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晚上8点,中国联通公司在北京宣布全面开通CDMA1X网络,这标志着中国联通继中国移动去年推出的GPRS之后,也完成了向2.5代通信技术的升级,两大业界巨头共同登上了新的竞争平台。那么联通的新技术究竟新在哪里?它是否能够成为拓展市场的利器?新的服务能否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呢?请看记者的报道。
CDMA1X网是在原来的联通CDMA网络基础上建成的,是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之间的过渡技术,又被称为2.5代技术。相对于联通的第二代通信技术CDMA,CDMA1X除了打电话以外,还能提供手机上网、多媒体短信等更多的数据业务。它的应用与第三代通信技术基本相同,只是传输速度达不到第三代技术的水平。CDMA1X网开通后,CDMA用户按短信或电话提示,在手机上操作就能直接升级到CDMA1X网。支持CDMA1X的手机上网速度将提高10倍,可以玩网上游戏,收发多媒体电子邮件,下载软件、图片和铃声等。
中国联通市场营销部总经理李为冲告诉记者:“你现在可以在网站上看到一个照片,你可以用手机把这个照片抓下来,然后再通过你的手机传给你的朋友、你的亲人,通过我们CDMA1X网。”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20多款手机支持CDMA1X业务。联通表示,在与手机厂商合作的同时,他们还在和韩国SK和微软等软件商合作开发手机娱乐内容,以吸引用户。
联通新技术矛头直指GPRS
实际上,早在去年5月,中国联通最大的竞争对手中国移动就已经推出了同样是2.5代移动通信技术的GPRS,比中国联通早了整整10个月。
GPRS可以为手机用户提供语音新闻等服务,除此,GPRS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彩色多媒体短信、动画、游戏、浏览互联网等数据服务。与联通现在推出的CDMA1X所提供的服务十分相似,那联通为何还要推出CDMA1X?
中国联通市场部总经理李为冲告诉记者:“我们的速度会比较快,另外一个优势就是我们从2.5代将来升级非常容易,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在这个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我们主导的地位。”
就此,我们采访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数据部的王红宇,她认为联通的CDMA1X是一个不错的技术,竞争的关键在于运营商所能提供的服务。王红宇认为:“我觉得竞争,应该说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关键是说在那方面的竞争,我觉得不是技术层面的竞争,而是业务层面,市场策略层面的竞争。”
从推出GPRS以来,中国移动先后推出了移动梦网业务平台、彩信业务、动感地带等服务项目。然而最新的统计显示,GPRS使用客户有110多万,基于GPRS的WAP注册用户有150万,两者加起来才260万,仅占中国移动1.4亿用户总数的很小一部分。
配合新技术推出 广州联通新推优惠资费
在推出新技术的同时,中国联通双管齐下,再次举起了降价的大旗。今天,联通公司的一种新的资费优惠套餐首次在广州市内推出。中国联通广州分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这正是为了配合CDMA1X的全面推广。
据介绍,广州CDMA的用户在原来50元月租费的基础上多缴纳18元后,就可免费接听所有来电,而且市话主叫为0.36元/分钟,部分IP和国内长途费8折优惠,对于CDMA的集团用户,也可享受类似优惠,这项活动将为期2个月。
中国联通广州分公司移动业务部市场部经理陈科斌告诉记者:“本月28号,我们的CDMA1X增值业务正在全国全面推广,那么结合这个新业务新技术推广的一个势头,那么我们也以这个个性化的资费套餐为一个主打策略。”而此前,广州联通已经于本月18号,在广州四个郊区推出了类似的业务。之后,广州移动也在相同地区推出了优惠套餐。
据了解,广东省的移动用户数要占到全国的1/6左右,而广州地区的业务收入又在全省占据重要位置,业内人士指出,广州联通频频抢先降低资费,甚至进入广州市区,就是要配合CDMA1X增值业务的上市,尽力扩大CDMA用户群,为用户入网降低门槛。
中国联通寻找市场新突破
无论是新的技术,还是新的资费,联通推出的每一招都与他的老对手中国移动针锋相对。专家认为,中国联通此次推出CDMA1X,是它在2003年最重要的一步棋。
中国联通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中国移动)的资源,他们的规模都比我们大得多,所以在跟他们的竞争当中,我们有一定的难处,但是我们选用的CDMA1X在技术上有相当大的优势,我们会利用好这个机会,争取很快超过我们的对手。”
为了赶超中国移动,2002年1月份,中国联通CDMA定下了年底将用户发展到700万的目标,去年,中国联通通过送手机、补贴话费等方式,在年底艰难地将CDMA用户数发展到700万,而这时,“小灵通”在全国开通,对它的“低价格”优势提出了挑战;去年5月,中国移动GPRS正式投入商用,并在这项技术的基础上开通了多媒体短信、手机上网、卡通、漫画下载等新业务,对中国联通的高端用户也构成威胁。2003年中国联通提出在700万用户的基础上,新增1300万用户,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联通把宝押在了今天推出的CDMA1X上。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吕廷杰认为:“他希望不甘落后,能够奋起直追,它(CDMA1X)直接的作用是防止一些希望用移动多媒体业务的客户流失到竞争对手那,希望留在我这,那么至于他能不能把现有的移动客户抢过来,这个问题可能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了。”
专家质疑:新技术是不是决定性的力量?
新的技术是不是拓展市场最关键的利器?这一问题在专家中间还存在一些争议。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吕廷杰认为:“我想像移动通信的运营商们不断推出这种增值业务,或者推出新的这种技术的平台,实际上是在创造市场。”专家举例说,手机短信技术10年前已经存在,但并不为人所知,经过短时间的市场培育,短信业务量急剧上升,据预计,今年全国手机短信的发送量将超过1500亿条,由此产生的直接利润将达到150亿元。这说明新技术能够拉动市场。
但也有专家表示不同意见。去年,世界电信业低迷的时候,欧洲各大电信运营商想利用3G新技术来刺激市场,但由于布置3G网络时背下的巨额债务,因此3G商用的时间一推再推,至今未能确定。博达克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邓肯告诉记者:“我觉得消费者根本不需要知道GSM和CDMA,或是CDMA1X有什么不同。 问题是用户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些东西,这是很关键的问题。”
专家说,我国小灵通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尽管业界认为它不是最先进的技术,但凭借低廉的资费迅速占领市场,近一年时间用户已达1400万。并已陆续进入北京、上海、广州。对此专家表示,电信运营商在推出新业务时还要更多考虑市场的需求。
新技术有多大吸引力?
目前,已经有1千万的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看电影、下载图片,但相对于其他2亿多手机用户来说,手机只是通话工具而已。新的技术对这些消费者有多大的吸引力呢?
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现在好像还没考虑过用这个。” 另一位则告诉记者:“我准备撤消了,因为我是学生,我觉得那个资费套餐对我来说不太合适,我觉得是贵了。”
据了解,目前我国有超过2亿1千万的手机用户,只有1千万左右的用户能实现上网、下载等功能,对其他2亿用户来说,手机只能用来打电话、发短信。无论是移动还是联通的GSM用户,要享受新服务,只有换手机。而有这种功能的手机,平均价格在2500元左右,是普通手机的两倍。因此,怎么才能吸引这些消费者,对运营商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3G,是负担还是机会?
无论是中国移动的GPRS,还是中国联通的CDMA1X,从技术角度上说,起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被称为3G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已经有消息认为我国将在年内发放3G牌照,但是专家表示,对3G的发展不要太乐观。
BDA博达克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邓肯认为:“3G在欧洲诞生的时代不同,那是一个泡沫时代,我倾向于认为对于运营商来说,3G更多的是负担,不是机会。”3G概念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一提出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运营商的巨大兴趣。简单地说,有了一部3G的手机,就相当于随身带着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和下载网上的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在网络泡沫的年代,3G运营牌照在欧洲的英、法、德、意等国拍出了天价。拍卖大伤运营商的元气,再加上紧随其后的泡沫破灭,获得了牌照的企业没有资金建设和部署3G网络。目前,欧洲的3G进程已经基本停滞。在亚洲,日本的多克莫公司2001年推出号称是3G的服务,但用户很少。3G的发展在中国也是争论不已的话题。
邓肯认为:“(3G)手机非常贵,可能需要600美元一部,中国有多少人愿意花600美元甚至更多去买一部手机。第二个问题是这个服务本身的,每个月的服务费比现有的2.5G要高得多。必须有人为此掏钱。谁真的愿意在中国的每一个省建多媒体的机站,当没有人能知道到底会有多少人愿意花钱去买手机和买这个服务。这有可能是失败的投资。”
中国邮电大学吕廷杰认为:“从技术上不是问题,大概3G最大的问题还是市场的问题,就是现在大家能不能看到它的市场,就是说如果没有市场,可能有点入不敷出,就是说,投入得不到回报。”
《经济信息联播》播出时间:
首播 CCTV-2 周一至周六:21:00-2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