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电视指南 |  体育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国家地理 |  生活频道 |  视听在线

生活首页     编辑手记     主持人     来来往往     关于生活         



闲置物品哪里去(2001年10月24日)


  主持人:我们每个人居家过日子,时间长了家里都会积攒下一些闲置物品,像过了时的衣物、更新换代下来的旧电器等等;这些东西往往是扔了可惜,放着又没用,实在是件让人头疼的事情。今天的生活发现,就来看一下北京的市民是怎么处理家中的闲置物品的?

  2001年9月14日至24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在市民中开展了一项名为“征集闲置物品 再用消费资源”的活动,号召大家把家里用不上的东西捐献出来,支援贫困山区,目的在于倡导绿色消费,实现闲置资源的再次利用。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 张明:我们感到广大消费者家中,有许多闲置物品需要开发利用,也就是二次消费,尽量做到物尽其用,有这样的闲置资源;第二感到贫困地区群众,物质上比较贫乏,也需要帮助。

  短短十天时间,北京市消协就收到了市民送来的各类物品近三万件,其中大部分为衣物、书籍、文具等,不过,让人惊奇的是捐赠物品当中还有不少像电脑、电视、影碟机等一些家用电器,这些相对说来还算比较高档的东西,怎么也被当成了“闲置物品”捐献出来呢?

  赵女士:(旧电脑)内存不够了,容量也小,只能用来玩游戏,别的干不了。

  女孩:功能、外形都不行了,就换掉了。

  大妈:生活好了,老买新的,家里有个二十一的电视,又买一二十九的。

  这次“征集闲置物品,再用消费资源”的捐赠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这一方面反映了北京市民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很高,而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大家希望家中的闲置物品能够得到再次利用的迫切心情。

  主持人:事实上,随着生活品质的日益提高,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闲置物品,这些东西放在家里,给人的感觉就好像“鸡肋”,留着太占地方,不要又挺可惜,其中大部分还能再次使用。平常人们要么把它们送到旧货市场去交易,要么就把它们当废品卖了。但是,生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通过这两个渠道来处理闲置物品,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儿。

  把家中淘汰下来的闲置物品,直接拉到旧货市场去卖,不失为一种选择方式,只不过在去市场的时候,必须带上当年买东西的购货发票,不然是无法进行交易的。

  王连明(旧货市场管理人员):把您的东西拉过来,然后和经营者谈这个价格,把手续交给他,如果价钱合适,你就可以很方便地出售了。

  到旧货市场处理闲置物品,除了手续上的要求以外,交易地点也有限制。过去还有国营的信托公司可以出售旧货,可由于市场的变化,现在只剩下私营的旧货市场在那儿坚守阵地了。但即使是像北京这样常住人口一千多万的大城市,成规模的旧货市场也就只有三、四家,而且大多建在城乡结合部,很多人不愿意为了家里那点旧东西,大老远地跑上一趟二手市场。

  抱孩子的男人:不方便,太远了也不知道在哪儿。

  老大爷:假如我拿电视去二手市场,我来回打车几十块钱,到那儿还给不上我二十块钱,不划算,还耽误时间。

  由于去旧货市场交易,要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所以人们索性就把东西卖给上门来收废品的,反正大到冰箱、彩电,小到瓶瓶罐罐,什么都有人收。不过,个体商贩上门收购虽然方便,但他们往往把价格压得很低,而且有很多住宅小区为了安全起见,是不让收废品的流动人员随意进入居民区的。

  收废品的:一般小区都不让进,我们上去拿,我们拿下来再给旧货市场。

  看来,无论是去旧货市场出售,还是当废品回收,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儿。

  为了能让市民更加方便地处理家中的闲置物品,北京市物资回收部门从今年七月份起,开始陆续在一些生活小区设立规范的回收网点。

  李志新(北京海淀区物资回收公司):主要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废旧物品出售,对群众家中闲置物品,如旧家电,过时的,通过回收网点,收购过来。

  今后,这种正规的社区回收网点会越来越多,居民家中的闲置物品也会相对减少了,但即使是正规的网点,物品回收的价格也不会很高,所以还是有不少人宁肯把东西放在家里。

  很多人家里的闲置物品,是些用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旧东西,当年可能花了很长时间,才攒够了买它的钱,看到这些东西,就好像看到了往日的生活,所以人们出于一种纪念,也不愿意把这些东西很便宜地处理掉,除非它们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

  女孩:我们情愿不要钱,把这些东西送到确实需要的地方去,比如说一些山区。

  赵志华女士:闲置物品用到最好的地儿,我觉得也尽了我的力量了。

  索义秀大妈:捐比那个卖总归还有点价值。

  尽管人们更愿意把家中的闲置物品捐献出来,可是单位和社会上搞的捐赠活动,一年也就碰上那么一两次,而平常不搞活动的时候,他们往往不知道该把东西送到哪里去?

  孩子妈妈:我觉得应该有一个社区福利机构,把这些东西收集一下。

  索义秀大妈:如果能有这样一个机构能够收,咱们送,送了以后能够发挥作用。

  主持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日前转发了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意见》,意见要求,充分认识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意义,进一步完善经常性的社会捐助工作,建立健全经常性的捐助服务网络。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各个城市都设有经常性的接受社会捐助的机构,像北京就有北京市接受救灾捐赠管理中心,全年365天接受捐赠,对行动不方便的老人、残疾人,他们还实行上门接收服务。

  他们接受捐赠的物品包括服装、鞋帽、床上用品、家用电器、学习用品、家具、玩具以及各类有使用价值的生活用品,此外还有食品和现金等。

  目前,他们正在开展针对内蒙古灾区、贫困地区、江西革命老区的捐款捐物活动,北京地区有愿意捐赠的朋友,可拿纸笔记一下,北京市接受救灾捐赠管理中心的咨询电话是(010)67757278。

  此外,上海等各大城市的捐赠电话分别为:上海(021)62584343,广州(020)81943697,天津(022)23399827,重庆(023)63850142。其它地区的观众,可向当地民政部门查询。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