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农业部第10号令,《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规定,自3月20号起,国家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行标识制度,凡是列入标识管理目录并用于销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进行标识 ,未标识和不按规定标识的,不得进货或销售。我国第一批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有:
一、 大豆子、大豆、大豆粉、大豆油、 豆粕
二、 玉米种子、玉米、玉米油、玉米粉
三、 油菜种子、油菜籽、油菜籽油、油菜籽粕
四、 棉花种子
五、 番茄种子、鲜番茄、番茄酱
也就是说,今后您要是再购买以上商品时,商品中如果是含有转基因成份的,一律要贴有标识。那么,现在市场上的这些商品都贴着标签吗?
《生活》栏目记者这两天没闲着, 跑到超市里帮着您找找贴有转基因字样的食品,结果,转基因食品没找着,却发现不少“顺路搭车”的食品,它们倒是抢先贴着非转基因的标签,急着表明自己的身份,那么那些转基因的食品又都在哪呢?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后才知道,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经农业部审查认可后方可使用,同时抄送国家质检总局、外经贸部等部门;国内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经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生产、分装单位和个人所在地的县级经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认可后方可使用,从标识的申请到审查认可大约需要30天的时间,也难怪,这么多人到处找标识打不着呢。看样子,我们要想在市场上见到有转基因标识的食品,还得等一段时间,其实,转基因食品在欧美等一些国家上市已经有5、6年的时间了,现在转基因食品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那么,何为转基因?转基因的食品能吃吗?
何为转基因?
转基因是一种生物技术,像我们熟悉的杂交水稻、太空蔬菜等,利用的也是生物技术手段,但它们不属于转基因的范围。
其实所谓的转基因,它的原理就是,从某 一种生物中或者通过人工合成一个基因,然后这个基因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转移到这个作物中去,使这个作物获得了一种新的遗传的形状,获得了一个新 特点,这个过程叫做转基因。
与常规育种方式比,转基因是一种更为有效地育种方式,常规育种只是在同一品种内部进得遗传物质的交流,而转基因却可以打破生物的界限,可以从不同种、不同属、甚至不同门类中进行遗传物质的交流,像动植手之间,徵生物与植物间,利用转基因技术,都可以进行遗传物质的交流,那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农作物有什么好处呢?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朱桢告诉记者,一是可以降低成本,二是可以提高作物的品质,其他方面还有很多。通过转基因的技术,我们可以吃到更可口的水果,更富于营养的农产品。而通过别的方法,是很难以奏效的。
即使转基因有这么多的好处,可要是让老进姓吃这种利用基因改良过的食品,却有很多的顾虑,因为不知道它对人有没有什么不好的,安全性很难证实。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其实一个转基因食品上市之前,至少要经过很多的评价系统,以确保它是安全的。首先科学家本身就进行科学评价,除此之外,国家有一个管理系统,这个管理系统要有专门的委员会来管理,非常严格,一共要经四步,,每一步都要耗费很长的时间,所以消费者可以放心。
按照国家农业部的相关规定,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分实验研究、中间实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领取安全证书五个阶段,对违规试验、生产、应用、进出口转基因食品的机构和人员,主管部门将按规定严处。2002年3月20号,农业部又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这些法规和办法为我国市场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设下了道道防线。那么,现在我国的转基因食品状况又如何呢?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胡赞民介绍说,国产的转基因食品作为食品,没有听说有大规模上市的.我国转基因的大规模上市的 只有一个,就是棉花,但棉花并不是食品。
据介绍,目前除棉花外,转基因农作物在国内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生产,像甜椒、西红柿、部分果树等还处在研究试验阶段。
背景资料:
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在美国成功培植
1994年,一种转基因西红柿最先获准上市,此后, 抗虫棉花和玉米,抗除草剂大豆和油菜等10余种转基因植物获准商品化生产并上市销售
1996年,世界范围内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仅170万公顷,,2000年增加到4420万公顷,2001年底则达5000万公顷
(记者:张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