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热点扫描     热点透视     李峰主持     录制大事记         



黄帝陵 中华情


  2002年10月31日星期四播出

  主持人李峰:日前,黄帝陵基金会在成立十周年之际宣布,海内外中华儿女关注的黄帝陵整修一期工程已经顺利完成,整修后的黄帝陵已经开始显示出中华第一陵宏大、庄严的气势,在整修黄帝陵的过程当中,海内外的中华儿女踊跃捐款,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那么黄帝在中华文明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海外的华侨华人,对黄帝又怀着怎样的情感呢?今天《热点透视》节目特别邀请到两位嘉宾,他们是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孙天义先生和陕西省文物局局长、黄帝陵基金会副会长张廷皓先生。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上,南距古城西安171公里,北距革命圣地延安162公里,1961年国务院公布黄帝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古墓类第一号,素有中华第一陵之称。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相传5000多年前,黄帝统一中原部落后,融合黄河中下游直至长江流域的众多部落,建立了中华民族的前身华夏族。黄帝率领先民创造文字,开垦荒地,种植粮食,捕鱼狩猎,建造房屋,纺纱织布,制作陶器,缝制衣服,使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以黄帝的时代为分界,结束了荒蛮混沌,进入了文明的阶段,开创了中华古国悠久的历史文明。黄帝陵区保护面积25平方公里,列入整修的面积有3.24平方公里,总体结构包括庙前区、庙区、功德坛、神道、陵区、县城及外围景观6个区域。一期工程涉及到陵园区和庙前区,工程从1992年8月开工,目前已经顺利完工。整修了入口广场、印池、轩辕桥、轩辕庙门、陵道等22处景区。整修后的黄帝陵融陵、山、水、城于一体,体现了宏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气势。整修黄帝陵规划设计是在大陆一流专家指导下进行的,并广泛征求了台、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侨华人的意见。黄帝陵已经成为全体华华儿女智慧和力量的凝聚点。黄帝陵基金会10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基金会成立十周年暨整修黄帝陵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黄帝陵基金会名誉会长李瑞环在座谈会上强调,要进一步把黄帝陵整修好、保护好、管理好。李瑞环指出,黄帝陵是中华儿女朝拜的圣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祭祀黄帝的活动就已经开始,自汉以后,历朝历代都把祭扫黄帝陵作为国家大典,并对黄帝陵进行修缮和扩建,古往今来祭祀不绝,中华儿女之所以高度重视祭祀黄帝,整修黄帝陵,不仅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祭祀黄帝反映了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心愿,而且经过千百年的沧桑演变,黄帝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维系民族感情的纽带,李瑞环强调要把扫墓、祭陵规范化、程序化,使公祭黄帝典礼成为所有祭祀中层次最高,影响最大的活动。

  主持人:每年到黄帝陵来祭拜的人数现在达到了50多万人,那么来的这些人员,他们的基本情况是怎么样,是来自于哪些地区?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孙天义:大部分都是大陆的,但是也有很多是从港、澳、台地区,还有从海外来的,从世界各国来的,感人的事迹也是非常多的,有一个美籍华人,90年代来了,他在祭拜的过程中间,宣读他写的祭文,宣读过程中间,那是声泪俱下,他惟一的希望,就是希望祖国能够统一,当时他宣读祭文的时候,很多人都掉眼泪,非常感人的,真情实感,还有就是很多的华人、华侨,他们临走的时候都要带回一捧土,让他们的子孙能够看到,这就是故土的土。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讲一下,菲律宾有一个华侨,叫黄光坦,这是一个老华侨,他一生惟一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够回到故土,祭拜黄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这个愿望没有得到实现。他就嘱咐他的儿子和孙子,一定要把他未了的心愿给实现。几年以前,他的孙子,叫黄明荣,带着全家,带着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女来了。他来了以后,给儿子,给女儿讲,这就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同时他捐了60万人民币,他走的时候还说了,谁要是个人捐款超过我这60万了,我一定要再捐钱,超过他。这些例子很多了,是不胜枚举的,这些例子都说明,来祭祀,来谒陵拜祖的人群,都是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来的,大家一个共同的认同感,对祖先的认同感,感到在这儿找到我们一个大家的共同点。

  主持人:刚才孙会长介绍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张会长据您的观察,这些前来祭拜的同胞们,特别是海外的这些华人华侨们,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他们是怀着什么样的一种情感来参加这些活动?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黄帝陵基金会副会长张廷皓:我觉得是故土难忘,这种情感是在我们中华民族所有的儿女里面,是最根深蒂固的,是最可贵的一种情感,而且每次我们都能见到,像海外来的华人,甚至白发苍苍,长跪不起,我们是看到的,他因为可能是最后一次到祖国来,因为年龄大,那么像这样的,把黄土捧回去,像在黄帝陵种一棵树,能种一棵树,都是他最大的心愿。这里面从历史的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在19世纪末,是我们国力最积弱的时候,在甲午海战刚刚完,1895年《马关条约》以后,祖国的宝岛台湾,由不平等条约割让给日本了,那么条约下了,台湾的民众、同胞奋起反抗,它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这里面有一个抗日领袖叫丘逢甲,丘逢甲因为当时寡不敌众失败了,失败了就回到大陆,回到大陆他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到黄帝陵,他有一首诗,有这么两句话,叫做“袖中一卷英雄传,今日来登黄帝陵”。就表达了他抗日没有成功,在这儿愧对祖先的这么一个情怀。那么现在我们中华儿女,从海外来,主要是看到我们祖国的发展蒸蒸日上,自己心中自豪,他也要来,所以这种,和我们19世纪末叶,当时那种心情完全不一样,一种充满了自豪,充满了向上这样的一种情感,所以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把这个黄帝陵修好,让所有的,来到我们黄帝陵的中华儿女,都能感觉到我们这些守陵人们,没有做对不起他们的事情。

  主持人:我们知道黄帝陵有中华第一陵的美称,那么这一次为什么要进行大规模的整修呢?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孙天义:黄帝陵墓实际上历代都在整修,由于近百年来的战火绵延,造成黄帝陵年久失修,同时祭祀场所比较狭窄,我们感觉到黄帝陵的规模和现状,和我们这个13亿的大国很不适应的。

  主持人:那么这次整修一期工程耗资达到了多少呢?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孙天义:整修一期工程一共用了8300多万人民币。

  主持人:这么大一笔开支,主要的来源是怎样的呢?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孙天义:国家拨款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什么这样做呢?整修黄帝陵不应该是单纯政府行为,应该是全民的行为,通过募集资金,通过大家对黄帝陵进行捐献,使大家更了解我们的始祖,更了解我们悠久的文化传统,也就使我们全体人民,包括我们的海外的华人华侨,能够借这个机会向我们的民族,向我们民族的祖先,献孝心,这样增强我们的民族感,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因此这8300多万当中三分之一是中央政府各个部门拨款,三分之一是省、市政府的拨款,还有三分之一强一点,是由基金会募集的基金,这样的话共同为第一期工程做出贡献。

  主持人:民众他们的这种反映情况,他们的支持度怎么样?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孙天义:大家都很支持这个整修工程,我们在捐献中间也看到很多非常感人的事例,比方说我们在工作中碰到的,有一对老夫妻,身体都不好,而且都是拄拐棍的,他们就是在当时我们的基金会办公室是在一座楼里面的四楼,他们坚持要爬到四楼,把他们平常积攒下来的2000块钱,送到我们手里,我们当时都很感动。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黄帝陵基金会副会长张廷皓:在台湾同胞的捐资方面,也是非常多的,有的当时就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放到我们的捐资箱里,非常感人,特别像我们今年清明节,接待一个台湾的一个企业的代表团。他们来了以后,竞相捐资,好像谁没有捐上就是对祖宗的不孝,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捐资活动已经起到了一种凝聚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心愿的目的。

  自1992年整修黄帝陵工程开始以来,每年清明公祭黄帝的典礼规模越来越大,前来祭祖的人数不断增加。经过历代的沿袭,祭祀黄帝的仪式已经逐渐固定下来。首先是鸣放礼炮和演奏乐曲《轩辕颂》,然后是各界代表敬献花篮,接下来是敬献祭品,主要是民间人士制作的各种面花和时果,期盼黄帝能保佑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下来是宣读祭文,最后是人们来到黄帝陵前祭拜黄帝。黄帝陵基金会每年都邀请一部分台湾同胞参加清明节的公祭活动。除了清明节以外,台湾同胞每年还多次自发地组织祭祖团,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二、三百人。在祭祖期间,台湾同胞纷纷为黄帝陵的整修捐款,在黄帝陵的庙区竖有一块功德碑,铭记着捐资者的姓名,其中就有不少台湾同胞的名字。

  主持人:前来的这些台湾同胞,他们主要的一些基本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孙天义:有的是以个人的身份来的,更多的是以各种团体组织来的,而且他们在服装上,在仪仗上都很讲究的,穿着黄背心,都穿着黄背心。而且是毕恭毕敬地来祭祖的。

  主持人:穿这个黄背心有什么样的讲究呢?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孙天义:黄背心,黄帝嘛,祭祀黄帝,他们在台湾搞民祭的时候,台湾有这个习俗,要穿黄背心,过去台湾的人,还搞遥祭,每年的重阳节搞遥祭,遥祭黄帝陵。

  主持人:由于不能够亲自到,表达的一种方式。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孙天义:这种集会在台湾每年的重阳节都有。

  主持人:一般来说比较正式的,比较认可的一种祭拜的方式,包括服装上,刚才讲了,要穿黄马甲,要带一些刚才说的一些祭品。祭文上主要表达的含意是什么呢?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孙天义:祭文主要表达了歌颂黄帝的功德,同时歌颂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和现代结合起来,在祖陵前边,向黄帝汇报我们国家这些年都取得哪些成就,希望我们祖国能够和平统一,这样的愿望,希望中华民族能够繁荣强盛的这种愿望,祭文我们每年都是从若干篇的祭文中间选最好的祭文。

  主持人:这些祭文也是来自民间?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黄帝陵基金会会长孙天义:祭文都是我们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他们写的。

  主持人:在您印象当中,给您留下印象非常深刻,非常好的祭文的点睛之笔。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黄帝陵基金会副会长张廷皓:1937年毛泽东的祭文,那篇祭文气势磅礴,我认为是祭文里面,能够抒发我们民族感情的最好的一篇,他有这么两句吧,叫做“还我河山,卫我国权,亿万一心,战则必胜”。我们大家看了以后,就表达了我们中华民族永远不屈服,一种气壮河山的气慨,所以这一篇祭文,我觉得是最好的。

  主持人:刚才我们讲了,祭祀从它的这个仪式上,从它的讲究上,都是一脉相承的,您认为这种文化能够得到这么完整的保存,它的原因是什么?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黄帝陵基金会副会长张廷皓:中华文明起源的时候是多元一体,我认为一体是非常重要的,中华大地上的各种文明的整合,包容、交融,最后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在人类文明史当中,最被认可的一种一脉相承的文化,一直到我们现今,都没有泯灭,它会永远传袭下去。

  主持人:黄帝陵的几千棵古柏就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根在哪里。孙中山先生在祭黄帝的诗中写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得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崇拜和祭奠。(编导:高辉)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