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照片――数码影像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拍摄风光照片的时候,为了得到理想效果,常常需要等待时机,而实际上,在大部分情况下,因为我们人在旅途身不由己,往往无法等待和选择拍摄时间,加上设备和胶片的局限,即使拍也不见得能控制好光线的效果。可是不拍吧,好不容易来一趟,没留下影像多少是种遗憾。那怎么办呢?我觉得还是先拍下来,然后,采用数码图像处理,它可以让你有机会把一个普通的画面变成你理想中的效果。
请看这幅照片,这是扫描后未经调整的原稿,这是一张用传统胶片拍摄的照片,画面上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个广场。原稿的曝光不足,而且没有成功拍出暖色调的效果,色彩也太灰。
这是使用扫描仪自动调整工具处理后的效果,可以看出,色调依然不很理想。
这一幅就是最终处理完成的照片了,图像的色调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里的金黄色处理使画面的主体部分更加突出,对应画面左上角的天空也提高了亮度,使画面光影效果更合理,这样,照片的气氛也有了。
再来对比一下这三种效果,一张不能再普通的风光照就这样在几分钟内有了质的飞跃。这是数码影像处理中最简单的手法,有条件你不妨也试试。
现在我们知道,数码影像处理可以很方便地使不理想的风光照片变得完美。其实数码技术对摄影师来说,更重要的功能还是作为“追求摄影创造力”的一种手段。
这是一位日本摄影师拍摄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街灯。很普通,构图、影调都不错。但这不是作品,而只是摄影师用来创作的素材,这两幅才是他的“虚构的电脑艺术摄影”作品。这位摄影师认为,这些照片会让人想到不同的季节或者被认为是不同的影像,从而能扩大观众的想象力。的确,这种色调分离的处理,使橘黄色的线条有了木刻的笔触,画面好像传达出了某些秋天的信息,而这幅被冻结的线条确实也能给人一种冬天的感觉。你是不是有同样的感受呢?
用图像处理软件给照片着色也被摄影师广泛使用。像这张作品,前景中的楼梯,就是在后期制作时给涂成了红色,摄影师很夸张地利用旋转楼梯的视觉特点,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感,同背景的蓝调也形成了冷暖对比。不过,我个人觉得,或许这种红色太浓太夺目,破坏了整个画面的影调平衡,有点喧宾夺主。
这幅作品我觉得就好得多。整个画面是灰调的,被着色的部分只是橱窗里模特的衣服,还有马路上黄色的隔离线。颜色点到为止,恰倒好处,这样就使本来显得比较沉闷的画面通透起来了,让本来非常写实的画面透出一点神秘的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