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胜春的话
|
|
|
 |
 |
 |
 |
 |
各位好,我是胜春。《当代教育》——《感受交响音乐》的系列节目,从今天开始就正式播出了。这个新节目的开播,应该庆贺一下才是。于是我和我的同事们,就想到了这样一个既经济又省力的办法。最近我们在很多的调查当中都发现,现代人当中不喜欢音乐的人不多,但对交响音乐十分了解的人也不多,还有 想系统地了解交响音乐的人不少,但是通过电视媒体找不到机会系统了解的人也不少。针对这两个“不多”和“不少”,我们的节目也就应运而生了。如果您有兴趣,请在周一至周五每晚七点半到八点钟的时间,与我们相聚。您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发现,您又多掌握了一种语言。的确,谁能否认音乐是一种最美丽的语言呢?如果您肯接受的话。 |
|
 |
 |
|
 |
 |

联系我们
|
|
|
 |
 |
 |
 |
 |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当代教育》栏目;邮编:100859;热线电话:01051915865
|
|
 |
 |
|
 |
|
 |
|
音乐·人物
 |
 |
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艺术殿堂星汉灿烂。那星光的每一次闪耀,在人类历史中都留下了动人的一笔。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用他奋斗的一生证明与歌颂了“人有权决定自身的命运”这一信仰。他是一位性格复杂但才华横溢的人,在他之前或之后,几乎没有任何一位作曲家能够与他比美。
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新旧时代的转变,他在18世纪和19世纪生活的时间几乎一样长。在法国大革命的强烈影响下,贝多芬发出了“尽力为善,热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令王位宝座,也永远不背叛真理!”的呼声。对自由和个人尊严的憧憬哺育了他,使他成为一位对新世纪的脉搏最为敏感的艺术家。
|
更多... |
|
|
 |
|
 |
|
瞬间掠影
 |
 |
贝多芬有着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庞,到了晚年时才因病态而变得有些发黄。高高隆起的额角上长着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炯炯有神的双眼时常射出一道犷野的光芒,有时也流露着一种阴郁的神情。紧闭的双唇使嘴边的皱纹显得并不友好。
贝多芬的音乐之所以成为不朽的杰作,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在一个英雄的时代里创作出了代表着大多数人内心呼声的时代最强音。他是那个时代里最为敏感的艺术家,是时代造就了他。他属于那个时代,也丰富了那个时代;他不仅仅属于那个时代,而且永远激荡和颂扬着每个时代人类的高尚精神。
|
更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