略方针,在选择这些产业发展目标的时候一定要采取相关多元化,立足于资源优势包括市场,立足我们的人才优势,我们是老企业,是大企业,有将近10万职工,应该说有很多职工都是训练有素的。经过转产,很快这些职工就可以进入角色。在职职工一共是8万人,现在已经有3万多人将近4万人搞非煤产业,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煤电铝产业链、磁性材料、新型的建筑材料,这几类主导产品已初步形成规模,我们的铝厂、电厂,京宇磁性材料(厂),应该说管理水平、管理素质、经济效益都是比较好的。

  煤炭资源越挖越少,单一煤炭产业难以适应市场,这不仅是阳泉煤业集团面对的实际,也是山西省整个煤炭行业的实际。集中资金和技术人才,激活机制,对内联合,对外招商,着力开发市场前景好、起点高的非煤产业已成为整个煤炭业的共识。输煤变为输电,能源输出变为产品输出,一批依据煤电资源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正在改变着山西落后的经济格局。

  这座有50多年历史的钢厂已经发展成全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

  要想搞好结构调整,必须强化现代化管理。2002年八月,太原钢铁厂一次性销毁不合格不锈钢产品276吨。

  采访:对我们生产不锈钢的人来说,确实感到非常的心疼,因为这是我们确实付出了很多劳动生产出来的。但通过公司领导给我们做工作,我们真正认识到了这种不合格产品流向社会以后,对用户以及对我们太钢不锈钢产品的声誉会产生极坏的影响。

  采访:销毁276吨以后,对整个生产是个推进,对杜绝不合格产品,包括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数质量,都是一个比较大的举措。

  采访:我们感到公司领导作出这么大的牺牲是很值得的,很有必要的生产.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实施指标管理,是他们迅速提升指标水平,调整产品结构的一项得力措施。

  采访:调整产品结构后,产品质量显得非常重要,这样我们找一个方向找一目标。从这块看,我们有几个方向,第一个我们瞄准世界最高水平,日本的日新。同时我们瞄准亚洲较好水平,韩国的浦项。从对标以后,我们职工确实看到了我们的差距,也看到了方向,对于质量进步和质量飞跃起到了很好地推进作用。

  指标的责任保证体系和重点难点项目攻关保证体系,有力地保证了以不锈钢生产为主导产品的结构调整。

  采访:不锈钢是一个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品种,所以我们选定这样一个主导产品以后,对我们的技术装备进行大规模的改造,近些年来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改造。到明年上半年,我们太钢就能实现年产不锈钢80万吨,能够进入世界不锈钢生产的十强。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基础上,我们还将进一步努力,到2005年左右,把我们太钢建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不锈钢企业。

  改变历史形成的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和市场回报率低的状况,发展潜力产品、推进产业化升级的活动正在山西大地展开。

  曾经是中国农业样板的大寨也开始了产业结构调整。

  当年的大寨妇女带头人宋立英,带着儿媳妇,办起了小卖店。

  采访:现在吃的好了,我早上吃一个鸡蛋,还喝半斤(牛奶)。住上楼了,下边是一个小店。大寨这一年比一年来人多了,咱也得搞好这旅游产品哩!搞好这小店,弄点大寨特色。现在钩那拖鞋,钩上大寨两个字,那不是挺好的。剪纸什么的,什么也有,就像这虎头山啊!大寨风景呀!也还是可以的。那咱联系联系吧!联系咱看看过了年。这也是搞商业,经商哩!

  昔日造大寨田的能手如今转变为经营者,在经营中他们逐渐树立起了品牌意识,要创“大寨”这个品牌。

  采访:随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搞哪个生态建设,我们这个旅游业就开发了。这个地方1995年被山西省政府命名为社会主义教育基地,是咱山西省农业厅命名的大寨森林公园。所以我们围绕这个主题建设大寨,大寨这几年客人比较多,一年有二、三十万人到大寨。

  随着森林公园的发展,三分之一的大寨田退耕还林,许多农户办起了窑洞旅店、窑洞饭店、农产品小卖店,不少老人、妇女成了经营特色旅游产品的行家里手。

  采访:大寨的起步比较晚,思想转变比别的地方难得多。大寨从哪个红红火火的年代一下跌落下来,跌落下来再起来再走,和人家自然而然走过来的就落下一定的差距。

  大寨人敢于挑战自己,敢于承认差距,他们踏踏实实地开始了农业结构和管理方式的调整。

  采访:抛弃了因循守旧的的观念,还有单纯农业结构,还有大锅饭的评工记分制这些都抛弃了。

  现在,大寨人办起了十多个村办企业,他们立足当地优势资源,实行内外联合,发挥品牌效应,建成了农产品深度加工生产线。

  采访:现在由于大寨核桃露拉动,周边农民种核桃的积极性相当高涨,有的一家就种十亩二十亩。(核桃露产值)一年要上到一个亿,两年两个亿,三年要上到五个亿,能带动一万农户,每户可增收3000元左右。

  2001年7月,大寨赞助了北京——莫斯科申奥万里行,将核桃露产品推向全国和周边地区和国家。

  2002年10月在全国糖酒饮品展销会期间,大寨核桃露的产品宣传独具特色,引发同行和消费者的注目。

  (大寨)合理利用本地资源,然后利用大寨名气(推出)

  采访:我们奔大寨品牌来了解一下

  采访:30岁以上的人一提大寨,最起码这两字不陌生

  采访:陈永贵、郭凤莲都是大寨的,我们都清楚

  采访:这个标得比较清楚,里边有几个核桃

  在全国糖酒会前后,一个月内大寨核桃露就达成销售意向两个亿。而在整个山西农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以带动120万农民,每人每年增加收入200多元。近些年,山西省计划抓好1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个战略性工业潜力产品、10个旅游景点、100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这一切将大大加快山西省的经济发展速度。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