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放眼世界看照片     打开天窗读照片     话里话外聊照片     感受生活拍照片         



读照片——当名人端起相机


  引子

  有一种说法,名人是因为被无数次曝光才成了惹人关注的大人物的。他们一向是遭到最频繁聚焦的被摄者,不过他们也有手痒痒的时候,那么,当这些大人物在聚光灯以外拿起相机,把镜头对准普通人和日常生活时,作为摄影者他们会记录到什么样的风物人情呢?

  内容

  在看这些照片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它们模糊、粗糙,没什么意思,但是如果你知道拍这些照片的人都是政坛和文艺界的重量级人物,也许你就会忘了挑剔照片的质量,转而关注起照片的内容,这的确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问题:当这些生活在公众焦点下的名人举起相机的时候,他们又会把焦点对准哪里?他们最关注的又是什么呢?

  46年前,美国人大卫·齐特林就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他在《生活》杂志当了22年的通讯记者,专门和大人物打交道,工作之余,齐特林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通信调查,从美国总统到好莱坞巨星、文化名人,几乎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名人都被列入了他的名单,这些名人把他们的摄影作品寄了回来,并且在回信了讲述了拍摄这些照片的情况,以及对摄影的看法。这是特鲁门总统的回信,他写道:"亲爱的齐特林先生,回复您的第十封来信,我记得一生中只拍过唯一的一张照片,就是这张白宫前的集体照,现在底片也没有了。很抱歉,我不是一个摄影迷。"远嫁摩纳哥的格蕾斯·凯丽虽然已经贵为王妃,但是却始终没有放弃摄影这个爱好,除了以前拍电影时抓拍的快照,她还寄来了为丈夫和女儿拍的照片,就连忙碌的化妆时间她都不忘为自己拍一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模糊了一点,但是神态抓得相当传神。

  这些一般摄影师很难拍到的画面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这幅照片,是电影《老人与海》的制片人利兰·海华德应这位女士要求特意拍摄的,她想让在国外旅行的丈夫赶快回家,结果这张照片奏效了。

  大卫·齐特林在1956到1958年间和上百位美国名人签订了合约来汇编一部书,并把它起名为《名人手下的快门键》,准备在1959年出版,遗憾的是,直到1998年,齐特林本人已经辞世七个年头了,这本书才和读者见面,经过他的遗孀重新整理编译,共有75位历史上最被关注的人在这里展示了他们关注的世界,其中包括艾森豪威尔、希区柯克、猫王和梅纽因这样的精英,他们大部分已经过世,但是就像笔迹一样,名人拍摄的这些照片也是让普通人了解他们个性的一条线索。

  我们可以发现,名人拍摄的照片存在共性:首先,他们因为工作的特殊便利,更有机会到世界各地游历,在旅途中他们也许会想家,会因为热情的影迷围观而伤脑筋,也会为奇特的异国风情深深吸引,这些都在照片中暴露无遗,我们也可以顺便看一下日本拥挤的公墓、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街头、威尼斯圣马克广场的建筑和罗马大竞技场。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加利·库柏,他除了在美国本土拍摄,还在南美、中东和欧洲大拍特拍,留给人们三千多幅照片。工作之外,名人们几乎都为自己安排了充裕的假期,调养生息,和家人、朋友团聚,这些照片表现出了浓浓的亲情。

  孩子天真烂漫,不光普通人喜欢拍,名人也不例外,他们拍摄自己的儿孙,捕捉孩子生活和成长中有趣的瞬间:无忧无虑的婴儿,他哪里知道给他拍照的是大影星柯克·道格拉斯呢?你看这对青梅竹马的小伙伴,从5岁开始一直是好朋友,他们手牵手窃窃私语,多么可爱;陆军司令布莱德利将军的两个孙子把自己打扮成士兵的模样,人虽小,倒也有几分威风,高兴的爷爷马上把这个画面拍了下来;除此之外,旅途中偶遇的孩子也会带给名人拍摄的冲动,和大人相比,孩子更纯净,他们不去理会红尘俗世的名利地位,而是很直接地传达情感,这一点也更能吸引那些常常处在漩涡中心的名人。

  有人说,名人摄影占尽了先天的优势,因为他们有能力拥有最好的相机,比常人更有机会接触其他名人,随便按几下快门,拍几张打打闹闹的家庭照片就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其实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名人有比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他们拍摄的照片相当不错,有的甚至接近当时的专业水平,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佳作。我们有机会欣赏这些作品,应该感谢大卫·齐特林,虽然他没能亲眼看到这部著作,但是他热情、和善和坚决的精神将永远在书页中闪光。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