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本画册不错。陈中是广州的摄影爱好者,出身于电影世家,12岁开始接触摄影,此后一直将摄影作为业余爱好。他的作品偏重于摄影与装帧设计的结合,特别是运用电脑技术进行后期处理,力求以完整的大场面形成“宽银幕”的视觉冲击力。我从《陈中摄影集》里选出几张照片一起来分享。
这张照片吸引我的首先是它的宽度,它是由八张135的底片在电脑里接成的。完全看不出接点。摄影师告诉我,在实地拍摄的时候,从第一个镜头到最后一个镜头之间有1公里的距离。为了不出接点,每一张底片都要打出余量。接合完成以后,天空的云和倒影都做了调整,这种加工使照片的每个部分都显得很工整。
再看这张照片,表现的是夕阳下的乾清宫,暖黄的影调,天空被压的很暗,云彩加重成了金红色,加上前景的铜狮,所有这些元素都是为了烘托画面的气氛,目的是突出主体的建筑群的气势。天空、狮子、后景的这个部分的形象,分别来自不同的4、5张照片,可以说在合成上确实很下了一番工夫。
同样是表现中国皇家经典建筑,在意境上这两张比较接近,但在处理手法上这张天坛的照片要简单得多,就是一张照片,经过扫描,在电脑里,把天空压黑,把云彩提亮、提色,为了使照片更自然,这部分的侧光要配合天空的光线进行调整,这样整个画面的气氛就出来了,天坛的气派之外有增添的历史的凝重感,很有味道。
下面我想请观众朋友和我一起来分辨这两张照片,哪张是数码合成的,哪张不是。对,这张金龙鱼是合成的,是金龙鱼的边缘和阴影暴露了玄机,另外就是打在金龙鱼身上红色的光在合成时没在背景上做交代,那么这张照片呢,是把花放在鱼缸前面,打了两个灯一次拍成的。
还有这张照片,把一幅拍摄手法非常传统的风景照片,配上这样典型的传统建筑元素做前景,对比一下,是不是这张作品多了一些情趣、一些文化特征呢?那么你能猜出这幅照片是合成的还是实景拍的呢?有没有答案不重要,我觉得,不管采用什么手法,只要照片能很好地传达出你的意图,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就可以了。
其实,数码技术的应用在广告摄影中已经非常普遍了。从陈中的这些照片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数码影像制作方法对提升传统摄影的表现力度,对丰富传统影像的视觉元素,对提升传统照片的精度都有很好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