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复交二十载 通航十八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有感


  复交二十载 通航十八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有感 孙平化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也是中日通航18周年。现在中日之间,包括北京、上海、大连和东京、大阪、福冈、长崎,每天平均有六个航班;中国国际航空、“日航”和“全日空”三家公司的飞机穿梭于中日间辽阔的天空。虽然偶有运费高、机票难的呼声,但还是人人称颂中日空中交通之便,特殊情况下,还可当日往返。各家航空公司都把中日航线视为平鸷较摺?

  中日空中交通发展到今天这样方便,而且今年中日双方已商定,各自增加西安、名古屋两个国际空港,继续增加航班,将越来越方便,这是十分来之不易的。当年,在中日关系处于困难时期,周恩来总理就曾说过,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也可以签订中日民间航空协定,双方先通航。但由于日方原因未能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在建交联合声明里规定缔结的几个实务协定中,要数中日航空协定最为困难,因为它牵涉到政治问题、日台航线如何处理等等。当时大平正芳外相两次奔波于东京、北京之间,表示要豁出政治生命去推动谈判,以早日缔结中日航空协定。以藤山爱一郎、伊东正义为首的几位自民党政治家组成“青空会”积极协助,形成一股推动力量,终于1974年4月20日中日双方在北京正式签订了中日航空协定。同年9月29日当我随王震团长率领的中国民航首航日本的代表团登上首航班机,起飞后从飞机窗口俯瞰两国山川大地、浩瀚海洋时,万感交加,深感大平正芳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在中日通航上真是立了大功,具有言必信,行必果的大政治家的高贵品德,令人敬仰。

  我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随代表团访问日本是1955年春天,从那以后,直到1974年9月29日,我无数次往来于中日之间,都要绕道香港。我从1952年到1974年中日通航,为了迎送日本代表团无数次来往于北京和深圳桥头之间。在那武汉长江大桥尚未建成、中国民航首建初期、喷气客机尚未问世的年代,更要格外辛苦一番。那时,日本朋友常说:“中日两国是近而远的国家,犹如除夕和元旦。”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中日两国真正成为一衣带水、一苇可航的近邻。

  回忆1964年4月,松村谦三先生第三次访华,松村先生、冈崎嘉平太先生一行宁愿坐船来中国,也不愿再绕远取道香港。他们进行了新的尝试,乘坐两千多吨的货轮“玄海丸”,于4月9日由九州门司港出发,费时数日,迎风破浪,抵达秦皇岛港,总算是从日本直接来到中国,充分体现了他们深切期望中日通航的心愿。

  1972年7、8月间我率上海舞剧团访问日本,绕道香港去日本时,就作好了经香港回国的安排。但在日本访问期间,藤山爱一郎先生向我提出:“208名的大型艺术团回国不要再绕道香港了,用日本包机把大家直接送回上海如何?如果中国方面愿意,日本方面没有问题。”并具体谈到,他和“日航”关系很深(当时是“日航”董事长),冈崎嘉平太和“全日空”关系密切(当时是“全日空”总经理),考虑到这种关系,两家航空公司各提供一架飞机,代表团全员就可以直接从东京回到上海。藤山先生的建议,得到周恩来总理的响应和支持,周总理并指示国内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作好相应的准备。1972年8月16日日本两架包机几乎同时在上海虹桥机场落地,为开辟中日航线开创一个先例,也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突破。其后不久,为田中首相访华作准备的“日航”包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当我们看到古井喜实、田川诚一、松本俊一等几位先生手捧松村先生、高碕先生的遗像走下飞机时,想到这两位老朋友终于没有看到这一天,不禁令人泪下。

  中日通航之后,“友好之翼”应运而生。日本的大型访华团常把一架班机的坐位全包下来,或专门包一架飞机往返于中国、日本之间,成为了解中国、理解中国,传播友谊的“友好之翼”。总之,中日航空协定的签订,中日通航在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上发挥的伟大作用,笔墨难尽。在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怀念为这项伟大事业而尽力的掘井人。

  (孙平化 中国日本友好协会会长) 摘自《日本研究》一九九二年第三期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