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历史中国     魅力中国     今日中国         



[重庆]《人民大礼堂》


  这就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为了了解它当时的设计思想和施工难度,我们找到了中国建筑科学院结构所研究员蔡绍怀教授。蔡绍怀教授是现在我们唯一可以采访到的曾参加过1951年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建设施工的工程师。

  原重庆人民大礼堂结构工程师 蔡绍怀:由于西南刚刚解放,当时西南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西南大区的所在地,缺少一个表示政府的一个建筑,特别是做开会、干部会、几千人那种干部会,没有好的会场,所以当时就想建造那么一个礼堂。

  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工程系的张家德先生担纲了重庆市人民大礼堂的建筑设计重任,他的设计构想是:建筑的外观采用中国的民族形式,内部用钢、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等混合结构,正中为圆顶大礼堂,礼堂的屋顶为直径46米的半球形钢网壳屋架,重280吨,是用36片经杆、19环纬杆和75000多枚铆钉联接组成的,底部支座还安设有能适应热胀冷缩的自然滑动轴承装置。这是大礼堂工程中的关键项目,也是我国国内最早出现的大跨度网壳结构工程,无论在设计上和施工上难度都很大。而且那个时代的建筑工人施工,可不像现在可以用机械起吊。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他们先在地面上将众多的钢料,一件件地铆配试装,经验收合格后,再拆掉,然后才用简易的吊杆起重工具,一片一片地吊至高空进行装配。可以说,重庆人民大礼堂是手工作业的具有现代理念的建筑。

  原重庆人民大礼堂结构工程师 蔡绍怀:我们叫仿天坛,看上去像天坛,但是天坛比较瘦高的个子,这个是矮胖的。天安门那部分跟真正的天安门也有区别,刚才我也说了,没有屋脊,这是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屋架顶上有屋脊,我们这个就不是屋脊,而是一个弧形的拐过来了。

  经历了五十多年风风雨雨的考验,在山城的大地上,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风韵犹存,格外耀眼。高65米仿"天坛"似的圆形大屋顶和"天安门"式的大厅外门楼,两旁的四方亭,都是用碧绿的琉璃瓦制作而成,乳白的栏杆、大红的廊柱以及精美的彩绘、装饰得金碧辉煌、异彩纷呈。礼堂内部为直径46米,净空高55米,有5层挑楼环绕的圆形大厅,半球形的大钢网壳,置于5层楼的钢筋混凝土基柱上,大厅堂内开阔舒展,没有一根柱子。

  重庆人民大礼堂管理处副处长 冉念:整个大礼堂原来设计座位是4000多座位,我们97年直辖市以后进行了改造,为了提高人们在这里观赏节目的舒适度,我们把排距座距按照现在的规范和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理念作了改造,现在的座位是3700多。

  1997年6月18日,中国政府将重庆市定为直辖市,有将近4000多人参加了重庆直辖市成立庆典大会,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也到会表示祝贺。这是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有史以来接待的领导级别最高、规模最大、人员最多的一次大会。不仅如此,2002年4月16日,重庆市还成功地召开了亚洲议会和平协会第三届年会。值得一提得是,到会的一位来自印度的官员,非常喜欢重庆人民大礼堂的建筑风格,他多次向中国政府索取重庆人民大礼堂的设计图纸,准备在印度再建一座一模一样的,遗憾的是设计师张家德先生和参与此项目的其他同志相继去世,很多图纸找不到,所以无法满足那位印度官员的心愿。由此可见,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不仅是重庆市的标志性建筑,在世界上也是颇有影响的。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