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热点扫描     热点透视     李峰主持     录制大事记         



台商投资大陆互补双赢


  2002年10月18日星期五播出

  主持人主持人:今年1到7月,台商在祖国大陆新办企业2700家,同比增长18%,截至7月底,台商已累计在祖国大陆投资了5万多个项目,累计合同投资额600亿美元,实际投资额为315亿美元。那么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话题就是台商投资大陆持续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台商投资大陆为大陆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台商的投资活动对岛内经济的复苏又有着怎样的作用呢?今天“热点透视”节目邀请到了国台办经济局的唐怡副局长和大家一起谈谈这个问题。

  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始于80年代初期,在两岸贸易的带动下起步,并随两岸经济联系的增加而日趋活跃。90年代这种投资得到了迅速发展,投资领域越来越广、企业分布范围越来越大,投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据最新统计,目前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已达到5万多家,大陆各地的台商人数已达到50万之多,他们在大陆的投资金额已达到500多亿美元。

  主持人:我首先想请问唐局长,您怎么来看待台商在大陆经营的成功,您认为促使他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唐怡:天时、地利、人和。那么今天为什么,我给您一个数字,为什么在台湾去年整个侨外投资里面100块钱有77块钱流到大陆呢?为什么台湾几百家上市公司里面的民意调查机构调查说,超过70%的上市公司都选择到大陆来投资呢,还有为什么大陆今天会成为台湾出口最大的市场,23%,超过美国。那么这就说明什么?也就是说,事实上两岸之间的经济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互相之间联为一体,共同利益越做越大的一条不归路,那么在这条不归路上,应该说台湾当局或者台商也好,他必须是什么呢?必须是根据这个市场,根据整个产业循环,根据国际经济大的趋势来走,对不对?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给你听,康师傅生产碗面,目前在大陆来说,它的成本,如果说两岸三通以后,它一碗面,回到台湾去,它的成本加在一起大概在一块到两块钱新台币,而如果它在台湾生产的话,你知道它成本要多少钱?要将近五块钱新台币,那么这个之间的优势很显然。

  主持人:也就是说台资企业的产品返销台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唐怡:那么也就是说,随着产品的进入一直到最后资金的进入,到整个连人带机构的进入,我想这是个大势所趋,挡不住的。

  生产康师傅系列食品的企业,也就是台湾的顶新集团总部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从1992年落户大陆以来,顶新集团迅速成长,如今它的分公司与生产线已经遍布从广州到哈尔滨的12个城市,公司的员工已达到2.6万人,去年它们的生产获利率已达到7%,也就是纯获利达6000万美元,其中全年税收达到12亿元人民币。

  顶新国际集团顶益控股公司副董事长滕鸿年:我们是在1992年的8月16日正式上市第一包康师傅方便面,所以算一算离今天刚好是十年的时间,去年我们整个的营业额,康师傅控股的营业额是9.5亿美元,预计今年还会在这个基础之上应该会有更好的一个成长。对于整个在获利的运作来讲,这几年我们也大部分,绝大多数我们的获利也选择继续在中国(大陆)的投入。

  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唐怡:我记得康师傅进入是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那个时候还不是非常多的企业家意识到这个问题,意识到食品业将会成为大陆非常重要的一个产业的时候,康师傅已经先到大陆来投资。

  主持人:而且当时那个状况就是两岸的资讯比较少,了解大陆的情况对投资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风险。

  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唐怡:从地利上来说,那么在大陆有13亿人口,因此以食品为主要产品的企业,应该说首先在大陆这个地方是非常有机会的。

  主持人:民以食为天。

  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唐怡:对,顶新在这儿发展得到了开发区以及天津市,以及各有关方面的支持,所以它发展很快,那么因此从地域、投资地域上的选择我认为它选择得非常正确,我想这是第二地利;至于从人和上来看,我跟顶新的几位决策人物,包括他们几位兄弟也有接触,包括我们也讨论到成功的原因的时候,他们非常认同一点就是大陆政通人和。所以我想有了这么一个天时,再加上地利,再加上人和,使得顶新今天的发展成为了在大陆一个驰名的品牌,一个一年的营业收入能够做到超过一百亿人民币的这种大的食品企业的集团,我想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主持人:我们知道据媒体的报道,台湾投资大陆累计的金额已经达到了500亿美元,实际上台商在大陆发展他一方面赚了钱,同时应该说为大陆的经济发展他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不知道唐局长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

  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唐怡:好的,事实上我想台商在大陆投资,或者我们换个角度说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应该是互惠于两岸。比如说我们举个例子,像昆山,昆山这个地方是台资企业集聚的地方,那么昆山这边,无论从它当地的GDP的成长,外汇出口,以及它这个固定资产投资的形成,还有从就业上来看的话,台资不只是半壁江山了,甚至还要有更多一些,那么,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地方经济来讲,外资或者是台资,主要是台资的成份占主要的成份,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我想,很明显这是拉动作用。我想这是从一个地方经济来看。

  昆山市离上海市只有40分钟的车程,这里台商投资非常密集,到去年9月,这里已累计吸引台资企业1137家,台商投资金额达到63亿美元,占江苏省吸引台资总量的30%,占全国的10%,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精密机械行业等等。

  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唐怡:从贸易上来看的话,我想也是很明显,你比如说大陆,我们现在有一些台资企业,它在对大陆的出口贸易这个创汇上贡献非常大。像台湾叫鸿海企业、鸿海集团,大陆叫富士康,它在大陆投资主要是加工贸易,那么它现在一年的出口都在上20亿美元左右,甚至于它一年整个企业集团营收里面,超过了50%,是在大陆企业做的贡献。那么我想这个数字就非常有说服力,而且不止一家。至于说从一些加工的企业,或者一些直接投资企业就业,对当地劳动力就业来说的话,那更是,我们现在沿海有一些台资企业,一家投资企业雇佣了我们几万名的大陆工人。

  主持人:而且我们知道目前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已经达到了5万多家。

  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唐怡:是,这5万多家,可以做一个测算,如果按一家100人来算的话,你可想而知这个就业数字有多大,那么这个就业对大陆一个经济拉动,第二个社会稳定,我想这也是非常有贡献的。

  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采访时,记者还了解到,去年6月台湾的仇先生投资了上岛咖啡店,这家上岛咖啡店雇佣的54名员工都是当地人,仇先生说开这样一家咖啡店的总投资大概要200多万人民币,每个月的原料的支出大概在20万人民币左右,交纳的税金一般一个月是1.5万到2万人民币,这样的经营状况维持下去,他们在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投资的回收。诱人的利润和可观的市场前景,使得天津在短短1年的多的时间里,就增加了20多家咖啡店。

  天津金银岛音乐酒吧有限公司总经理仇明德:我们会比较容易成功,以咖啡店来说,以上岛咖啡来说,刚才您所问到的,如果我在台湾开一家咖啡店,可能我投入的心力、投入的资本可能要是我现在的10倍。

  仇先生去年6月投资上岛咖啡店之前,天津还没有一家这样的休闲场所,可以说他们的投资在丰富了天津人的休闲生活的方式的同时,也填补了这里一个行业的空白。

  天津上岛咖啡天塔店总经理李宣东:2001年6月之前天津市这个行业几乎是空白的,仇董跟他太太张经理他们开始经营这第一家店之后,天津市开始有其他的人参加,包括我,我会来天津,说真的最主要我对天津有一份感情存在,也因为张经理他们开了店之后给我一些启示,我觉得天津已经到了可以做这个行业的地方。

  李先生认为台湾有丰富的经营经验,大陆有广阔的市场,两岸有相同的文化背景、语言文字、相近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都是他们的投资获利的利多因素。

  主持人:实际上像这种上岛咖啡,这样的中小型企业,大陆方面也是予以很多的关注。

  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唐怡:对,那么这些中小企业,用一句俗语叫做“蚂蚁雄兵”呀,也许在一般来看,不起眼,但是它小兵立大功,那么你看今天我们有很多的成功的台商投资,都是从中小企业做起来的,你比如说像您刚才讲的这个上岛咖啡,还有像顶新,还有包括像旺旺、还有包括像我们其它行业的一些品牌,像“合成”做卫生洁具的,像还有包括大家可能非常了解的“良机”的冷却塔等等这些品牌,还有包括民生用品,像鞋啦什么这些,他们都是一两百万美元的投资,慢慢开始滚雪球,越做越大,那么形成今天的一个著名的企业集团。

  主持人:我们经常会讲到这样一个话题,实际上大量的台商到大陆来投资拉动了两岸经贸的发展,我们也听到岛内也有人不断说,像这样热络的场面,事实上台商大量投资到大陆,那么会对台湾经济造成损害,甚至造成台湾产业空洞化,我不知道唐局长怎么来看这个问题?

  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唐怡: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杞人忧天。事实上你看台湾今天的产业,我们如果以去年台湾整个出口情况来看,IT产品的出口担任了主要角色,它取代了纺织品,过去在台湾出口里面纺织品是站在前列的,现在是IT行业站在前面,那么这得益于什么呢,得益于它也做了一个产业的调整和升级,也就是说把它今天台湾的这个经济当中的一些资源配置结构做了一个优化,一部分比如说在台湾可能丧失了优势、丧失了竞争力的企业,那么它放到大陆来,然后一部分,在台湾还有一些竞争力的(企业)再继续发展,那么这个对台湾产业升级,我想是非常有贡献的。台湾今天失业率已经到达5%点多到6%了,如果再没有跟大陆的经济合作的话,是不是要更多的失业,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的话,也能够说明两岸的经济交流事实上是双赢、是互补。

  主持人:刚才唐局长您谈的这个问题实际上非常重要,就是说两岸的经贸往来应该是一种直接双向的。但是,现在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只是大量的台商到大陆来投资,这种单向的局面。所以岛内包括两岸都有学者都认同这样一种说法,就是两岸的经贸往来如果是一种直接双向的话,会对台湾的经济有更大的帮助。我不知道您的看法呢?

  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唐怡:我想如果说,比如将来两岸通过协商,大陆的资金、大陆的机构,大陆的人员也能够到台湾去的话,比如说去投资,或者去做贸易或者等等,我想这个对台湾的经济贡献可能就更有正面的,另外从各方面来讲的话,也更能够使得两岸的经济合作更为平等或者说更为互惠一些。比如说台湾最近开放,仅开放大陆房地产业到台湾投资,房地产业有多少资金投资进去,这是一种实际贡献,第二种它是一种叫做效应型的贡献,就是说它不一定资金量很大,比如说一个楼盘它可能需要十个亿的台币,这十个亿的台币里面比如说有一个亿的台币是大陆资金进来,但是它能够有这种"乘数效应",就是说它能够起到一种消费心理和市场效应上的一种"乘数效应",就是说会对整个市场的人气,大家的这种,消费者的期望心理有一种刺激作用,在经济上来讲,这个市场上的效应恰恰是一种经济拉动的一种因素,这一点我想大家都认同。

  主持人:这种联动效应应该是非常显著的。在这样的一个世界经济大背景下,对于台商自身来说,他要发展的话,他自身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唐怡:我觉得台商在大陆投资内在条件的具备和内在因素相当重要。这个内在主要指的是什么,比如说你对自己的产品,你在大陆投资,你选择什么行业,什么产品,就是说你自己要打你有优势的品牌和优势的技术;第二个就是定位,就是说你在什么地方投资,这很重要,比如说现在在大陆来讲的话,很多台湾的高科技企业投资IT行业,那么他们通常把他们的企业放在沿海一线,比如说我刚才讲的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一直到长江三角洲,那么这一带地方正好聚集着中国大陆优秀人才和信息产业的主要工业基地在这里;第三个是什么,就是他自己的行销通路,你是要以国内市场为导向的话,那么你就要考虑你的消费市场在哪里,然后你要就近这个消费市场。

  主持人:那么时下台商最为关心的一个话题就是说,现在可以说到大陆市场来发展,不像前几年可以出现一种暴利的局面,现在相对来说挣钱越来越难了,因为他们可能要转向更多的内销市场,您怎么来看待目前台商们最关心的问题呢?

  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唐怡:我觉得恐怕首先要把握两点,一点就是时间上的重要性,我们国台办领导还有我们局里的同志跟台商座谈时候我们一直强调一点,就是台商一定要把握住,中国大陆在加入WTO的时候,跟世界各国达成了一个,在加入之后还有几年的保护期,就是过渡期,那么在过渡期里面还是有一些保护措施,那么台商应该把握这个机会,这个时候你再不来的话,将来你要跟外国竞争者一起在一个起跑线上,这个困难就大,这是第一;第二个就要把握目前在大陆市场的竞争态势,什么产品你有竞争力,你应该尽快布局,有些产品没有竞争力的,你应该改换你的新产品。这样才能使你的发展得到保障。

  主持人:应该说现在的市场更加成熟了,应该是台商投资的大好时机。一位台商说如今翻开台湾任何一张经济类的报纸,有关于祖国大陆经贸往来的消息都达到了三分之二,足以见得两岸经济往来的热络。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不仅为他们自己带来了实际的利益,应该说也为两岸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他们的贡献。(编导:柴玉潞、安倍)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