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电视指南 |  体育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国家地理 |  生活频道 |  视听在线

生活首页     编辑手记     主持人     来来往往     关于生活         



落下飘飞的“万国旗” (200年12月24日)


  记者来到上海时,正赶上上海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万国旗”自然是难见踪影,见到的只有这些独特的“万国旗架”和“旗竿”;等了几天,天气终于放晴,原本空空如也的衣架上,不约而同的挂满了各种衣物,一根根挂满了衣物的竹竿“横空出世”,飘扬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和居民小区,一时间形成了上海独特的风景线。

  上海市民:上海人(住)的地方挺小,如果衣服晾在家里,一个不好看;另一方面客人来了也影响他们。

  上海市民:下了这么多天的雨,我们被子盖在身上太潮湿,很容易生病。

  上海市民:把衣服往外一晒,一晾,好像很自然的事情。

  习惯成自然,在狭小的居住环境下晾衣服,真的需要一种想像力。对于用惯了晾衣竹竿的上海人而言,“竹竿情结”似乎难以割舍,晒被子、晾衣服不用竹竿怎么过瘾?因此,在上海街头见到这样的景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有些时候,住户干脆将衣物晾在靠近楼房的街边的灯柱甚至人行道附近的树上。

  有报道说,曾有位国际友人注视着这些竹竿上的内容蹦出一句:“把内衣放到外面,让别人看到这样的隐私,没有关系吗?”上海的“万国旗”会影响到上海的国际形象吗?

  英国游客:我非常喜欢,这让上海不同于其它城市,不同于其它大洲,是一种特点。

  外国友人:我想这很好,是的,它赋予是上海独特的个性。

  不管外国友人,如何评说,在意也好,不在意也罢。这可是上海人自己的家务事,随着上海的发展,上海人自己却对这本以习以为常的“万国旗”现象提出了质疑。

  上海市民: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在每一个高层的大厦的外面,晾了很多衣服等等一些其它东西,这有损整个城市的市容。

  上海市民:正好带了个境外来的朋友一起走的话,带他们在这个下面走,我很羞愧的。

  上海市民:跟万国旗一样飘飘扬扬的,其实也是一种市民素质的体现,应该说晾衣服应该放在比较背一些的地方。

  上海市民:在外面挂着,看起来就好像不太舒服一样,另外一个,可能就是容易被偷,或者就是掉下来把行人砸伤。

  衣服要晾,城市的形象也要考虑,这个矛盾该如何解决?据有关报道,“上海市政府宣布从明年开始,居民如果将衣物晾在主要街道和旅游景点附近将会受到处罚”。这个说法正确吗?记者为此走访了有关部门。

  吴振贵(上海市人大法工委副主任):作为一个倡导性的规定,规定在这些地方不要晾晒、吊挂有碍市容的物品,但是我们没有规定要处罚。

  胥传阳(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局长):主要的景观道路两侧,主要的景观区,我们将会做一系列的工作,当然我们首先要考虑这个居民是否方便,我们不能单纯的从城市的管理角度去考虑问题。

  原来,根据条例规定:把衣物晾在树上、路牌、电线、绿地、隔离护栏及其他公共设施上是不允许的,拒不改正的,市容环卫监察组织可以对个人处二十元罚款,单位可以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而对在将要划定的主要道路和旅游景点附近居住的居民来说,只要在晾晒时,注意不对店牌、行人及市容景观造成影响,也就可以了。

  根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禁止在道路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树木和护栏、路牌、电线杆等设施上吊挂、晾晒物品,违反规定的,由市容环卫监察组织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可处二十元罚款,对单位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主要街道两侧和景观区域临街建筑物的阳台、门窗、屋顶应当保持整洁、美观,不得在阳台外、窗外、屋顶吊挂、晾晒和堆放影响市容的物品。

  孙龚林(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委员会市容管理处处长):我们作了一些伸缩式的晾晒架,广大的市民也很满意、很支持,但要逐步、逐步来,因为上海旧区改造的任务,沿街居民居住的这种现状,不能一下子都达到所有马路不让晾晒。

  多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要改变是很难的,在政府部门为法规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的时候,很多热心的市民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杨存义(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特邀监督员):重要道路上不晒,但后面要有一个地方,可以晒衣服的地方,设施上政府能不能出一点,老百姓出一点,房产公司出一点;

  上海市民:建议房产商在今后新建房子的时候,在配置居民家阳台的同时,最好能配置一个公共晒台。

  上海市民:烘干机好多了,因为它有那种强力的紫外线杀菌作用,晾在外面毕竟是风吹,空气中的污染非常严重。

  烘干机,是大家想到的解决方法之一,那上海的烘干机市场情况如何呢?

  上海市某商场售货员:带烘干的滚筒洗衣机,由于价格和洗涤时间问题,比不上传统的洗衣机。消费者买的比较少,是档次问题,承受不了;

  看来如果烘干机要让老百姓能够接受,在价格上还需要做一定的调整。而像这家一样深受老百姓以及留学生欢迎的自助烘干店,在上海还为数不多。而在现有条件下,为了适应人们的习惯,在上海的一些小区,临街的居民已将晾晒架转移了方向,统一对内;采取了更加切实可行的办法。

  骆慧芬(上海金陵街道山西居委会党总书记):统一做了晒衣服的晾衣架子,现在看上去又整齐,又好看,有可能的话,还可能成为一个旅游的风景线吧。

  如果是这样,那不久的将来,上海的这道万国旗风景线,只有在你想看想品味的时候,才能在上海的弄堂和居民小区里找到了。而这样做将会给上海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胥传阳(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局长):上海将要建成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我们(市容环境)这方面的许多还不能适应,条例呢,做了相应的一些规范,这还需要我们共同的去努力。

  (记者:谢钦)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