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位南京东郊的水西门广场,近来这个广场一到晚上人就特别多,说是来看放风筝。这里的风筝有什么特别吗?天色越晚,广场上的人就越多。大伙好像特意等着天黑.终于起来好看,放风筝的人还可以凭着这些光亮容易的找到自己风筝的位置。
眼前的这个广场更像个风筝表演的舞台,放的人互相比高,看的人眼花缭乱,难怪他,们要从大老远赶来。
从大新宫坐公交车来.风筝上面都带着那种闪光灯,看着比较舒服,放起来像飞机一样,在天上飞来飞去,比较好玩。
广场上的管理人员告诉我们,自从有了夜风筝,广场上的人比以前增加了五六倍,这夜风筝的确给南京人的夜晚生活带来许多乐趣。可这风筝是怎么发光的呢?一番打听,我们找到了这只自发的风筝放飞队的队长,扬子,这夜风筝的来历还挺坎坷。
放风筝的时间确实是长,但是还有一个最困难的就是天气太热,白天放风筝是承受不了的。那只有晚上,晚上放风筝呢,天黑,又看不到风筝,看不到怎么办呢?就想起来要用灯光,就安了一个电筒,放上去效果确实不好。放上去往下坠,带不动,后来就弄小一点的(灯)小一点的也不够理想。
扬子和他的放飞队的苦恼在几个月前遇到曾在电子厂工作的陈师傅时,突然迎刃而解了。
陈师傅:我有一次偶然路过市民广场,看到他们在放风筝,有的用这么大的一个电池盒装上去,有的是用手电筒,把头卸开,绑上去.回来后我琢磨了一下,把底下的一个芯片拆下来,装上去,弄个夹子装起来,自己感到挺满意的,第二天给朋友说这个好看吧。
就这样一个由发光二极管,电路板和锂电池,塑料夹组成的重量只有几克的灯夹就做成了,把他们均衡的加在风筝的不同部位,风筝就有了发光的翅膀和尾巴。第二天傍晚,我们再次来到广场,已经有不少人在做放夜风筝前的准备工作,他们还说,这晚上放风筝有益于身心健康。
陈师傅:放的远,对眼睛有好处,有的人看不到,我们一抬头,我们的风筝就能看到,第二,颈椎,一天到晚这样活动,腰,这绕线,这线拽起来十几斤呀,风大,要拽过来,这线拽过来对颈椎,对肩周(有好处)。
这不天一刚擦黑,广场上的人就越来越多,还有人就做起了卖灯的生意。
女老板还告诉我们,因为生意太好她已经不准备来广场零售了。
现在南京玩风筝的人特别多,而且他们和很喜欢晚上放风筝,这个灯吧,买得人特别多,我现在考虑批发,有人回找我来批发。
瞧,就是这样一个灵机一动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帮了大忙,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这样的小发明。这两位老大爷每天都到广场上来下棋,可待会,他们就不得不离开心爱的棋盘了。
老大爷:下到晚上天黑就看不见了,我们想是不是能够让棋盘也亮起来.这样我们晚上也能下,我们就感到很满足了。
想继续玩到晚上的又何止是孙子一人,连爷爷都觉得这玩具该改进改进了。
白天因为可以看的见,前进,后退都能看的见,如果晚上他没的指示灯,如果有指示灯,就更好了,有个指示灯,晚上就可以玩了,所以它这应该改进一下,装个指示灯。
他们的烦恼也许过不了多久也能解决,其实,不少城市的居民更愿意在凉爽的夜晚进行休闲活动,我们的设计师和生产厂家能否更多的考虑到这一点,让那些白天的游戏延续到夜晚,让人们的休闲生活更加轻松随意。(记者 张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