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放眼世界看照片     打开天窗读照片     话里话外聊照片     感受生活拍照片     百姓相册     器材导航         



摄影师向诚访谈


  主持人:不是社会去适应我们,而是需要我们去适应社会,向诚你是哪一年到北京来的?

  向诚:那应该说是97年。

  主持人:刚到北京来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在这边既没有什么背景,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关系,你怎么样打开局面呢?

  向诚:我当时到北京名人摄影工作室,也跟北京的以及全国的很多名人拍过照片。但是拍过照片只有付出,收入特别少,甚至是没有收入,我就想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生存下去。后来在一次拍摄照片的时候,我就看到我的摄影室的门口很多双眼睛在那看,看我拍照片,突然我就

  有一种灵感,我说这个其实上就是一种需求。

  主持人:在五棵松摄影器材城开办了你的摄影学校之后,一开始的情况好吗?

  向诚:当时的情况不好。我教学生的时候,第一个就是一个学生,我教了他一个月时间。

  主持人:你后来又是靠一种什么样的办法打开了你的这个教学局面的呢?我就想到你的教学再好,别人不知道。

  向诚:我就找到摄影器材城的,当时做了一个大广告在《人像摄影》杂志上面,这样一个半页的广告,他们只肯给我打一句话,就是,向诚手把手教学,再接下去就是电话。这么小一点点广告,打上去之后就有很多人打电话来了,打电话来咨询了,结果第二个月就来了三四个学生

  ,我就感觉到商业运作广告的那种威力了。

  主持人:你在五棵松摄影器材城开这个摄影班最多的时候,你那间教室里面坐多少人?

  向诚:将近一百人。一个46平方米的教室挤一百多人,每个平米就相当于就有两个人。

  主持人:所有的摄影师多多少少都做过作艺术家的梦,那么但是作为艺术家和做一个商业影楼的摄影师之间其实矛盾还是挺大,你在九十年代初的时候,曾经是一个摄影师,那个时候你拍照的理想是什么样?

  向诚:我就想把这个我自己所看到,就是说我看到的被摄对象,按照我对他的观、认识把他表现出来。

  主持人:不是说,现在我们在商业摄影之中以美化顾客为目的,那么按照你原来那种思维模式你碰过壁吗?

  向诚:确实碰过壁。有一个舞蹈演员,当时介绍了到我这里来拍摄照片,这一系列这些照片,就是说我比较强调这种光影的,光与影的这种变化产生的曲线构成的画面,这种感觉我觉得特别好。但是最后当我把这个照片给了她的时候,她不满意了。

  主持人:那她想要什么样的照片呢?干干净净的、美美的?

  向诚:其实就是那种商业类的照片。

  主持人:如果说你自己还怀着想去搞创作的心,但是在市场上又这样碰壁的话,你最后做什么样的调整呢?是向顾客妥协,还是坚持做一个艺术家?

  向诚:我应该是选择向顾客妥协,我现在饭都没得吃,我去自己自我陶醉,那不是一句空话吗。

  主持人:那么其实一个商业摄影师有一大本事,化平凡为神奇,那么顾客到你的摄影室里面,她可能最大的愿望就是拍出一张比她本人更漂亮的照片来,你有没有碰到过那样的难题?可能你的被摄对象并不是很理想,但是你最后给她的照片,让她大吃一惊。

  向诚:也是有这样的情况。比如像这个顾客,她觉得自己的脸型,她觉得不好,脸上甚有疤痕,所以说我让化妆师给她化化妆,再接下来给她做一些造型,把她变换一个角度,找到她比较好看,比较美的角度。

  主持人:你在这张照片上,实际上几乎把她拍成一个印度美人。

  向诚:对。

  主持人:这个小姑娘拿到自己这样一张艺术化妆造型照片以后,是什么样一种反映?她觉得咦,她说我还有这样美,她不敢相信,这个人是我吗。

  向诚:对对。挺高兴地把片子拿走了。

  主持人:你是以商业摄影开的头,打算教给学生的呢,也是商业摄影这方面的本领,那么你只教学生们摄影,化妆那部分由专门的同事来负责,那会不会出现这样的一个情况,可能你的同事是特别讲究艺术感觉,这样的同事他教学员化妆那些方法,并不是商业影楼当中常用的方法。

  向诚:有这种情况。刚开始想办化妆的时候,我请的一个化妆师,就是这样一个,他原来是搞时尚化妆的。

  主持人:经常化的是什么?

  向诚:在那种T型台上走的那些模特,所以说他和影楼之间有一段距离。

  主持人:影楼要求什么样的化妆?影楼的妆面其实是一种矫正妆,眉毛不好看,把眉毛刮刮,把她多余不规则的眉毛刮掉。

  主持人:是不是,你的眼睛小了,给你贴上双眼皮,把它绷大一些,你的皮肤不白,打上粉底,把你的反光率提高,是一种修补型?而时尚类的化妆不是这样的,尽量要透明、自然妆,比较注重保留原先皮肤的那种机理和质感,这样的话被摄者的缺点,也就都暴露出来吗?

  向诚:是的。时尚的化妆比较注重整体的气质和整体的感觉,而影楼的化妆呢,除了整体以外,它还注重精挑细重,比较细小的那些东西,所以说从某种程度来看,就是说顾客的眼光,他是很注重局部的。比如说我脸上有没有一个斑,脸上这个痣他给你修掉没有,顾客看这副照片的时候,他不是首先看他整体感觉,他首先看他眼睛大小,你给他调整过来没有。他首先看他脸上这块痣,你拍他还有没有。

  主持人:那么发生这样的矛盾之后,你怎么样解决呢?

  向诚:这个时候我不得不就是说"挥泪斩马谡",换人了。

  主持人:学生干吗?

  向诚:学生就是不干,就是当时学生不理解,当时那个老师实际上和学生的关系也特别好,但是学生他不理解商业影楼的那种化妆,真正和时尚和创作性的化妆它是两回事。

  主持人:可是既然老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你为什么要挥泪斩马谡呢?

  向诚:我们是为影楼服务的。如果我的学生出去以后,在影楼拍的片子顾客不认同的话,其实上是不单是对学生的一种否定,而且对我也是一种否定。

  主持人:你办学办了一些年,而且办得还挺有心得,现在国内专业的摄影学校,大学的那种高等学府里的培训等等,其实挺多的,你觉得作为社会办学力量,你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向诚: 和这个市场很接近,市场需要这个东西,从市场需要出发办起来的。当时就是说中国整个的摄影教育来说,就由于历史的原因,我觉得它和市场之间有一段距离,有待于不断的和市场接轨。

  主持人:那么在专业摄影教育里面,这些专业人士可能对社会办学提出一个质疑甚至批评,就是在他们这样的班里头,这些学员究竟能够培养出多深的修养,他们究竟能够走多远呢?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向诚:这个教育确实由不成熟到成熟的阶段,需要这个办学者思想要很清楚,就是说学生能够在万忙之中抽出时间到这里学习,他为什么学习,他因为市场对他的压力,消费群就是整个国民素质不断的提高,他们所欣赏的照片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不是说他们愿意掏钱来学,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来,我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说市场压迫他们,他们非得来学不可。

  主持人:你觉得当一个摄影教育者,最大的难处在什么地方?

  向诚:最大的难处能够培养一批这样的学员,在市场上得到消费者的认同,第二个培养这批人能够超越你自己,比你这个做老师的还要厉害,还要灵。

  主持人:要做到这一点确实是难处,特别是我们全国摄影师的实际情况基本上是半路出家,有部分是为了生存,想学一技之长,这个是他们的底子比较薄,很薄很薄,没有受过专业的美术院校,或者是摄影院校这种培训,这种学习,而且文化底韵也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你怎样使他能够掌握这门,首先是掌握摄影技艺。再一个是什么,再接下来才是那种摄影的语言,再接下来是更高的那种艺术的要求,作为一个摄影人,如果让你做一个自我评价的话,你愿意别人把你称作摄影师向诚,还是摄影教育者向诚?

  向诚:原先我希望别人把我称作是摄影家,但现在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我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一个摄影教育家,我的目标是这样的。我觉得我现在已经修整了我的目标,我当初到北京来,我是想当一个摄影家,但是后来市场的需要,它实际上不需要我当一个摄影家,它需要我当一

  个摄影教育者。

  主持人:我觉得不是社会去适应我们,而是需要我们去适应社会,现在你的摄影学校越办越大,而且越办越红火,但是你确实自己拍摄的时间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你对此不觉得遗憾吗?

  向诚:有遗憾的一面,但是我觉得也有值得欣慰的一面,通过我的教育,一部分影楼的摄影师他得到了提高,学到一技之长,自己能够生存下去,能够使一部分人有饭吃,而且在社会上又能带动一部分人有饭吃,我觉得我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