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电视指南 |  体育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国家地理 |  生活频道 |  视听在线

生活首页     编辑手记     主持人     来来往往     关于生活         



科技走进生活(2002年5月14日)


  2002年北京科技周今天在民族文化宫正式拉开了帷幕,北京科技周是由北京市政府主办的、一个群众广泛参的地大型科普活动,它每年一次,今年已是第八届了。那么,今年北京科技周与往年有什么不同,而通过这些年来的科普,公民的科学素养又有什么变化呢?

  今年北京科技周的主题是“科技走进生活”,它将在两个主会场民族文化宫和首都图书馆分别举办“开启科学之门”和“知识就是力量”的大型科普展,同时在为期八天的科技周中,将举办“绿色进万家”“关爱生命、科学健身”的专题科普游园会,以及科普高峰讲坛和“北京科普大使”进社区等2000多项活动,活动涉及到生物环境、农业、电信、体育、航空航天等多领域的科技成果。在民族文化宫门前,记者看到,投资26万元的“蚂蚁的家”已经向市民开放,高科技手段再现的蚂蚁家园,倡导人们爱护自然的环境意识,而民族文化宫内,高科技产品时光穿梭机,也将观众带到神秘的太空世界。记者从主办单位北京市科协了解到,本届北京科技周正是要通过这些活泼、有趣的形式,引导北京市民参加到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活动之中。据了解,从1990年我国政府便开始提出对公民进行科普宣传和科普教育的活动,2001年中国科协在全国进行了一次公众科学素养状况的调查,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是运用国际通用的方法,对市民科学素养的三个方面,即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理解能力;对科学研究过程与方法的理解能力,以及对科学的社会影响的理解能力进行调查,三项理解能力都达标的市民才能被认定为科学素养达标.200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的达标率只有1.4%,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专家认为这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原因,还有就是经济不发达和文化的遗留下来的原因等。

  北京做为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目前,北京市民的科学素养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在今年的北京科技周前夕,北京市科技情报所应北京市政府的要求,对北京市公众科学素养状况做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民的科学素养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为百分之六点六,而97年调查时的结果为百分之四,美国90年也做了一个调查,当时美国公众科学素养达标率为百分之九点九,北京市公众素养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这次调查显示,北京市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和手段比较单一,主要通过看电视和阅读报刊获得科技信息,而通过公共设施和场馆等其他形式和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较低.

  调查显示,目前已有10.5%的北京公众从因特网上获得科学技术信息而1997年统计的数字仅为0.8%,这表明公众利用英特网获得科学信息的比例在增大。同时,调查表明:北京公众最感兴趣的科学报道依次是:环境保护、医学发现和教育、而北京公众认为,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受益最大的依次是:家用电器、良好的医疗条件和交通工具,对于公众心目中最好的职业排名依次是:科技人员、医生和律师。本次调查还显示,公众对尖端科技的了解兴趣不足,而公众最希望了解的是与其生活有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

  目前,我国的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公民的科学素养达标率比较高,而在西部以及一些贫困地区,由于受经济的影响,公民的科学素养达标率比较低。对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除了学校教育,媒体传播外,利用当地的科普管所,进行大规模的科普宣传活动也是十分有效和必要的,另外,经济与科学的促进作用是相互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科普地推广,而有利于科普的推广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据了解,中科协已经借鉴北京市的做法在全国推广科技周活动,这将更有利对公众进行科普宣传,对提高我国公众的科学素质也将有所帮助。

  (记者 程基伟)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