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音乐·人物     瞬间掠影     主创人员     内容简介         



交响音乐中的管弦“家族”


  交响音乐的成熟与发展经历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在经历了从歌剧序曲、组曲、三重奏鸣曲、大协奏曲、复调风格的赋格曲等多种体裁的演变与发展后,古典交响套曲形式最终在十八世纪中叶得到确立。

  完成这一创举的作曲家,就是人称“交响乐之父”的海顿。他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首交响曲。

  交响乐队的编制经历了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的变化过程。而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和弦乐器组这三大基本构成则始终沿用至今。

  两个多世纪以来,交响乐队根据音乐作品的发展而有了不同的编制,最早的管弦乐队只有三十余人,而今天,世界各国著名交响乐团的人数都保持在一百多人左右。尽管奥地利作曲家马勒曾写作过一部被称为“千人交响乐”的作品,柏辽兹也曾梦想过动用一千五百名演奏、演唱人员来演出,但迄今为止,常规的乐队编制仍然成为交响乐创作的主体。

  管弦乐队演奏的历史开始于十七世纪,而十八世纪德国的曼亥姆乐派与柏林乐派的作曲家们为古典交响套曲形式的确立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他们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先导。

  海顿是一位我们永远也不应该忘记的作曲家。这不仅仅因为他所创作的那些洋溢着健康、明快、幽默、轻松气息的音乐作品。更重要的是海顿促进了十八世纪后期一种新的器乐语言的完善。从那时起,交响音乐、交响乐队的样子已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十分相像了。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