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电视指南 |  体育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国家地理 |  生活频道 |  视听在线

生活首页     编辑手记     主持人     来来往往     关于生活         



写给观众


                                            邝晏

  前两天开会,领导要求获奖记者每人写一篇手记给生活网站。遥想获奖对我来说已经是半年前的事,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逃脱,所以,写吧。

  写作对记者来说是件再普通不过的事,那是我们赖以谋生的手段,只是谋生之外再想让老记们写点别的就是很难,为工作写得太多的缘故。我不算太爱写,但曾一度想当一名网络写手,后来那些情情爱爱的东西却更多地留在了日记本上,写小说似乎成了情感来临之后聊以慰籍的东西,没有情感,也就没有灵感,情感不可能总是源源不断,所以灵感便时有时无,如果去写网络小说我肯定会饿死,权当业余爱好吧,所以至今为止,我还未在网上发过一封帖子,这篇任务算是第一篇。

  转眼到"生活"已经三年多的时间,总体感觉是我在"生活"磨练,"生活"让我成长。三年多里,我做过各种节目。从最初的《生活实验室》、《百姓》、《新生活》、《时尚》,到现在的《投资理财》、《金点子大赛》,囊括了人物,事件,游戏,大型系列片,外采,演播室等各种题材形式的电视节目,受益还是挺多的。来这以前做得多的全是新闻,现在想想,那会比现在轻松多了。不是我抨击新闻部的同事,专题节目在制作上的确比新闻要麻烦得多。

  电视节目的改版对一个栏目来说是常有的事,因为没有一个观众的口味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才会不断地调整,不断地更新。片头都得常换,更何况内容,衣服旧了,就该买新的了。有时观众不太适应,甚至会抱怨,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呢,怎么又变了。你以为我们这些记者想改,我们巴不得偷点懒,我们和你们一样,刚刚适应这类节目的做法,又该换了。可是不换,行吗,那还不都是为了讨好你们,给节目换衣服也好,换五脏六腑也好,不都是希望她既有内涵又有相貌,还实用,让你每晚守着她多看两眼,要不然我费那劲干吗?你以为真的是像广告词里说的"生生不息,共创美好生活",你知道我们怎么念的吗,那叫"生生不休息,共创艰苦生活"。

  "生活"从上到下有60%以上的工作人员是女性,栏目内有种说法:再漂亮的容颜,再水灵的脸蛋到生活干两年记者准瞎。这种黑白颠倒的日子,连觉都睡不够,更别谈保养了。有时我们这些女记者们左手捏着观众来信和收视调查报告,右手拼命摁着眼角的鱼尾纹,心里直喊"我比窦娥冤哪"。可是奇怪的是依然有这种传言——"生活"的姑娘们是央视经济部最靓的一拨,这也算是"生活"的魅力吧。

  干记者这行,有时不免会抱怨观众,怎么会有观众问那么奇怪的问题啊?这个观众提的意见怎么这么可笑啊?可观众是上帝,观众的反馈往往让我们这些记者不得不劳神费力地去迎合他们。抱怨归抱怨,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隔行如隔山,你出去采访时不也常碰到不明白的事情吗,不也问过很多可笑的问题吗,以为自己有多聪明,你可以无视观众的意见吗?那为什么在自己做的节目播出后收到大量观众来信来电时会暗自心中窃喜?曾有朋友问我你没有成就感吗,我说做电视最大的特点就是总会对自己不满意,试问哪一个节目你敢说很完美,稿件,解说,配乐,拍摄,剪辑,字幕,你敢说没毛病,我挑死你!但是,在得到大部分好的反馈意见时,在观众告诉我,我的节目曾经给予过她们帮助时,这时,我有成就感。

  其实记者对观众的感觉,像朋友,情人,老板,好像哪种都不全,还是改编一下王菲的新歌吧:"我的脸谁来看,我都不能管,随便你左顾右盼,你不耐烦我也要干,爱你是我的习惯,不管你未来怎么换,不必偿还,不用交换,我喜欢不如你喜欢,你的不满成全我的美满,左等右等你爱我不如我爱你,不为谁带来什么麻烦,我悲伤不等于你悲伤那么简单,就把这节目做,我来编,你来看"。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