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在温州市一些主要街道的两旁,出现了一个个长相可爱的电子停车收费器,而且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咪表,在咪表的附近,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穿着制服的监管员。这新奇的停车管理方式吸引了不少的驾驶员,王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王先生说:“那天我带孩子来看病,这里有咪表泊位,又有监管员,觉得这里比较安全,所以把车停到这里。”
刷完卡,交完费之后,王先生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个皮包放在车座上,并用衣服盖好,锁好了车门。在附二医院王先生为儿子挂了号、看了病,几分钟之后,当他赶回来取包时,一下傻了眼,王先生发现后窗玻璃被砸碎了,车座上的皮包已经不翼而飞。这时王先生赶紧拨通了110。窃贼已经逃得无影无踪。这突如其来的事件使王先生有些不知所措。王先生丢了18000元钱,驾驶证、行驶证、两张欠条。
这时,王先生认为:自己的车停在咪表泊位上,而且已经按规定交纳了停车费,咪表管理公司应该对车的安全负责。如今自己家的车窗玻璃被砸,财物被偷,在抓不到窃贼的情况下,负责咪表泊位管理的温州市车辆停泊服务有限公司应该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公司认为,他们已经出向驾驶员出示了公安局的通告。咪表公司所说的通告就是指的温州市公安局下发的温州市机动车辆临时占道停车咪表管理办法,其中第四条明示:机动车驾驶员自行做好机动车辆的安全防盗工作。而王先生认为自己并没有过错,他说:“又有泊位,又有监管员,钱放在车内比拿到医院要安全得多。”但是咪表管理公司认为监管员的职责并不是看车,据咪表公司称,为了保障泊位内车的安全,咪表公司在收费的同时为每辆车都上了保险,但仅限于汽车本体,而不包括车内的贵重物品。
一个说自己只负责车窗玻璃,一个说自己的包是因玻璃被砸而失窃,这车里车外的事不但当事双方争论不休,就连温州的市民们也展开了讨论。
据了解,咪表是临时占道电子记时自动收费系统的简称,最早起源于美国,它的主要作用是合理配置、使用道路资源和搞好规范化管理。一般由政府公路交通主管部们对所有道路停车进行宏观控制,并授权专营企业对路边停车进行收费管理,由警察负责监督执法,所收款项全额上缴政府后再按规定的相应比例返还一部分给企业,在国外咪表泊位一般是无人看管,采用投币和IC卡收费方式,车辆的安全由保险公司负责,车内的贵重物品由车主自己负责保管。由于咪表停车管理系统引入我国还是近几年的事,因此中国的老百姓对咪表管理行业的运行规则还相当的陌生。王先生对此也毫不知情。
王先生认为自己作为一名消费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享有知情权,而在自己停车的过程中,咪表公司并未在醒目的位置明示或告之必须带走车内贵重物品,因此咪表公司仍然要对车内丢失的财物负责。3月14日,王先生正式向温州市消费者协会投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现在,温州市所有的咪表在醒目的位置都贴上了“车内贵重财物请带走”的标识。
记者从温州市消费者委员会了解到,现在王先生要从咪表公司获得赔偿的最大障碍就是举证的问题,因为王先生要证明当时包里面确实有18000块钱和其他的东西,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但是我们相信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王先生会获得他应得的赔偿。(记者:陈衡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