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放眼世界看照片     打开天窗读照片     话里话外聊照片     感受生活拍照片     百姓相册     器材导航         



摄影师赵嘉访谈


  黄文:很多人在开始摄影之前都是出于对于摄影器材的迷恋,你从六岁的时候就开始摸照相机了,是什么驱动你在小小的年纪上,喜欢拿着那个东西到处跑,去拍照片的呢?

  赵嘉:从小的冰冷的盒子里出来一个影像,我觉得很有魔力的感觉吧,所以我特别小的时候就喜欢开始拍照片。

  黄文:但实际上你上大学学的是国际会计,毕业了之后进入的是IT公司,摄影吧充其量是一个业余爱好,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和一个德国的图片社和杂志签约,成了他们的签约摄影师呢?

  赵嘉:这是因为我毕业之后在西藏旅游局工作,当时正好有一个德国的一个汽车团来西藏玩,其中有一个团员呢看到我拍照片,说你有没有兴趣做一个图片社的签约摄影师,我们来给你做代理,当时我以为他开玩笑,就没在意。大概过了三个四月又来问我,说你有没有兴趣,我才觉得他可能是认真的,然后就这么做了。我觉得业余爱好做摄影特别好,因为怎么说呢,就是只有一个业余爱好的摄影师,可能是一个真正的纯粹的探索者,所以我现在也挺得意的我现在是一个业余摄影师这个身份。

  黄文:你呢在大学毕业了之后,就有机会进藏去工作,西藏那段经历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赵嘉:从西藏回来之后,出了两本西藏的书,出了一本西藏的画册,然后还做了一些关于西藏广告方面有关的工作,我现在销售的照片大概有一半是关于西藏的,我觉得这都是表面的东西,西藏给我最大的影响,是让我做人比较坚韧吧,而且觉得做人比较乐观。

  黄文:那么对于你来说,你眼中的西藏它是什么样的,你到了西藏之后去拍什么呢?

  赵嘉:西藏在我眼中不是像一个万花筒一样,我看别人的照片,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摄影师拍的,都很绚丽,很漂亮。但是呢,因为大多数人恐怕都不太容易进入到那种生活中,那么就是对影像那种迷幻感觉呀,那种五光十色的东西有兴趣。我觉得我更有兴趣是他们当地人那种他们的生活状态呀,我能讲藏语,我觉得这个挺重要的,因为讲藏语的汉族人比较少,老百姓觉得你讲藏语,觉得很亲切,我觉得作为中国人来讲,我去记录西藏觉得是挺重要的,我觉得这是一个责任感吧。

  黄文:我看你每一次要出远门去拍照片之前,你都会带着很多很多的的摄影器材,有些器材看起来根本不必要,带的好象显得是一个累赘,你干吗要背上那么多的器材上路?

  赵嘉:是这样的,就是说我拍照片会分两类,我拍大昭寺专题用了三年的时间,大约用了二十多台不同的相机,但是呢像我拍吴哥窟的小吴哥,然后去过两次,但是一共加起来只用了三台相机。那么用机器多和机器少之间呢,并不能决定一个专题拍的是好是坏,但用的机器多的时候,可以给你更多选择,比如你非常非常已经对这个专题很厌倦的时候,或者当时摄影条件特别差的时候,你可以尝试用那些我从来没用过的东西,比如宽幅机或者是特别长的镜头,或者特别广的镜头,或者是特别大口径的广角头,去拍一些你平时没有想到的东西。拍出一些不一样的效果来,这张是那哈苏的宽幅相机拍的,我有时候就是闲得无聊的时候,就会到处看看,走走逛逛,比如有的时候去金顶上看看,晒晒太阳,喝喝可乐,一次无意中看到这个地方,我觉得这个地方是拍磕长头特别独特的视角。当时正好带着宽幅相机,拍下来了,这张是我拍所有的大昭寺磕长头的照片里我觉得最好的。

  黄文:每个摄影师呢实际上都在期待着自己眼前出现奇迹,或者是一些意外,这样的话可能会让他们拍到一些给人惊喜的画面,你的身边是不是总有照相机。

  赵嘉:两个问题啊,第一我从来没有期望过会出现奇迹或意外,因为我觉得摄影师应该是能从最平实的东西中拍到最不平实的影像,这是作一个摄影师一定要有这个能力的,第二我永远都带着个照相机,除了洗澡以外,我觉得一个摄影师应该有这样的素质,就是我随时要看到什么东西我觉得比较重要,或者我觉得有意思,就要拍,我当年去西藏阿里地区的时候,当时我们到希夏邦马峰检查站,然后已经接近黄昏了,所有人都出去拍照片,就我要准备给他们做晚饭,当时我一边切着菜,一边想别人都拍照片了,就我没机会,然后忽然发现没盐了,我就要回那车里拿盐,然后我拎着菜刀,然后奔着车去,刚一出门就看见这个藏族人背着一桶水,从那水井往这边走。然后把菜刀插在背后,我想他肯定有一刻会走到这个位置,而且当时换了一个头,把旁轴机的45(毫米)头换成90(毫米)头,然后等他走到这位置,拍了这张照片,这张照片后来被很多杂志用过。

  黄文:除了在中国国内拍的照片之外,我也看到了你很多在国外拍的旅游照片,或者是给旅游杂志拍的照片,如果别人把你定位成一个旅游摄影师,你同意吗?

  赵嘉:我不同意,是这样的,我觉得旅游摄影很不错,会有很好的收入,会有很好的生存环境,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男人来讲,应该做更有意义的摄影工作。

  黄文:对于你来说更有意义的摄影工作是什么呢?

  赵嘉:我觉得现在来讲是两,第一个是我拍跟人文有关的纪实专题,另一方面我觉得做纯影像的探索也很重要。

  黄文:有一本杂志呢曾经拿你在柬埔寨拍的一个孩子的照片,做了它的柬埔寨专题的打头照片,那张照片是怎么样拍摄的?

  赵嘉:这张照片当时是我正给我的一块儿去柬埔寨旅游的同伴一起在拍纪念照,忽然发现这个小孩趴在我那个同伴的旁边,这背景是吴哥窟的小吴哥,忽然发现小孩在拍,然后呢我就慢慢移动到小孩身边,然后大概拍了十几张,这是其中的一张。

  黄文:这照片好象是离那孩子不到一米的距离上拍的?

  赵嘉:对,21毫米的超广角,我喜欢这种孩子的视角,然后他看东西是怎么样的,我看那小孩儿我就会想起我小时候拍照片的样子,带着特别好奇的眼光拍这些东西,因为特别是现在现在技术越来越成熟之后吧,就会更加怀念那个小时候拍那种非常清澈,非常纯真那种感觉。

  黄文:柬埔寨呢曾经经历过多年的战乱,那么你到柬埔寨去拍照片,有没有什么特别打动你的东西?

  赵嘉:柬埔寨给我的触动挺深的,因为经过战乱,它国家有三分之一的男人死在内战中,所以呢多是看到小孩和老人,你看的这张照片是我们去叫生间寺的这个地方,那么这个老人一个人坐在这儿,然后第一天去她就坐在这儿,然后我第二天再去的时候就问她坐在这儿是做什么,她说她的几个孩子全死在内战中,可能现在还有一个小孩儿还活着,然后这个最小的小孩儿可能是她外孙女一类的或者是孙女一类的,然后她每天都要到这儿来,然后就是坐在这儿静静地待着,想想过去的事情,因为对于柬埔寨人来讲,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除了吴哥窟以外。

  黄文:说说看你为什么不愿意职业摄影师呢?

  赵嘉:我觉得职业摄影师不受人重视,不受社会重视,如果做职业摄影师的话活起来很难。

  黄文:反而难了?

  赵嘉:那当然了,而且做业余摄影师特别纯粹,做摄影,特别纯粹的探索者,做职业摄影师了之后你要面临商业压力,你要面临客户的要求,哪儿有时间拍,哪儿有那么好的机会来让你拍你喜欢的东西,或你觉得重要的东西。

  黄文:好象很少看到你拿自己拍的照片去参加国内的影展或者是比赛?

  赵嘉:我不知道参加比赛对我有什么帮助,我觉得国内的摄影就是沙龙的东西特别多,我的照片对他们,放在里面,我觉得根本就……

  黄文:不是一回事。

  赵嘉:他们都挺开心,办得都挺开心的,五颜六色什么都有,我觉得不需要。再说,我觉得国内参加比赛的摄影师们都特别地努力去拍一些就是符合评委要求的照片,我觉得我没有那个动力和没有那个时间,他们对于比赛来讲拍照片更好。

  黄文:你在乎中国摄影界的人把你称作圈外人吗?

  赵嘉:我不知道中国摄影界有多少摄影人,因为我觉得职业摄影师是靠摄影养活自己的,我觉得好象中国靠摄影养活自己的摄影师不是我原来想象那么多,所以我不知道到底什么算摄影圈,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摄影本身对我来讲很有吸引力很有乐趣了,顾不上琢磨这些事情。

  黄文:你不愿意做一个专业的摄影人,但是你愿意和摄影走多久?

  赵嘉:一辈子,这肯定的。

  黄文:为什么?

  赵嘉:我小的时候,我觉得人这一生中一定要从事一点跟艺术创作有关的工作或者是做些这些东西,大了之后呢我觉得其实摄影并不完全是艺术创作,但是我觉得这之中有很多责任感的东西,特别是我拍纪实专题的,我能让世界一部分人去了解另外一部分人,特别重要。

  黄文:做一个传播者。

  赵嘉::做一个传播者,我觉得另外,摄影让我有一个生活的平衡,就是比如我可以工作一段时间,能让我觉得哎呀还有一个盼头,马上有一个专题要拍了,特别开心,然后我所有的时间都不闲着,我即便坐在车上的时候或者骑在车上的时候,或者去什么地方都可以拿相机拍照片,这些都是让我觉得特别开心的地方。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