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一直为国家和社会所关注,一些下岗职工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抚持下,通过再就业,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人身价值。
劳动力市场助李女士成为“老板”
在广州市每个区都设有一个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作用就是在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成为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传送带。李志君女士就是通过这座桥成功再就业的一个例子。
4年前李志君女士她和丈夫双双失业,成了特困失业人员,当时,他们夫妻两岁数都不小了,孩子正在上初中,生活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无奈之下,李志君决定到自己所在的东山区劳动力市场寻求帮助,工作人员详细地记录下她的个人情况之后,为她提供了免费的转岗培训。
李志君选择了计算机培训课程,培训结束后,劳动力市场开始为李女士推荐工作,像李女士这样的特困人员可以得到不限次数的推荐工作的机会,直到找到满意的工作为止。为鼓励企业雇佣本区失业人员,区劳动力市场还推出优惠政策,对那些吸纳了本区失业人员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经济上的资助,区劳动力市场会为每位失业人员每月向企业支付300-600元不等。
在经过多次求职之后,李女士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在一家养老院做管理人员。在养老院里她凭借自己从前在机关搞管理的经验,对养老院诸多方面进行了改革,使养老院大大改观,同时,李女士更看出养老院在广州地区潜在的巨大市场和无限商机,于是她提出承包下这个养老院,由失业人员变成了老板,这在东山区还没有先例,而且李志君以经营养老院为再就业方向打破了常规的就业模式,为其他失业人员再就业有开辟出一个新的就业思路。
吃水不忘挖井人,当上养老院院长的李女士对区劳动力市场充满了感激之情,现在养老院里只要招工,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到区劳动力市场去招人。
再就业服务走入社区
周东荣和妻子陈雪儿原来都是福州市食品公司的员工,由于市场顺应城市消费的变化改为超市,两夫妻由于年龄大而双双下岗。正在他们彷徨苦恼之际,社区出面了。夫妻俩所在的军门社区了解到他们曾在食品行业工作过,而且周师傅还有一手切肉的好手艺,就给夫妇俩在社区腾了个门脸房,让他们在社区做起了卖肉的生意。如今夫妇俩卖放心肉,既方便了社区居民又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连周师傅下岗的弟弟也过来帮忙了。
2001年以来,福州市已经有6031人像周师傅一样,通过社区走上了再就业之路。目前福州市以社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社区就业已初见成效。全市建立了市、区、街、社区四级再就业工作机制,形成再就业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各小区服务网点三级服务网络,将再就业工程延伸到社区,辐射到下岗职工的家门口。
福州市各社区对本社区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它们采取上门咨询、集中登记、个别走访等形式,摸清本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征询他们的就业意向,帮助转变他们的转变不正确的就业观念,使帮扶工作能够切合实际,有的放矢。他们不仅依托本社区,利用社区服务业安置下岗职工,还通过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为下岗职工服务,使社区就业立足社区全市联动。
此外,福州还采取了“春风行动”,就是给下岗职工送一个岗位,提供一套廉租房,赠送一个交通工具,这些行动在精神上给了下岗职工很大的支持。
妇联帮助再就业 责无旁贷
今年四十五岁的高淑玲,是北京市崇文区三八家务服务公司的一名产妇护理员;产妇护理是一种新兴职业,专门照顾坐月子的产妇和婴儿,所以又被称作“月子保姆”。说到当保姆,这在一般人眼里可是个侍候人的活儿,可高淑玲现在却充满了成就感。
然而,就在一年多以前,她还是个整天干呆在家里的失业女工。那时候,她在家闲着,老打麻将,天天在家看电视,心情烦闷,总在想,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
2000年底的一天,居委会主任告诉她了一个好消息,崇文区妇联下属的三八家务服务公司正在举办一个产妇护理培训班,专门招收辖区内的下岗和失业女工,问她愿不愿意去。高淑玲想去试试,也没跟家里商量就去报了名,回来一说,丈夫和儿子都不同意。
尽管家里人不愿意,高淑玲还是坚持去了产妇护理培训班。培训班除了教授产妇护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专门有老师对这些下岗和失业女工进行再就业前的心理培训,特别讲到要大家转变就业观念,让高淑玲她们从心理上做好调适。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包括高淑玲在内的二十名下岗和失业女工正式上岗,成为北京城第一批经过正规培训的月子保姆。高淑玲的工作确实很辛苦,每天24小时,给产妇和婴儿洗衣服做饭,给孩子洗澡,家里能干的活儿基本都干了。
由于重新上岗的机会来之不易,高淑玲十分珍爱自己的这份工作,对待产妇和孩子犹如自己的亲人,一年多来,她共照顾了十几个产妇和婴儿,每一次都以勤勤恳恳、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用户最终的赞誉和应有的报偿。2001年底,就在重新上岗一年之后,她光荣地被评为北京市再就业明星。看她干得高兴,家里人也不反对她了。
为了给区内的下岗和失业女工创造就业机会,北京市崇文区妇联以三八家务服务公司为依托,先后成立了产妇护理班和妈妈接送队,2001年共安置了三十多名和高淑玲一样的下岗、失业女工,使她们实现了再次上岗就业,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国家关于现就业的优惠政策:
1、减免税收
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副业的,三年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安置下岗职工达60%的企业,三年之内免征所得税。
2、 减免费用
对下岗职工申请个体工商业的,免征一年行政管理费。
3、银行贷款
对于一些吸收下岗职工达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机构给予小额贷款支持,如果下岗职工自办企业,可降低担保比例或延长贷款期限。
4、就业服务方面
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免费为下岗职工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咨询、职业介绍和就业服务,对提供再就业培训的机构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