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小失去了母爱的孩子,跟着父亲艰难度日。因为患病,父亲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父亲要把自己的亲身骨肉送给一个好人家收养,为的是让孩子能够过上与平常人一样的生活。那么他们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呢?
4月4日中午,记者看到了五岁的邓华和他的父亲邓明仲。在记者来到之前,已经有几位好心人来看望过他们。这桌上的书和画册就是他们带来的。小邓华虽然不认识字,可仍然对这些书爱不释手。
这样的孩子,做父母的怎么忍心将他送养出去,这是很多人所不能理解的。邓明仲当然有他自己的苦衷。
邓家的房子在几年前被火烧了,他的妻子也在儿子八个月的时候弃他们而去。邓明仲无奈只能带着儿子四处打工,父子俩相依为命。今年三月,邓明仲被诊断得了肺结核,不仅没了工作,而且只治疗了五天就花去了他两三个月的工资。没办法,他不得不停止了治疗。眼看着儿子到了上学的年纪,患病的父亲越发心急。这时,他北京的老乡王勇给他出了个主意。
王勇说在北京能找到人收养邓华,叫邓明仲寄五百元钱给他,同时坐1390的火车到北京来。当邓明仲满怀希望来到北京,结果却怎么也找不到王勇。
老乡收到钱以后就不知去向,可邓明仲仍然希望可以在北京找到一位好心人,给小邓华带来更幸福的生活。
这天,有很多好心人看了报纸后,来这里看望他们。袁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但她并不是来领养孩子的,恰恰相反,她劝说邓明仲无论如何不要放弃。她认为,作为父亲不应该被这样的困难难到,孩子这样聪明,应该把他抚养长大。社会可以帮助他治好自己的病。
袁女士相信,只要邓明仲坚强起来,他是能够抚养自己的孩子的。另一位好心的李女士有一个和小邓华差不多大的孩子,她愿意周末时带他们一起去玩。
这么多素不相识的人关心他,无偿的帮助他。在他们面前,邓明仲重新鼓起了勇气。他说,不再送孩子了,不然就对不起那些人。
邓家父子3月25日来到北京,一直住在前门附近的一家旅馆。就在记者打算和他们父子同去那家旅馆时,却意外地在楼下遇到了三位先生。他们又是为何而来的呢?
孙利在北京市怀柔县从事餐饮业,一看到报纸就赶到这里。他不仅当场捐出2000元钱,而且表示自己愿意给邓家父子一个新家,但首要的事情是带邓明仲去检查他的病情。
商量过后,孙利决定先带父子二人回自己的家。于是,他们一起回到原来住的旅馆收拾东西。这家旅馆的工作人员听说了邓家父子现在的情况,都替他们高兴。小邓华抱着一位阿姨送给他的新玩具,十分高兴。也许,这个玩具狗对他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驱车近两个小时,我们终于来到孙利的家。看起来,小邓华对新环境并不陌生,尤其对这辆车特别钟爱。当记者问到,小邓华最想要什么时,他的回答到让人有些意外。
邓华腼腆地说:“想要一张床,想一个人睡,因为一个人睡舒服。”
孙利暂时给他们父子俩安排了一间卧室,看到这样一张大床,小邓华更加兴奋了。
4月5日,孙利带着邓家父子来到怀柔县肺结核防治研究所进行检查。这天,他们已经换上了新衣服,看起来精神不错。医生根据洗出的片子,确定了邓明仲的病情。邓明仲的病虽然比较重,但但一年左右还是能治好。
虽然外面下着小雨,但检查过后,孙利的心情却轻松了很多。他决定治好邓明仲的病,安排工作,接下来送邓华去幼儿园上学。
对孙先生而言,也许邓家父子带给他的问题,还远不止这些。他自己也有一个两岁半的女儿,非常可爱。他坦言,对小邓华,他没有对女儿的那种感觉。
无论如何,可爱懂事的小邓华和他的父亲,在举目无亲的北京,得到了众多人的关照,这是每个人都很高兴的事情。也许在这里,小邓华的愿望就能实现了。
这几天,邓家父子在好心的北京人关爱下,总算安顿了下来,我们也真诚地希望小邓华的笑脸能天天挂在脸上,他能在父亲的呵护下健康成长,他们父子不再分离。(记者:白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