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又快过年了,过年家长们会从音像店里买些动画片送给孩子作礼物,各电视台也会利用假期播放一些动画片,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很高兴。
一提起动画片,我们就会想到是给孩子看的,可最近一些家长却在质疑:有些进口动画片该不该让孩子看?
家住北京的王先生最近发现,上小学的女儿跟家人说话时的腔调,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王先生:最近我发现我女儿说话,跟以前不一样了,老是粗声粗气的,怪怪的,不知道从哪儿学的
原来,王先生的女儿最近迷上了进口动画片《蜡笔小新》,不知不觉中她在模仿片中人物的语言和行为。
王先生的女儿:因为他又可爱又好笑,还傻傻的,我们都很喜欢看,平时也学他说话
虽然孩子很喜欢这部动画片,可王先生却不打算继续让女儿看下去,因为他不知道接下来孩子说话会变成什么样子?
王先生:现在我这女儿正在上小学,正是打语言基础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受这些东西影响太深的话,恐怕将来对她成长不利。
那么,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动画片,让王先生如此坚决地不让年幼的孩子看了呢?我们只需听一段关于它的简介就能知道个大概了:只有五岁大的男孩小新,说的却常常是成人也说不出口的话,他见到漂亮美眉会主动上前打招呼,爸爸、妈妈和周围的人都被他整得叫苦不迭……
就是这样一个人小鬼大、说话怪腔怪调的“另类儿童”, 虽然不太能为家长所接受,但在学生中间却很受欢迎,那么,孩子们为什么会喜欢呢?
学生1:我觉得小新这个孩子特别天真,可爱,有那种儿童的那种气息。
学生2:一些特别夸张的动作,还有什么,假如说蜡笔小新,被他妈砸了,砸了一下,头上一大堆包,显得特别好玩。
学生3:他说的那些话特别逗,而且那个故事里头的那个情节也挺逗的。
学生4:他的行为呀,包括他在课上的怎么表现啊,都跟我们挺相似的。
孩子们喜欢这部动画片,主要是因为故事情节比较好笑,人物形象也很生动,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年轻人里头也有不少“小新迷”,那么,为什么它会在年轻人中间也有市场呢?
上班族:我觉得那个《蜡笔小新》挺搞笑的,因为平时工作压力挺大的,所以经常上班的时候,跟同事们互相学学蜡笔小新也挺好玩的。
研究生:中国的动画片都是教小孩子怎么乖,都是那种教育意义的,而它这个是娱乐性质的。
研究生:第一个是它的搞笑,那种搞笑的情节做得很好,再有一个就是它说出了很多人在心里想过的话,但是不会说。
不过,尽管这些年轻人也是《蜡笔小新》的忠实观众,他们却大都反对小孩子看这部动画片。
上班族:我觉得《蜡笔小新》不适合儿童去看,因为那里面不管是语言啊,还有一些行为都非常地成人化,那么也不太适合儿童去模仿。
研究生:很多一面,涉及到很多比较敏感的话题,比如说性的问题,或者说其它的问题,就是说对小孩可能造成不太好的影响。
研究生:它有很多东西,都会说到一些很成年人的生活中的问题, 但小孩生活中不应该涉及到这些事情。
年轻人们认为,这种动画片应该归入成人卡通类,它更多说的是成人世界的东西,只不过是借小孩子的嘴通过玩笑说出来,也正因为它的主角是个五岁的孩子,所以更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专门给孩子看的;那么,这样的动画片到底适不适合孩子看呢?
孙立军(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在业内也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说,这部动画片是给成人看的,还有一种观点则是,孩子看了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比如说我们看到社会上已经有很多幼儿园的孩子,在模仿小新的言语,实际上这些,我觉得确实是不好的影响。
不仅仅是这部动画片中含有不适合孩子的内容,其它一些引进的动画片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要么偏向成人化,要么有暴力倾向,同样容易对孩子产生误导。但很多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并不太了解孩子每天看的是什么,也很少能够帮助孩子选择动画片。
家长1:因为平常工作太忙嘛,主要是姥姥、姥爷陪着他看。
家长2:一般他看,我就做饭去了,到厨房,我不喜欢看,他喜欢看的,我都让他看。
家长3:我还是一般情况不管,就随意她就看,她有时候能理解她就理解,理解多少,她理解不了问家长。
家长4:就根据她的爱好,一般她特别喜欢这个,我就选。
现在不少进口动画片由于色彩比较鲜艳,人物形象生动有趣,很容易吸引孩子们;但事实上在国外,动画片不仅仅是做给孩子看的,它的观众还包括许多成年人,制作者更注重片子的娱乐性,并不是太关注能教给孩子些什么?然而在我们的习惯里,动画片的主要观众是孩子,如此一来,在引进动画片的过程中,如果不认真地加以鉴别,就很有可能把国外的成人卡通错误地介绍给国内的小观众。
沃建中(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副教授):电视对儿童心理上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这里面在引进动画片,哪些适合于儿童看的,这方面我觉得还是应该加以,有所引导或者有所警告,或者有所控制,第二个也就是说,作为(传播媒体)尽量提供一些正面、有益的这些东西,我觉得更好一点。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国内的动画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继续提倡教育意义的同时,一直致力于为孩子们创作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娱乐性强的动画片。
孙立军(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我们在选择什么样题材,选择什么样作品的时候,尽可能挖掘我们本国的一些,一些生活或者一些,一些传统的东西,不是一味的只是找了个历史题材,我们给它动起来了,而是我们怎么样接近现在的,观众的欣赏习惯,我觉得这样的话呢,可能我们也会创作出我们自已的,非常有收视率的,非常使观众喜欢的这种作品。
主持人:其实,关于一些进口动画片该不该给孩子看的问题,首先给音像制品的引进出版部门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在引进和出版这一类作品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根据它的内容划分出等级,标明是多大年龄孩子可以看的,什么是需要在家长指导下看的,这样家长在为孩子购买动画影碟时能有所选择。另外,各电视台在播放的时候,也要慎重选择内容和安排播放时间,尽量为孩子提供娱乐性强而又健康向上的动画片。
(记者:张庆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