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和规定,为了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各地也想了很多办法,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广州,他们的做法就值得借签。
“两个确保”保障生活
陈红楠是广东省航运集团的一名职工,在船厂工作了27年,在1996年6月因为厂里不景气被通知下岗,当时老陈47岁,正是上有老人有照顾,下有孩子要抚养的年龄,一下子没了工作,心里觉得没有了着落。
陈红楠所在的广东省航运集团是广东省的一家老企业,近几年随着公路和铁路的发展,水上运输渐渐失去了运输业老大的地位,而只能在运输领域分吃分量不多的一杯羹,原来庞大的家业也很难维持,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航运公司并没有对下岗工人弃置不顾,而是各级领导班子团结一致,顶着各种困难为保障下岗职工的生活竭尽全力。
广东省航运集团工会主席老自权说,集团在对待下岗职工的问题上作到下岗无情人有情,该给下岗职工的钱一分也不会少。
广东省在确保下岗职工生活保障金方面有三个落实:
一是各级政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优先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确保了1/3的财政保障金;二是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积极扩大保险覆盖面,确保社会筹资1/3的落实;三是劳动保障部门和财政及企业主观部门协调配合,督促企业落实应负担的1/3资金。
在坚决执行这三个“落实”以外,航运集团内部还建立了下岗职工保障金的专户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广东驳运公司财务部经理欧丽鹃说,专户管理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资金的来源,一个就是资金的发放。每个工人在人事部都有一份资料,他们按照人事部提供的工资单把保障金按时足额地发放下去。
此外,他们还发挥集团的监管作用,集团的社保部会经常下去了解下岗职工的情况,有什么问题马上研究马上解决,为下岗职工拿到保障金疏通渠道。
现在,陈红楠每月的15号最晚25号老陈都能按时领到下岗职工保障金,既使在职职工拿不到工资他们也能领道,这让他及其它的下岗职工在下岗期间的生活有了保障。下岗职工保障金的准时足额发放减轻了下岗职工的生活压力,使他们在寻求新的岗位时候没有后顾之忧充满信心。
关于确保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的话题,《生活》栏目特别邀请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的王英才巡视员,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主持人:通过刚才的片子,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广东这家集团在处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的时候的一些做法,那你觉得他们的这种做法怎么样,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王英才: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实际上是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资金的筹集,第二问题是资金的发放。广东这家集团的做法是按照国务院所规定的“三三制”筹备资金的原则,企业筹足了它应筹的三分之一,那么它把这三分之一再和另外的两个三分之一,一个是财经的补贴三分之一和社会调剂的三分之一捆在一起,来为它的下岗职工发基本生活保障费,因此这个做法是完全符合要求的。
主持人:保障金的来源是三三制,其中有三分之一就是来自企业的,但是我想如果有的企业经营不好的话,经济很困难,拿不出这个钱,觉得该怎么办呢?
王英才:在这一方面国务院也有规定,对那些长期关闭和破产的企业,它确实三分之一筹集很有困难,筹集不足,那么就由财政兜底。这四年当中,各地方财政还有中央财政,都拿出了一大笔经费来进行这些方面的工作。这四年的统计来看,就中央财政拿了400多个亿,平均每年100多个亿来作基本生活的保障工作。
主持人:说心里话,这个保障金也不是一直给你发下去,它可能保得了一时保不了你一生,所以我觉得作为下岗职工来说,可能他们还要寻求再就业的这样机会。
王英才:在1998年国务院就曾经提出要求,一个方面要做好两个确保,另一方面还要创造条件为这些人实现再就业。从这四年的工作来看,那么全国有二千五百五十万下岗职工,其中有一千六百八十万人已经实现了再就业。
主持人:您能不能给我们下岗职工提一些好的建议让他们重新再就业?
王英才:我说很关键的一条,要转换观念,要认清当前的形势,要从过去时期由计划转化来的靠国家、靠政府来安置就业这样一个传统观念中要跳出来,要按照社会的需求来在市场中竞争就业,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扶持政策来为自身创造就业条件。
主持人:他们自己也很愿意很努力地去工作,关键就是这个工作到哪去找?
王英才:对,为这个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我们江泽民总书记就提出来了要把这个问题作为第一任务,要实行一个结合,处理好三个关系。所谓一个结合,要把经济的发展、拉动内需和扩大就业紧密的结合起来,要处理好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城乡协调发展和扩大就业的关系,那么在这里我们也希望下岗职工能在政府的关心下,加上自己的努力能够重新找到工作上岗再就业。
主持人:感谢王司长。好,聊完这个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以后,接下来我们要跟大家来聊一聊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的生活保障话题,我们先来看看全国各地是如何按时足额地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
退休职工杨世葆和张显富今天又在贵阳市社保大厅遇见了,他们都是来看看关于养老金有没有又出台新政策。自从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后,退休职工门觉得他们的日子真是一年一个新变化。
贵州华成橡胶厂退休职工杨显葆说,过去要到工会去拿那个条条,现在给你卡,直接到邮局取钱。
贵州天力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退休职工张显富说,特别是今年提高了养老金标准,钱都在春节前发到了职工手里,政府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贵州省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由于困难企业较多,2000年以前养老金拖欠情况较严重。虽然中央调拨了一部分资金,但资金的缺口依旧很大,为了解决资金问题,贵州省不仅提高了养老金的征缴率,还制定了最低养老标准,现在贵州省一类最低养老金标准为每月240元。为了确保贫困地区的养老金也能按时、足额的发放,贵州省建立了省级调剂金制度,将各地区当期征缴的养老金总额的5%作为调剂金汇集,调剂到贫困地区来确保发放。许多退休职工都说自从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后,他们的生活更有保障了。
从2000年开始,广东省就已经实行了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委托广东邮政代发省属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切实保证离退休人员能准时足额领取养老金,是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不受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
广州造船厂是广州市的一家大企业,退休工人占企业职工的很大比例,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使这里的退休职工解除了后顾之忧。
退休职工陈道根说,我们以前是有这样的担心,怕受厂里经济效益的影响,但自从养老金社会化发放以后,我们就安心了。
邮政代发养老金使离退休人员能方便、安全、快捷的领取养老金。养老金的发放形式是由社保机构为离退休人员开立邮政储蓄活期存款帐户,开办专用的邮政储蓄活期存折和邮政储蓄卡,在每月的发放日足额准时的将当月养老金存入离退休人员的帐户。养老金到帐后,邮政部门将通过语音通知服务电话告知广州地区的离退休人员。
在离退休人员居住分散的地区,邮局一般不提供社点定时发放服务,离退休人员可到附近的连望邮局领取。
在离退休人员居住集中的地区,邮局会在每月的指定时间到单位宿舍区或老人活动中心为老人现场办理取款业务。
主持人:今天我们就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问题,邀请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保中心的副主任皮德海先生来一起聊一聊。
刚才我们也看到不管是广东也好,贵州也好,现在的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的时候都是直接去邮局或银行领取的,一改以前由企业来代发和管理的这种方法,那你觉得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变呢?
皮德海:过去养老金由企业来发放,那么就会带来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不太好,这样我们这个养老保险的资金再返回企业去,由企业发给离退休人员,可能在企业资金紧张时候,有一些企业就会把这部分钱挪作他用,这样退休人员就不能按时领到或者说不能足额领到养老金了,这样就会影响他们的基本生活。
社会化发放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给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这本来就应该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自己办的事,不应该再麻烦企业来做。
主持人:这些离退休职工脱离企业以后,减轻企业的负担,让他们更有竞争力,全心在市场上去做事了。
皮德海:非常对,这样我们的退休人员就不在企业这个船上,而是进入社区这个船上了,他是有一个比较宁静的港湾,他的生活就更稳定,更可靠,更晚年无忧,所以说这个社会化管理服务目的就在这里。
主持人:目前在我国是不是各地都已经实行社会化发放这种方式呢?
皮德海: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要求要大力推进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工作,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大了工作的力度。2000年一年社会化发放就有了非常大的进展,在全国可以说是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社会化发放,到目前为止,这项工作又有进一步的进展,可以说已经在全国除了个别的一些附近没有银行邮局的网点的退休人员,其他的退休人员已经全面的实现了社会化的发放。
主持人:我们也特别想了解一下,我们国家在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方面,在未来会有一些什么样的计划,或者有一些什么样的措施呢?
皮德海:要继续做到确保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继续巩固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下一步从中央领导来讲,就是说中央财政的资金支持力度不能减,还要继续保持。同时,我们就是要继续加大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的工作力度,要有资金支撑,资金保证,这是一个比较主要的方面。
另外我们一项工作就是要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参保人员已经超过一个亿了,但是还有一些比如说外商投资企业的中方职工、一些个体劳动者、个体工商户没有被覆盖到养老保险的范围里来;下一步我们要扩大覆盖范围,按照国务院的有关条例的要求,要尽快把这些人吸收到养老保险里面来,一方面使他们将来的晚年生活也有保证,另外一方面也增加资金的收入,对于确保工作也很有益处。
可以说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发放以及社会化的管理,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方方面面给予支持来共同完成,使得我们的离退休职工,老年朋友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主持人:感谢皮德海先生来我们演播室作客。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使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稳步提高,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它既是劳动者生存发展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和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