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南京观众给我们寄来的贺卡,一打开,突然跳出个表情痛苦的卡通人,看到这面目狰狞的魔鬼头像和一堆骷髅头,还真有点恐怖。再看看里面,这个重量级的大红包把记者吓了一跳。这样恐怖的贺卡是在哪买的呢?根据这位观众提供的线索,我们来到了江苏南京。记者在一些学校附近的贺卡销售点发现,今年的贺卡居然是“恐怖主义”再唱主角,而且购买者大多都是中小学生。
店主:觉得很平常, 觉得很好玩,要不就太没意思了。
这位店主介绍说,为了迎合中小学生的口味,他特地赶在节日之前,进了一批带有恐怖内容的贺卡,目前卖的还不错。南京市夫子庙小商品市场,就是这种“恐怖贺卡”的集散地。
摊主:这个, 恐怖卡, 要不。
一走进市场,就见到各种各样的“恐怖贺卡”比比皆是,每个摊位的生意都十分火爆。
记者:这种都是谁来买?
摊主:中学生来买,哪个来买,中学生小学生来买。
摊主:南师大的那个小孩都来拿了几趟了,他在学校里头做这个生意,他昨天来和前天来跟我们讲还要的。
记者:你这个货现在还多吗?
摊主:货啊 ,挺多, 肯定要挺多啊!不存多那还得了啊!不存多怎么卖!
记者:没存多不够卖的?
摊主:现在存货都少了。
据商贩们说,现在的贺卡市场一年比一年冷清,普通的贺卡根本不太好销。为了“以怪取胜”,很多商家都打起了“恐怖”的主意。这个市场销售的很多“恐怖贺卡”,全部来自浙江、广东两地,而且内容大都充满着暴力和恐怖。
摊主:越恐怖越好!越恶心越好!要不然就叫鬼卡了吗!
摊主:放到厕所里,小丫头晚上起来绝对不敢去茅厕撒尿,一看吓得掉头回家去了。
那么,这种“恐怖贺卡”是不是真的受到很多学生的喜欢呢?为此,记者专门在南京街头和一些学校进行了调查采访。
学生:我感觉这个不太适合中学生互相送这份真挚的情谊,我觉得社会上不应该大批生产这种产品。
记者:你见过这样的吗?
学生:见过。
记者:你觉得该怎么看这个。
学生:我觉得它总体上带有暴力倾向。
记者:你会买这种贺卡?
学生:啊!显然不会,绝对不会选择这种卡的。
记者:你觉得恐怖吗?
学生:非常恐怖啊!
家长:你要不要这个?
孩子:我要。
记者:你为什么想要它啊?
孩子:我觉得这像鬼
记者:那你不害怕吗?
孩子:不怕。
通过调查得知,对这种“恐怖贺卡”的接受和喜爱程度,与年龄有着很大的关系。年龄越小的同学,对“恐怖贺卡”喜爱程度就越高,在这个低年级的班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喜欢这种贺卡。
学生:我很喜欢。
学生:应该会选择,会选择这种。比较有新意吧!
学生:好玩,我感觉不是很恐怖。
学生:感觉就是纯粹就是娱乐用的。
老师:他们不好去辨别是非,觉得好象很有意思,平时从来没看到过,他们就能去接受,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是有害的还是有利的。
老师:买这个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我认为是这样,既不能培养他们智力发展,另外呢,给孩子造成压力。
家长:这个卡你看像什么,这像清明节上坟用的东西。
家长:对小孩的身心健康绝对有影响,怎么可以卖这个东西,像死人带孝一样。
现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久前,团中央就专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法律政策研究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少年儿童人身基本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宠物、玩具对我国青少年造成的隐性伤害越来越严重。
钱智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全国儿童安康成长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那么,这种伤害所持续的时间,隐蔽的程度是相当高的,我们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追求多元化的时代,从孩子的平安健康这个角度来看呢,我们还是应该把他们引导到主流文化、主流价值上来,引导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因为现在孩子学习渠道多样化,我们对他的引导也应该是全方位的。
据了解,这种含有恐怖暴力内容的贺卡,在去年也出现过。有关部门还专门进行了查处。我国也专门出台法规,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含有毒害青少年内容的图书、报刊和音像制品。但目前,我国有些地方仍有人非法生产和销售。
满开明(北京市工商局阜外工商所所长):现在国家从《广告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有《北京市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管理条例》都在明文规定 ,凡属带有封建、迷信、 恐怖、暴力、不健康的东西是禁止销售的,所以在这期间有好些商户是明知故犯,有的可能是不太懂,我们加大执法力度 ,一定要查抄这些东西,见到一家处理一家。
(记者:石峻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