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汤先生常常会到他家附近的欧尚超市买东西,这里品种齐全,还有据说是全市最低的价格,这一次,他买了三样东西,两个插线板,一个夜视灯。他准备好钱打算结帐时,看到的收银条却让他大吃一惊。
汤先生:结帐的时候她打出来是84元,我的印象当中这三件商品不会超过40元。也就40元左右 ,所以我就产生了疑问,那么我就仔细核对了他那个收银条,一看呢,我原来选购的应该是19.9元的,她给我打了是39.9元,在这种情况下我就问收银员,问你是不是给我打错了,收银员反问我是不是看错了。
在收银员的责问下,汤先生也有些怀疑自己,他特意走回货架,仔细看了看,标签上的价格的确是19.9元,可跑到收银台上却变了脸,成了34.9元,为了说明问题,他索性把标签撕下来给收银员看,收银员坚持说是他弄错了,要求他要么退货要么付34.9元,这下汤先生觉得心里别扭极了
汤先生:第一感觉就是被欺骗的感觉,因为我是看了这个价格我自己能接受,才选购这个商品,那么如果它当时里面标的是34.9元 我可能就不选它那个商品。
汤先生想,如果自己买的东西多,就不会注意到这一点,这插线板就会被自己当成19.9元乐呵呵的放进购物筐,而实际却付出34.9元,谁知道这标签到了收银台上还会变脸。正当他气愤不已时,周围的顾客也纷纷说起自己的遭遇。
其实,这些细心的顾客大多是仔细核对伙架上的标价和收银条上的价格才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大部分消费者在这样的大型超市购物时,能否记得住自己所买的东西的价格呢?
记者:你能记得你一共买了多少样东西吗?
消费者:大概八九样哩,格格记不住,太多了呀,都零零碎碎的。
记者:你知道每样东西的价格吗?
消费者:差不多,成人手套 4.9元差不多5块钱,香酥沙琪,记不得了
记者在询问了十位消费者后发现,他们中没有一位能够完全记得自己所买每样东西的价格,他们往往只注意收银条上是否有多打的商品项目,而不会注意收银条上的价格是否与他们在货架上看到的价格相符,他们大多会按照收银条上的价格付钱。记者还发现在这个大型超市里,任何一样商品上的标签上都没有标明价格,也就是说,如果你记性不好,你就无法核对收银机的价格和你所看到的价格是否相符了,消费者为什么会遇到这种变脸的标签呢?对于汤先生的遭遇,商场是这样解释的。
商场工作人员:在这之前,我们曾做过它的一个促销,然后促销到22号就结束了。到22号为止,我们的促销价格是19.9元,这个商品它正常的价格应该是在34.9元,按照这样,(过了22号)我们的标签会把19.9这样一个促销的标签换成34.9这样一个正常的商品售价的标签。员工在换标签过程当中,有一些人为的失误,因为他可能不是很注意,然后就是说换了两个篮子的标签,换成正常的34.9的标签,然后就遗漏了唯一的一个标签。
事实上,这个大型超市吸引顾客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价格,可在这里,要想清楚的知道商品的价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商品本身上没有贴出价格,而货架上的标签是不是这些货品的价格,就连商场的工作人员也不能确定。
记者:这个鞋子和这个鞋子不一样吗?
超市工作人员:价格一样,但条形码贴的不对。
记者:那怎么能看出它是不对的?
超市工作人员:这个是173,这个是203,但263、273价格是一样,这个可能是有人贴错了。
这个机器叫价格查询器,把条型码对准它一扫,就能看到货品的价格,眼下只有它最准确了。可这一万多平米的超市只有六台价格查询器,如果每看一样东西都要跑到查询器前看一看,这购物就变成了运动了。那么商家为什么不在商品上贴上价格,而贴的只是条形码呢
超市工作人员:因为我们的价格是经常变化的,贴上价格以后如果这个价格降了,我们就要把全部的商品全部重新拿回去重新贴签,有可能遗漏。如果用条形码管理的话,我们只要计算机一更改,以后每双鞋子扫瞄以后就知道它是这种价。
超市工作人员:他们每天会通过我们自己的电脑系统,在里面设定新的价格,售价或者采购价格,售价上的变动,他会在我们系统里反映。
的确,这样一来,所有商品的价格,商场里电脑自然会心中有数清清楚楚,可顾客却糊涂了,如果不想每样商品都扫瞄一番。就只有看货架上的标签,可这货架上的标签却不能像电脑一样保证决不变脸。
超市工作人员: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有很多商品在进行价格调整,其中不排除在偶而情况下,我们可能会有一两种商品的价格标签,可能它的标签调整是遗漏了或者说是没有调整。
即使是这样不小心的变脸,又正好是低价高出,就会形成对消费者的误导,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付出了比自己知道的价格更多的钱,无疑使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
专家:如果发生了标价和实际收钱的价格不一样的话,这就构成欺诈行为,这种情况应该退一赔一。
目前,这家超市已经按退一赔一的原则对汤先生所购买的物品作出了处理。事实上,我国许多大城市里都有这样的大型超市,可无论是用什么样的电脑系统或促销方式,都不能方便了自己,麻烦了消费者。而且这样的大型超市主要是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消费者,因此就更该让产品的价格更透明,让消费者花钱花得明明白白。
(记者:张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