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热点扫描     热点透视     李峰主持     录制大事记         



国际社会关注伊拉克战事


  2003年3月27日星期四播出

  主持人: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对于这场战争世界舆论虽然出现了不同声音,但是全球的反战声浪越来越高。那么对于这场战争世界各国的反应是什么,中美两国各自的立场又有哪些异同呢?今天我们的演播室请到了国际问题专家陶文钊先生和楚树龙先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下探讨。

  主持人:楚教授,从伊拉克战争爆发以后,人们听到两种不同的声音。那么一种是支持美国的,那么另外一种是反对美国发动的战争,而且这种反战的声浪也是越来越高。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特约评论员 楚树龙:原因太多了,因为这涉及到大家的价值观,大家对国际法、国际关系准则、国际正义,人道等等这些问题的看法。各国政府和人民对威胁,对伊拉克问题,对中东等等问题的看法,大家对美国政策,美英的外交政策,战略目标,外交的方式,单边主义等等,大家对联合国的地位、作用应该起什么作用,国际行动的合法性,等等方面看法。所以虽然是个问题,是个美伊冲突问题。但涉及到全球60多亿人对这些从价值观、意识形态等等利益,等等很多方面的看法,甚至文化的、宗教的、民族的等等的原因这些看法汇集在一起,所以成为一个焦点,所以这就是全世界无论从各国国家的政府,还是社会各界,那么把它像一个万花筒式,各种意见,各种态度集中地表现,而且随着战争开始,战争的进程这种变化变得越来越激烈,这种争执、分歧。

  小片:伊拉克战争爆发后, 各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都发表声明,呼吁尊重伊拉克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伊拉克人民的人权和它们对政权安排的选择。与世界大多数国家政府对战争进行谴责相呼应,和平人士的反战浪潮也席卷了全球。在战争爆发当日,美国、英国就开始出现反战活动,这一活动在22日达到了高潮。在纽约参加反战示威的人数在20万和25万人之间,场面之大在纽约实属罕见。在伦敦,约有10万民众高呼反战口号,举行了浩大的反战集会。当天,英伦三岛爆发了美英对伊开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抗议示威游行。在法国, 30多个城市至少有16万人走上街头,参加反战示威活动。西班牙20日举行了大约有100万人参加的全国性反战游行。此外,反战游行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都在不断举行。

  主持人:反战声浪越来越高,陶教授您有什么看法?

  特约评论员 陶文钊:楚教授刚才提到了,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美国对伊拉克军事打击这个问题上,表现出来了国际社会的一系列,现在当前的国际格局,怎么样解决国际问题。我们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际公正的、合理的秩序等等这样一些根本问题的一些不同的意见。那么从去年九月份以来,可以说伊拉克问题就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随着联合国当中辩论得越来越激烈,大家对这个问题也越来越关注。那么国际社会的意见呢是尖锐的,在这个问题上。一个是不同的国家之间它们的态度不一样,另外一个是在有一些国家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态度截然地不一样。我举个例子来说,比方说日本,我们知道日本是支持美国打伊拉克的,在亚洲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积极的国家,小泉首相已经几次表态,又在日本国防大学表示要支持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说到美国是日本的无价的盟友等等。那么就日美关系来说,确实美日之间有半个多世纪的同盟关系。但是日本的民众却是反对的。据说根据这个民意调查只有百分之二十八的民众支持这个战争,而百分之七十几的民众都反对这个战争。那么在韩国也是这样,虽然韩国总统卢武铉表示支持美国的军事行动,但是韩国的民众我们已经看到很多的反战这种表示。那么对于其它一些东南亚国家也是这样,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也都是这样子。

  特约评论员 楚树龙:包括澳大利亚,政府是坚决支持,甚至参军参战。但是它的人民非常激烈地反对。

  特约评论员 陶文钊:那么我觉得这个里头确实有很多很复杂的原因,因为有些国家它确实跟美国有同盟,盟国的关系,作为盟国它觉得现在美国有事了,它应该跟着去,应该跟着走。还有一些本身的利害有关系,比方说菲律宾跟美国是长期的盟国关系,但是菲律宾老百姓也很反战,那么印度尼西亚也是这样,这个群众的反战情绪非常激烈,以至于美国和英国叫它们在印度尼西亚的侨民都撤回来,外交官和侨民都撤回来。所以我觉得我们要看到世界各国对这个战争的态度,一方面要看到各国政府的表态,一方面也要看到各国民众的表态,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政府的表态有时候它会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它有各种各样的制约,它有同盟关系,它有经济利益的关系,它有跟美国的依赖关系等等。

  主持人:那么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我们知道我国政府在外交政策上做过很多的外交努力,包括战争以后我们一直也是一种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那么对我们这样一种立场,二位怎么评价?

  特约评论员 楚树龙:我这么看,全球呢可以分为两大阵营,就说一个是主张打的美、英、澳大利亚等等,甚至支持的包括一些欧洲国家,支持这个打击。另外是更大一个阵营,无论从国家角度,还是人民角度,是反战的,是不支持的,是反对的。那么中国的立场我认为基本属于后者。当然中国政府的表态,它的公开的声明,那么不同情况下措辞是有一定的不同的,这个我看完全符合中国的准则,中国对国际关系的原则,另外也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也符合我们的国际地位,也符合我们的对外关系的需要,我们和方方面面的关系。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政府表达还是谨慎的,我们也比较客观,就是说我们也不是简单地去反谁,去支持谁,而且我们要根据它的是非本身的曲直。那么就是说各自问题都要解决,我们的立场非常清楚,都不必重复,历来两句话,就是伊拉克必须彻底地、全面地、无条件地履行联合国安理会的各个有关决议。那么应该说这也是我们对伊拉克方面的要求,应该说现在还不能够百分之百地说明伊拉克还满足过了这样的要求。所以我们继续支持联合国核监会继续地核查,通过这样核查来解决联合国安理会各个决议要求解决的问题,要求伊拉克配合联合国框架,我们认为这样的方式在战前一直在进行,而且是有效果的,我们认为应坚持下去。另一方面我们即使核查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或者目前没有解决问题,我们也不赞成采取武力的办法。当然我们这次立场中也不是说我们是和伊拉克是对立的,也不是说我们和美国对立的,我们根据这个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是个什么原则问题来采取对待。

  特约评论员 陶文钊:我觉得中国这次在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充分地表现了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的外交政策,一个是我们是根据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来确定我们的政策,一个是我们的政策基本上是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和发展。这个跟我们现在对时代的定义有关系,我们现在是觉得和平和发展是一个时代的主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同时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国的人民,尤其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人民都跟我们一样能够在和平环境当中来发展它们自己的国家,来建设自己的社会。

  特约评论员 楚树龙:你比如十六大我们规定的,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外交的根本宗旨,也即是我们的根本战略,根本的目标,根本的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也即是和平与发展这个大局。

  特约评论员 陶文钊:中国一贯主张就是要解决国际问题,不是要通过武力,不是要诉诸武力,而是要通过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充分地协商、讨论。那么也可以有双边的,有可以有多边的,尤其是有联合国,我们有联合国这么一个好的国际组织,那么这个国际组织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而且在维护世界和平当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努力地维护联合国,维护安理会的,它的普遍性和一致性,维护安理会的权威。我们在安理会里头也做了许多的工作,唐家璇(前)外长跟安理会的,各国驻安理会的大使,跟各国的外长都有很多很多的磋商。第三点呢我觉得这一次我们的外交政策确实也体现了我们中国的一个国际地位,另外我们中国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增长,现在我们在国际上的说话,应该说影响是越来越大了,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那么这次我们在联合国里头可以说充分地表达了我们的立场,也代表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声音。所以我也是觉得,这次我们的立场是得到了全世界普遍的好评,是符合我们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月20日,美国等国家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孔泉表示,中国政府一直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要求伊拉克政府全面、切实地执行安理会有关决议;同时认为伊拉克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3月21日发表声明,对美国等国家对伊拉克发起军事行动表示严重不安,并强烈呼吁有关国家停止军事行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外事委员会21日也发表声明。声明中呼吁,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伊拉克平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应得到保障,伊拉克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该得到尊重和维护。国家主席胡锦涛3月25日在北京与来访的巴基斯坦总理贾迈利就伊拉克问题交换了看法。胡锦涛指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并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但遗憾的是,战争还是爆发了。我们对战争将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以及对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影响深感忧虑。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呼吁有关国家尽快停止军事行动,重新回到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正确轨道上来。中国政府已经并将继续向饱受战乱之苦的伊拉克人民提供人道主义的援助。

  主持人:中国一直持有的这种和平解决的方式,这样一种立场,在世界的舆论界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特约评论员 楚树龙:中国这个立场应该说,这次得到了全世界,包括伊拉克人民在内的,这个理解和赞赏。我们看到战争爆发以后,我们不但政府发表声明,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对事情感到关切,要求尽快结束战争,我们的人大常委会,外事委员会,政协外事委员会发表了措辞相当严厉的声明,我们的伊斯兰教协会也发表了这样一个声明。而且我们不但发表声明,我们也在行动上提供援助,我们的行动很快,战争爆发没有几天,表示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关切,表示我们愿意做我们的努力。

  特约评论员 陶文钊:这几个月来,中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大概基本的立场就是,一个是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要求在联合国的框架之内来解决伊拉克的问题。第二个是支持联合国的武器核查人员,要求用和平的、政治的手段来解决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问题。唐家璇(前)外长几次表示,只要还有1%的和平的希望,我们就要做100%的努力。第三个是我们跟国际社会,各个国家,包括跟美国、英国、跟法国、德国、俄罗斯,以及跟阿拉伯国家广泛地沟通,阐明我们中国的立场,所以我觉得这次我们中国的立场是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的认可、理解和支持。那么这次事情我觉得有一个特点,现在美国它是绕开了联合国发起了对伊拉克的战争。但是美国打响这场战争以后,国际社会没有说,这场战争既然你已经打了,你不要联合国我们就不管了,没有不管。不管是我们中国政府还是俄罗斯政府,还是其它国家的政府都要求美国立即把这场战争停下来,都希望把伊拉克问题重新再拉回来,拉回到联合国的框架里头来解决问题,包括伊拉克现在的情况,包括伊拉克如果战争打完了以后的情况。所以大家还是坚持以后,不管现在虽然已经脱离了联合国的框架,但以后我们还是要让伊拉克问题回到联合国的框架里头来解决问题。最近法国、俄罗斯都表示了这样的态度,包括战后伊拉克的重建,你不能美国包打天下。而且有意思的是,在伊拉克的战前,大概好几个星期,联合国的难民署已经在部署对伊拉克可能产生的这个难民进行人道主义救援。而且我看俄罗斯的救急物资,我们中国的救急物资都已经运到了约旦。这就表明国际社会这种对伊拉克战事的普遍的关注,这种对人道主义救援的这种的热烈的支持。所以我个人也是有这个想法,我们现在还是要继续地进行各种努力,努力把伊拉克的问题再重新拉回来,纳入到联合国的框架里头来解决问题。

  主持人:美国的国务卿鲍威尔它要求各个国家驱逐伊拉克的外交官,那么英国的财政部长它又要求各个国家冻结伊拉克的一些财产,那么对此二位如何评价?

  特约评论员 陶文钊:我觉得从伊拉克开战以后,无论是美国还是伊拉克都在进行两方面的斗争,一方面是军事的,一方面是外交的。比方说伊拉克,现在伊拉克的大使天天都在联合国开记者招待会,记录美国军队在伊拉克所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公布伊拉克战争的战况。那么美国也是这样,所以你刚才提到那两个问题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知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承认有一种法律上的承认和事实上的承认。比方说中美两国在1979年建立外交关系,我们发表一个《联合公报》,我们来互相承认,这就是一种法律上的承认。现在伊拉克的现政府是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一个政府,伊拉克代表还在联合国,伊拉克是联合国的一个成员国,那么甚至包括参加鲍威尔所说的志愿者同盟,30个国家,或者是还有15个匿名的,不提名的国家,它们的国家里头也还有伊拉克的大使馆。但是对于美国来说,它跟伊拉克之间是互不承认的,它们没有外交关系。而且美国它认定要在伊拉克搞政权更迭,它要建立起一个新的政府来。所以鲍威尔国务卿要求别的国家驱赶伊拉克的外交官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你要实际上做到不承认伊拉克的现政权。如果说,它虽然没有发一个声明,说我不承认现政权了,但是你要把伊拉克的外交官驱赶走了,把伊拉克大使馆关掉了,那么实际上就等于是不承认现在的政权。那么也就说为以后,也是鲍威尔国务卿说的,为以后伊拉克的新政权再派遣外交官到它那个地方去,那么这是新政权派遣的外交官。那么这个呢,我们看到到现在为止,我看到有六个国家是采取了一些措施。

  主持人:已经这样做了是吗?

  特约评论员 陶文钊:已经这样做了。但是这六个国家的做法又非常不一样,比方说意大利驱赶了24名伊拉克的外交官,那菲律宾呢驱赶了1名伊拉克的外交官,这很明显,这是应付美国。美国是菲律宾的重要盟国,菲律宾也支持这场战争,美国提出来了,说它一点都不做,好像觉得不好意思,结果它就驱赶了一名伊拉克的外交官,但是也并不表示跟伊拉克断绝了外交关系。约旦也很有意思,约旦驱逐了5名伊拉克的外交官,但约旦说它无意与伊拉克断绝外交关系,虽然因为你美国要求我,我没办法我就让五个伊拉克外交官回去吧,但这并不表示我断绝了跟伊拉克的外交关系。

  主持人:也就是说无奈之下做的这样一种表态。

  特约评论员 陶文钊:那我们知道约旦的关系,约旦的地位是很微妙的,约旦长期是美国的一个盟国,但是约旦跟伊拉克的关系又很密切,约旦没有石油,它的石油完全是伊拉克供给它的,而且是以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供给它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只有六个国家做出了这样的反应。至于英国财政大臣的要求,冻结伊拉克的全部财产,那么这是比驱赶外交官更进一步地要求,我们知道在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之间没有互相承认,但是它们有经济贸易的关系,它们可以互相做生意。如果说要是冻结了这个国家的全部财产,那就是表明跟这个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完全都切断,完全没有关系了。那么这种情况只有在两个国家交战的情况下,比方说像现在美国、英国跟伊拉克交战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这种情况。那么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看到有一个国家,照英国财政大臣所说的那样去做。所以我觉得这个也可以表明国际社会对这场战争的态度,虽然有一些国家出于种种原因的考虑它参加了所谓志愿者同盟,支持这场战争,确实做这个决定有时候因素是很多的,并不是说它真的就想像美国一样的在伊拉克搞政权更迭,它出于各种各样考虑,跟着美国去干了,但是你可以看得出来它们心里是不情愿的。

  主持人:那么一些阿拉伯国家它们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特约评论员 陶文钊:阿盟发表一个声明,《谴责美国的战争》。那么我们注意到,这次阿拉伯国家从最近一两个星期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立场,你比方说沙特阿拉伯是美国长期的盟国,如果沙特阿拉伯允许美国在这里驻军,在这里部署部队,允许美国从沙特阿拉伯向伊拉克开进,那么比从科威特,美军从科威特向伊拉克开进要方便得多,我们看伊拉克的南部跟沙特阿拉伯那个边境线很长,非常之长。

  特约评论员 楚树龙:离巴格达特别近。

  特约评论员 陶文钊:那长驱直入的话,那就会非常有利于美军的进攻,但是沙特阿拉伯说了,我不允许美军使用我的军事基地,我不参加这个战争。那么甚至包括科威特,科威特是这次主要的美军的前沿阵地,美军主要部署在这里,但是科威特也表明,我不参加这场战争。所以我觉得这个阿拉伯国家虽然有的国家跟伊拉克的原来的关系不是很好,我们知道,像科威特、像伊朗跟伊拉克关系原来都不是很好,但是这次伊朗也表明反对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我觉得美国要在伊拉克搞政权更迭呢,这个是阿拉伯国家非常警惕的一个事情。先前有些阿拉伯国家也表明过态度,一个国家的政权更迭是有的,但是这个政权更迭必须从内部发生,如果这个国家发生革命,或者发生内战,然后由于政权的更迭,人民起来推翻一个政权,建立一个新的政权这个当然是会有这样的事情,各个国家都有。但是政权更迭是不能从外部,因为美国就看不上这个政权,它就要把这个政权搞掉,它就派大兵去进攻,愣把这个政权推翻掉,这个东西阿拉伯国家是普遍地不赞成。所以我觉得这次阿拉伯国家的态度应该说还是相当地一致。

  特约评论员 楚树龙:也是有原则的。

  特约评论员 陶文钊:对。虽然很多国家跟伊拉克原来的关系并不好,但它们对这场战争的态度还是相当地一致。

  主持人 :美、英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引发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严重关切,这场战争已经给伊拉克无辜的平民带来了伤亡,造成了沉重的灾难,中国政府对此深感不安并呼吁尽快停止军事行动。(编导:安倍含、高辉)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