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A:在昨天的节目中,我们报道了新近出台的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国家标准,今天我们接着聊装修材料这一话题。
主持人B:在开始今天的话题之前,我们首先看一组采访。
消费者:家装还是考虑环保,看会不会对家庭成员的健康产生损害。
消费者:只要价格能承受,越环保越好。
消费者:如果装修挺高档,但住进去气味很难受,花多少钱都不值得。
主持人A:就居室内的空气质量问题,有关部门曾经在2000年和2001年对北京市民分别做了两次调查。
主持人B:在2000年,有半数居民认为煤气所产生的一氧化碳是室内空气的最大污染源,而在2001年,对于同样的问题,有接近八成的被调查者认为甲醛、苯以及其它放射性物质是室内空气中首要的有害气体,而提及煤气的人数就少多了。
主持人A:看来,仅一年之间,人们对装修材料的环保意识就增加了不少,于是,抓住老百姓这一心理,绿色环保成了商家们挂到嘴边的流行词。
商家:我这个漆都属于环保型。
商家:我们的产品都符合绿色建材标准,符合放射性规定。
商家产:咱们这个地毯都是绿色环保型的。
你也说绿色,我也说绿色,在建材市场里,到处都能看到绿色环保的字样,真有些“乱绿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号称的绿色材料多,认证检测的机构也有不少,在某家建材市场的石材区,记者注意到,对石材进行绿色环保及放射性的检测认证机构就多达十几家。
记者:这是检测报告,出具单位是北京市朝阳区,这是来自西安的,这是来自广东的。
检测认证报告在显眼的地方一张贴,自然能吸引购买者的注意,但看得多了,消费者便免不了犯嘀咕,这标准和证书有准儿吗?
消费者:标志太多了,材料也太多,不清楚。
消费者:确实搞不清楚,就看了证书什么的,其实证书也没什么准。
消费者:检测报告五花八门,每个级别都有时间上也很乱,出具的证明也很乱,我们确实很茫然。
那么,这些印着“绿色环保”的装修材料是否真的就环保呢?
王维新(国家人造板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负责人):大部分都有绿色环保标记,但大部分都甲醛超标,而且超得比较多。
马振珠(中国建筑材料测试中心主任):绿色应该从原料采集、运输到使用都是健康无害的,假如说水泥是绿色水泥的话,笑话,因为原料有强烈的粉尘污染,绿色的概念都不清楚,可想而知是真是假。
石保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搞绿色标志没有依据,没有国标,它的依据是什么?严格来讲,有了标准以后,才能说,绿色产品有了依据。
看来,相当多数的所谓绿色环保材料只是空顶了一个绿帽子,并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而对于林林总总的各种认证机构,也确实该打打假了。2001年8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根据国务院授权,主管全国的认证认可工作。
梁杰(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我国的认证认可工作从1980年开始,各个部门都做了很有益的工作,比如绿色环保标志、无公害标志,但标志太多,一般消费者不容易认定。目前认证市场是有些混乱,我们正在抓紧时间整顿这项工作。
根据我国强制性认证管理规定,国家对涉及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实行强制性认证制度,目前,已有132种产品被列在强制性认证的目录中,而装修材料有可能被列在第二批的产品目录中,有了有害物质限量的国家标准和指定认证机构认证,我们希望,市场上的绿色能够纯些再纯些。
主持人:有人说,2002年将是中国的标准年,作为中国正式加盟世贸组织的第一年,我国将新出台2000多项国家标准,是以往年度的两倍,同时也将废止一些无法与国际接轨的标准。
主持人B:我们介绍的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就体现了与国际接轨的原则,对于我们老百姓和生产企业来说,也需要有标准这根弦,因为,在一个崇尚标准的社会里,不讲标准将无法生存。
(记者:张士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